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漫水桥防洪评价报告范本.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1
  • 文档编号:163440496
  • 上传时间:2021-0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3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漫水桥防洪评价报告1.0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1.1项目基本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1.2评价依据及评价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1.2.1评价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1.2.2评价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2.0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2.1流域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2.2水文、气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2.3地形地貌和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2.4研究河段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2.5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3.0河道演变 错误!未定义书签4.0防洪综合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4.1 ****水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4.1.1水文资料及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4.1.2设计洪水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4.1.3两种方法成果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4.1.4推存米用成果 4.2起始水位的确定 4.3河道水面线的推算 4.3.1天然河道水面曲线计算 4.3.2程序计算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4.3.3研究河段水面曲线推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4.4壅水高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4.4.1计算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4.4.2规划状态水力要素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4.4.3建桥后水力要素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4.4.4桥前壅水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4.4.5桥前壅水计算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5.0防洪综合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6.0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1.0概述1.1项目基本概况本项目位于**河的支流****上,****是穿越****的一条主要 河道,全长30公里,在**东南与**河汇流后入**湾,全长 30km,流域面积 1500km2。

      路漫水桥的建设是****政府为解决农村交通问题而实施 的工程该漫水桥的建设对于连接 **镇与**村两岸交通、推动区 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路漫水桥,与****斜交,斜交角度为 30度,在****上的桩号为14+400,与**高速桥邻近,该漫水桥为 6孑L,孔径13米,桥总长78米,桥宽为10.0米桥面高程为10.800米,河底 高程为4.200米漫水桥的上部构造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板厚 0.55米,板上为厚10cm的C25混凝土现浇层漫水桥下部为双柱 式混凝土轻型桥墩,灌注桩上部直径为 1.0米、下部直径为 1.2米本桥的设计荷载为:汽车一 20设计,挂车一100校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在防洪区、滞洪区建设防 洪项目,应当就防洪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出评价,编制洪 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 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时,应当附具由有关水行政主管部 门审查批准的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现对桥位河段的防洪现 状和防洪标准以及本大桥建成后对河道防洪的影响进行水文设计和 评价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 ****的防洪标准进行了复核,推算了 研究区域的设计标准的水面线、漫水桥建成后河道水面壅高及壅 水长度,以及对河道防洪影响进行评价。

      并按〈〈河道管理范围内 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编制了防洪影响评价 报告,为建设单位进行项目决策提供依据1.2评价依据及评价标准1.2.1评价依据1、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SL 104-95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 〈〈桥涵水文》,同济大学出版社3、 〈〈桥渡勘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标准,中 国铁道出版社4、 〈〈**市****防洪工程规划》**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 ;6、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 报告编制导则(试行)》;7、 〈〈水力计算手册》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编,水 利电力出版社;8、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人民交通出版社;9、 〈〈河流桥渡设计》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0、 〈〈公路水文勘测设计与水毁防治》,人民交通出版社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1.2.2评价标准****是**河的一条支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第6.0.8条规定:“ 本流域洪水至其它流域时,其泄洪能力的核算应考虑两地洪水较不利的遭遇情况。

      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 98)及根据**市城市防洪规划,**河的防洪标准为五十年一遇洪水设计因此,本次防洪评价洪水设计确定 ****设计洪水频率为二十年一遇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由于****流域面积较大,洪水地区组成较为复杂,为了满足防洪评价的要求,根据〈〈 **省防洪规划设计洪水工作大纲》及****流域实际情况,将****流域划分为 5个控制断面,用实测径流资料法和实测暴雨法两种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经过产流及汇流计算,求得各断面二十年一遇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推算出设计标准频率下的洪峰流量经过对暴雨资料的可靠型、一致性、代表性分析,对用实测 径流资料法和实测暴雨法两种方法计算的洪峰流量成果进行比 较,推荐采用实测径流资料法算得的成果作为最后采用成果二十年一遇的水位是以 **河汇入口处的水位为基础推算 的,**河二十年一遇的水位是以入海口段 **断面(111+000)的复合潮位做为起始水位,向上游逐次推算的根据**河防洪规划,本次推算的 ****二十年一遇的洪水起始断面水位以**河处(****汇入口处)的水位为准,推算的研究河 段的起始断面水位为 8.172m ,用水面线推算程序推算出研究河段的水面线。

      桥位处水面壅高的计算采用了三种方法,把计算结果进行相 互比较,得出最切合实际的桥位水面壅高值,同时计算了壅水水 面的影响长度根据防洪评价的工作内容和计算的数据结果,对建桥的防洪 影响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建议2.0基本情况2.1流域概况研究区域位于**河下游段的主要支流 ****上,漫水桥位于****桩号14+400处,****在**河规划桩号 93+000处汇入**河是**运河的一部分河流域位于**半岛***脉与**山脉 之间约在东经 ****,北纬****干流全长 130km,流域面积 1500km2流域形状呈长方形,南北方向长,而河流是东南 西 北向,犹如长方形对角线流域最大宽度 64km,最小宽度8km,各支流均正交于干流,成羽状河系,水流一般是由两旁分水领向 干流集中流域内平原居多,以堆积地貌为主,侵蚀河冲积台地 约占流域面积的 75%,火山形成的地貌约占 7%,丘陵面积约占18%丘陵区及侵蚀台地分别在各支流的上、中游地带,冲积台 地分别在干流两岸河干流是一条没有源头的、南北两端通海的人工河 **河南北分流,以**市**分水岭为界,南流入 **湾,北流入**湾,河 名取两湾首字而成。

      ****至**段是南、北**河的分水岭,河道顺直、提防齐整洪水期 ****水较大时流向北**河,当北**河水位 高于****的水位时,则流向**** ;当南、北**河同时涨水时则水 流缓慢降水量多的年月,因水泻滞缓,堤顶会出现漫溢的现象始于元朝,元世祖为南粮北调接济京师,于 1280年开凿,历 时五年而成,后为**河主要排水干道向东南流经**、**、 **三县(市)界,穿过 **济铁路在**东南与**河汇流后入**湾, 全长30km,流域面积1500km2该河流向大致呈西北至东南,流 经洼地,河道顺直,断面白上而下由 20m逐渐宽到 80m,呈“凹”字形由于一些支流断面超过干流断面两倍以上,当盛夏山洪爆发时,****两岸常发生水灾流域内年降雨多集中在 6~ 9月,汛期与枯水期变幅很大主要支流:****流域面积超过 100km2的支流有**河和** 河其它支流还有**河、**河、**河、**河等河古称**水,发源于**以南,向西经**、**、入**水库, 再东北于**、**、**交界处入****河长100km ,流域面积 608km2河的上游河床断面宽,下游河床断面窄,建国前经常 泛滥成灾。

      据〈〈**县志》载,从 1288〜1374年的86年间曾有3 次特大水灾河简称**河,古称**发源于**南部一带丘陵地区,上游 流经**、***、***、**4处乡镇;中下游沿 ***西界北流,至**西 入**县境,于**西北再入****,经**、**、**3处乡镇,于**汇合 **河、**河入****主要支流有**沟、**河、**河、**河、**河、 **河等河道全长 50km,总流域面积为 339.9km2,河道上游河床 开阔,一般在300〜500m;下游提防窄,一般在 50m左右河原发源于**市西南部,现发源于 **东北部,在**市**家 村东汇入****,河长26.5km,流域面积52km2河系元代1283年为从**河调水接济****水量而开挖的人工 河道,源于**市东北,在**汇入****,河长10.5km,流域面积 87.48km2河发源于**市南东,以兴利于民而得名,干流长 10km,流 域面积62km2,在**分成东西两条,东 **河于1977年改道入** 河,西**河至**东南1.5km处入****河源于**** 一带,在**汇入****,干流全长 13km,流域面积 83.4km2。

      2.2水文、气象条件****流域位于**河谷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流域内多年平 均降水量为 686.0mm ( 1956〜系列),最大年份年降水量为1366.3mm ( 1964年),最小年份年降水量为 339.5mm (1981年),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4.02倍,丰枯变化剧烈流域内干旱指数为1.75降雨量的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 6〜9 月,汛期4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 70%左右,有些年份,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一、二次大暴雨中造成本流域暴雨的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