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内科临床教学 心电图学习入门.ppt

9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85786185
  • 上传时间:2024-09-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88MB
  • / 9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电图学习入门心电图学习入门Electrocardiagram 心电图总论1.1.概概 念念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3.3.导导 联联4.4.基本波形基本波形5.5.测量测量 心脏生物生物电电组织体液体表仪器仪器心电图概念心电图概念 概概 念念 心电图心电图就是心脏产生的就是心脏产生的生物电生物电通过通过组织、体液传达到组织、体液传达到体表体表,再经过一定,再经过一定的仪器所记录下来的一系列连续的仪器所记录下来的一系列连续曲线曲线总论 心脏细胞的组成心脏细胞的组成1. 起搏点细胞起搏点细胞2. 特化的传导系统特化的传导系统3. 心肌细胞心肌细胞 起搏点细胞起搏点细胞 心脏激动起源于心脏激动起源于窦房结窦房结,通过特化的传导系统,通过特化的传导系统下传 起搏点细胞还存在于心房、房室交界区、心室内起搏点细胞还存在于心房、房室交界区、心室内 正常情况下次级起搏点细胞处于潜在状态正常情况下次级起搏点细胞处于潜在状态 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窦窦 房房 结结 结结 间间 束束 房房 室室 结结 希希 氏氏 束束 右右 束束 支支 左左 束束 支支 Purkinje 纤纤维网维网 心电图导联体系 19021902年,由年,由EinthvenEinthven首创的标准双极肢首创的标准双极肢体导联,至体导联,至3030年代末年代末4040年代初在众多医务年代初在众多医务工作者努力协作下补充完善了加压单极肢工作者努力协作下补充完善了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和单极胸前导联,直至目前被国际体导联和单极胸前导联,直至目前被国际通用。

      另外还有一些附加导联另外还有一些附加导联总论 两个电极,反应两个电极部位之间间的两个电极,反应两个电极部位之间间的电位差电位差 Ⅰ Ⅰ导:左臂(导:左臂(+ +)、右臂()、右臂(- -)) Ⅱ Ⅱ导:左腿(导:左腿(+ +)、右臂()、右臂(- -)) Ⅲ Ⅲ导:左腿(导:左腿(+ +)、左臂()、左臂(- -))导联体系 单极导联,反应探查电极部位针对心脏单极导联,反应探查电极部位针对心脏的电位差的电位差 avR::右臂(右臂(+)、左臂左腿()、左臂左腿(-)) avL::左臂(左臂(+)、右臂左腿()、右臂左腿(-)) avF::左腿(左腿(+)、左臂右臂()、左臂右臂(-))导联体系 标准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双极肢体导联与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与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统称为额面肢体导联统称为额面肢体导联导联体系导联体系 V V1 1::胸骨右缘第胸骨右缘第4 4肋间隙肋间隙V V2 2::胸骨右缘第胸骨右缘第4 4肋间隙肋间隙V V3 3::V V2 2与与V V4 4联线的中点联线的中点V V4 4::左锁骨中线与第左锁骨中线与第5 5肋间相交处肋间相交处V V5 5::左腋前线左腋前线V V4 4水平水平V V6 6::左腋中线左腋中线V V4 4水平水平导联体系 胸胸胸胸前前前前导导导导联联联联又又又又称称称称为为为为水水水水平平平平面面面面导导导导联联联联导联体系 导联代表正后壁代表正后壁V7、、 V8 、、 V9 :: V7 :左腋后线V4水平 V8 :左肩胛骨线V4水平 V9 :左脊旁线V4水平代表右心室代表右心室V3R 、、 V4R 、、 V5R V3R :右胸与对V3称处 V4R :右胸与对V4称处 V5R :右胸与对V5称处导联体系 基本波形组成总论 基本波形 P P波波 最早出现幅度较低、园钝、似半圆的波最早出现幅度较低、园钝、似半圆的波形,反映心房除极。

      形,反映心房除极基本波形 ↓ P波后幅度较高的综合波群,由于其为综合P波后幅度较高的综合波群,由于其为综合波群,因此有其特定的波群,因此有其特定的命名原则命名原则反映心室除极反映心室除极QRS波群波群基本波形↙ P-RP-R间期间期 P-R间期——是指P波开始到QRS波开始之间的线段代表心房开始激动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S-T段 S-T段 指QRS波终点到T波开始间的线段,代表心室除极完毕尚未复极的时间↓ T T波波  QRS综合波群后的基底部较宽波,反映左右心室复极过程基本波形↓ Q-T间期间期 Q-T间期 从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的线段,代表心室除极、复极所需的总时间↑ U波波 U波 为T波之后出现的一个低平波,方向与T波一致 ↓ QRSQRS综合波群的命名原则综合波群的命名原则 第一个向下的波为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第一个向上的波为波,第一个向上的波为R波,波,R波之后向下的波为波之后向下的波为S波 S波之后向上的波为波之后向上的波为R’波波, R’波之后向下的波为波之后向下的波为S’波波,依此类推。

      依此类推 无无R波的波的QRS波群称之为波群称之为QS波mV(5小格)者用小格)者用q、、r、、s表示,否则用表示,否则用Q、、R、、S表示,表示,QS波不分大小写波不分大小写基本波形 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纸纵横格的意义及心率的测量心电图纸纵横格的意义及心率的测量总论 心电图纸纵横格的意义及心率的测量心电图纸纵横格的意义及心率的测量n n纸速纸速纸速纸速2525mm/s,mm/s,每横格每横格每横格每横格1/25=0.041/25=0.04s sn n标准电压标准电压标准电压标准电压1 1mV=10mm,mV=10mm,每纵格每纵格每纵格每纵格0.10.1mVmVn n心率的测量心率的测量心率的测量心率的测量( ( ( (心率心率心率心率=60/=60/=60/=60/RRRRRRRR间期秒数间期秒数间期秒数间期秒数) ) ) ) 心率的测量心率的测量 目测法目测法 根据根据P-P或或R-R所占的中格进行计算所占的中格进行计算 若占一格若占一格:心率为:心率为300次每分钟次每分钟 若占二格:若占二格:心率为心率为150次每分钟次每分钟 若占三格:若占三格:心率为心率为100次每分钟次每分钟 若占四格若占四格:心率为:心率为75次每分钟次每分钟 若占五格:若占五格:心率为心率为60次每分钟次每分钟 若占六格:若占六格:心率为心率为50次每分钟次每分钟 先找一个与粗线重叠的先找一个与粗线重叠的QRS波,再看下个波,再看下个QRS波对着波对着哪根线。

      此法只适合整齐的心律哪根线此法只适合整齐的心律反复朗读反复朗读 300——150——100——75——60——50——43牢牢记住牢牢记住 300——150——100——75——60——50——43 再努力记住常见心率区段细线相对的心率数字,就会更方便再努力记住常见心率区段细线相对的心率数字,就会更方便如如(150)136—125—115—107(100),, (100)93—88—83—79 (75), (75)71—68—65—62(60), (60)57—55—53—51(50) 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各部分的正常值各部分的正常值 基本波形基本波形 QRSQRS波群正常值波群正常值 间期、段间期、段P-R间期间期ST段段Q-T间期间期P-RP-R间期间期间期间期STST段段段段Q-TQ-T间期间期间期间期 ØP-R间期间期 正常值正常值秒秒ØST段段 正常在等电位线上,压低任何导联不低于正常在等电位线上,压低任何导联不低于0.05mv,上抬肢体上抬肢体导联不高于导联不高于0.1mv,胸导联不高于胸导联不高于0.3mv.ØQ-T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全过程,其理论计算值可与实测值比较,间期代表心室除极复极的全过程,其理论计算值可与实测值比较,若实测值若实测值>计算值上限即为其延长,若实测值计算值上限即为其延长,若实测值<计算值下限即为其缩短。

      计算值下限即为其缩短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如下: n概念概念n三联征三联征n分期、演变过程分期、演变过程n定位定位n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概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它的临床类型有多种,心肌梗死便属于其中之一的临床类型有多种,心肌梗死便属于其中之一 心肌梗死是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冠状动脉供血心肌梗死是由于某种因素导致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而引起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病理突然中断,而引起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病理生理变化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疾病生理变化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疾病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三联征三联征心肌梗死心肌梗死T波改变波改变ST段抬高段抬高异常异常Q波波 定位定位心肌梗死心肌梗死v下下 壁:壁:ⅡⅡ、、ⅢⅢ、、aVFaVFv正后壁:正后壁:V V7 7、、V V8 8 、、V V9 9 v右右 室:室:V V3R3R、、V V4R 4R 、、V V5R5Rv前前 壁:壁:V V1-61-6、、 Ⅰ Ⅰ 、、 aVLaVL ,统称广泛前壁,统称广泛前壁Ø间壁:间壁:V V1 1、、V V2 2 Ø前壁:前壁:V V3 3、、V V4 4Ø侧壁:侧壁:V V5 5、、V V6 6 、、 Ⅰ Ⅰ 、、 aVLaVLØ高侧壁:高侧壁:ⅠⅠ、、aVLaVL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前壁、下壁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 ⑴⑴ 窦性心律窦性心律 sinus rhythmia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1. 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 P波,波,波,波,P P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窦房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窦房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窦房波形态表明冲动来自窦房结(即结(即结(即结(即ⅡPⅡP波直立,波直立,波直立,波直立,aVR PaVR P波倒置);波倒置);波倒置);波倒置);2. P2. P----R R 间期在-;间期在-;间期在-;间期在-;3. 3. 频率频率频率频率4040----150150次/次/次/次/minmin;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为6060----100100次/次/次/次/minmin;同一导联中;同一导联中;同一导联中;同一导联中P P----P P间期差值应<。

      间期差值应<间期差值应<间期差值应<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 sinus bradycardia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次/min多见于颅内高压多见于颅内高压 、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或β受体阻滞剂作用时受体阻滞剂作用时 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 sinus tachycardia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的频率成人超过窦性心律的频率成人超过100次/次/min窦性心动过速时,窦性心动过速时,P--R间期、间期、QRS及及Q--T时限均相应缩短,有时尚可继发时限均相应缩短,有时尚可继发ST段轻段轻度压低和度压低和T波低平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发热、甲亢、贫血和拟交感类药物的作用时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 sinus arrhythmia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的起源不变,但节律不整,在同窦性心律的起源不变,但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大于间期差异大于多见于青少年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者,多见于青少年或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者,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多无临床意义。

      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多无临床意义 窦性静止窦性静止 sinus arrest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有时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大或窦房结自身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在或窦房结自身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在或窦房结自身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在或窦房结自身的原因,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发放冲动在规则的规则的规则的规则的P P----P P间隔中间隔中间隔中间隔中P P波突然消失,而且所失去的波突然消失,而且所失去的波突然消失,而且所失去的波突然消失,而且所失去的P P波在波在波在波在时间上与正常时间上与正常时间上与正常时间上与正常P-PP-P间隔不成倍数关系间隔不成倍数关系间隔不成倍数关系间隔不成倍数关系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窦律失常窦律失常1.P波方向:Ⅱ↑、aVR↓2.P-Rs3.P-Ps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 sinus syndrome, SSS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明显而持久的明显而持久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心率<50次/次/min,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2. 多发的多发的窦性静止窦性静止或严重的或严重的窦房阻滞窦房阻滞。

      3. 明显的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而常出现而常出现室上性快速心律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失常发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发作,故亦称心动过缓-过速综合征 ⑵⑵ 交界性心律交界性心律 atrial ventricular junctional rhythmatrial ventricular junctional rhythm 交界性心律其激动发源于房室结区或结-希区,其下传心室时交界性心律其激动发源于房室结区或结-希区,其下传心室时交界性心律其激动发源于房室结区或结-希区,其下传心室时交界性心律其激动发源于房室结区或结-希区,其下传心室时与窦性激动的下传途径相同或相似,所以与窦性激动的下传途径相同或相似,所以与窦性激动的下传途径相同或相似,所以与窦性激动的下传途径相同或相似,所以QRSQRS结与窦性者相同或结与窦性者相同或结与窦性者相同或结与窦性者相同或相似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传达心房,产生一个逆行相似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传达心房,产生一个逆行相似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传达心房,产生一个逆行相似交界区的激动也能同时逆行上传达心房,产生一个逆行P’P’波(波(波(波(ⅡⅡ、、、、ⅢⅢ、、、、aVF aVF 的的的的P’P’倒置,倒置,倒置,倒置,aVRaVR的的的的P’P’直立),直立),直立),直立),P’P’波可出现于波可出现于波可出现于波可出现于QRSQRS波之中、之后,也可在其前,但波之中、之后,也可在其前,但波之中、之后,也可在其前,但波之中、之后,也可在其前,但P’P’-,-,-,-, R R-,-,-,-, P’P’在在在在QRSQRS波之中波之中波之中波之中P’P’在在在在QRSQRS波之后波之后波之后波之后P’P’在在在在QRSQRS波之前波之前波之前波之前 逆行逆行P波的表现波的表现 多系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形成折返多系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或形成折返激动所引起,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早搏激动所引起,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可以来自各种不同的异位节律点,最多见可以来自各种不同的异位节律点,最多见的是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较少见的是室性早搏,交界性早搏较少见⑶⑶ 过早搏动过早搏动 premature beat 室性早搏室性早搏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增宽变形,波群增宽变形,QRS时时限常>,限常>,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2. 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有完全性代偿间歇(早搏前后两个窦性PP波波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之间的间隔等于正常P--P间隔的二倍);间隔的二倍);3. 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QRS波前无波前无P波,而窦性波,而窦性P波可巧波可巧合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合于早搏波的任意位置上 房性早搏房性早搏 atrial premature beat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提早出现的提早出现的QRS波一般不变形,其前有波一般不变形,其前有一个复杂的一个复杂的P波,波,P-R>0.12sec;2. 代偿间歇不完全;代偿间歇不完全;3. 有早搏之有早搏之P波之后可不出现波之后可不出现QRS波,且波,且与其前面的与其前面的T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波相融合而不易辨认,称为房早未下传。

      房早未下传 室早、室早连发室早、室早连发 交界性早搏交界性早搏 junctional premature beat 交界性早搏的激动发源于房室交界区,其激交界性早搏的激动发源于房室交界区,其激动下传心室时与窦性激动的下传途径相同或相近动下传心室时与窦性激动的下传途径相同或相近 交界性早搏交界性早搏 junctional premature beat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QRS1. QRS波与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形;波与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形;波与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形;波与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形;2. 2. 如交界区激动逆向上传至心房,可产生一个逆如交界区激动逆向上传至心房,可产生一个逆如交界区激动逆向上传至心房,可产生一个逆如交界区激动逆向上传至心房,可产生一个逆行的行的行的行的P'P'波(波(波(波(P'II, III, aVFP'II, III, aVF倒置,倒置,倒置,倒置,P'aVRP'aVR直立);直立);直立);直立);3. P`3. P`波可出现在波可出现在波可出现在波可出现在QRSQRS波之中,之后,也可在其前,波之中,之后,也可在其前,波之中,之后,也可在其前,波之中,之后,也可在其前,;;;;4. 4. 交界区激动不能上传者,可以不出现交界区激动不能上传者,可以不出现交界区激动不能上传者,可以不出现交界区激动不能上传者,可以不出现P'P'波;波;波;波;5. 5. 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可见提前出现的可见提前出现的可见提前出现的可见提前出现的P P P P ’ ’波,其形态与正常窦性波,其形态与正常窦性波,其形态与正常窦性波,其形态与正常窦性P’P’P’P’波略有波略有波略有波略有差异,其后紧随有一呈室上型差异,其后紧随有一呈室上型差异,其后紧随有一呈室上型差异,其后紧随有一呈室上型QRSQRSQRSQRS波群,代偿间期不完全波群,代偿间期不完全波群,代偿间期不完全波群,代偿间期不完全房早二联律房早二联律房早二联律房早二联律 过早搏动按其出现的频率而人为地分过早搏动按其出现的频率而人为地分为偶发性,多发性和频发性在某些频为偶发性,多发性和频发性在某些频发性早搏中,可见一发性早搏中,可见一 定的配对规律:定的配对规律: 如如 1正常+正常+1早搏称二联律早搏称二联律 2正常+正常+1早搏称三联律早搏称三联律 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偶发单源性室性早搏 occasional unifocal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occasional unifocal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频发单源性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连发室性早搏连发室性早搏连发室性早搏连发室性早搏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a brief episode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a brief episode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连续三次以上早搏)(连续三次以上早搏)(连续三次以上早搏)(连续三次以上早搏)R-on-T现象现象 ⑷⑷ 逸搏与逸搏心律逸搏与逸搏心律 当上位节律发生病损或受到抑制而出现停搏当上位节律发生病损或受到抑制而出现停搏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窦综合征或节律明显减慢时,(如病窦综合征)或者因传或者因传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导障碍而不能下传时,(如Ⅲ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较长间歇时(如早搏后代偿间或者其他原因造成较长间歇时(如早搏后代偿间歇),其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歇),其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一个或一连串的冲动,激动心室。

      动,激动心室 仅仅1--2个异位搏动称逸搏个异位搏动称逸搏 按逸搏发生的部位分为房性逸搏、房室交界性逸搏和室性逸搏按逸搏发生的部位分为房性逸搏、房室交界性逸搏和室性逸搏按逸搏发生的部位分为房性逸搏、房室交界性逸搏和室性逸搏按逸搏发生的部位分为房性逸搏、房室交界性逸搏和室性逸搏三种其中以房室交界性最多见,房性最为少见其中以房室交界性最多见,房性最为少见其中以房室交界性最多见,房性最为少见其中以房室交界性最多见,房性最为少见 ①① 房性逸搏房性逸搏 ②② 交界性逸搏交界性逸搏 ③③ 室性逸搏室性逸搏 ventricular escape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其其其其QRSQRS波群的特点各与相应的早搏波波群的特点各与相应的早搏波波群的特点各与相应的早搏波波群的特点各与相应的早搏波相似,差别在于早搏属提前发生,而逸搏相似,差别在于早搏属提前发生,而逸搏相似,差别在于早搏属提前发生,而逸搏相似,差别在于早搏属提前发生,而逸搏则在长间歇后出现。

      则在长间歇后出现则在长间歇后出现则在长间歇后出现 将室性逸搏与室性早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室性逸搏的将室性逸搏与室性早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室性逸搏的将室性逸搏与室性早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室性逸搏的将室性逸搏与室性早搏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室性逸搏的QRSQRS波形态与室波形态与室波形态与室波形态与室性早搏的性早搏的性早搏的性早搏的QRSQRS波相似,其差别在于室性早搏的波相似,其差别在于室性早搏的波相似,其差别在于室性早搏的波相似,其差别在于室性早搏的QRSQRS波提前出现,而室性逸波提前出现,而室性逸波提前出现,而室性逸波提前出现,而室性逸搏的搏的搏的搏的QRSQRS波在一个较长的间歇后出现波在一个较长的间歇后出现波在一个较长的间歇后出现波在一个较长的间歇后出现 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室性早搏 室性逸搏室性逸搏室性逸搏室性逸搏↙↙ 逸搏逸搏连续连续3个以上者称逸搏心律个以上者称逸搏心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QRS波通常无增宽变形。

      波通常无增宽变形2. 心室率为心室率为150~~240次次/min,绝对匀齐绝对匀齐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不一定具有器质性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不一定具有器质性心脏疾患,但常有反复发作趋势心脏疾患,但常有反复发作趋势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QRS波呈室性波形,增宽而变形,波呈室性波形,增宽而变形,QRS时限;时限;2. 常有继发性常有继发性ST--T波改变;波改变;3. 心室频率为心室频率为140 ~~200次/次/min,基本匀齐;,基本匀齐;4. 有时可见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有时可见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P波融合于波融合于QRS波的不同部位波的不同部位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只是增宽变律失常发作时呈室性心动过速特征,只是增宽变形的形的QRS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方向波群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方向。

      每约连续出现每约连续出现3--10个同类的波之后就会发生扭个同类的波之后就会发生扭转,翻向对侧一般发作时间不长,常在十几秒内转,翻向对侧一般发作时间不长,常在十几秒内自行停止,但较易复发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自行停止,但较易复发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心源性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心源性晕厥或阿-斯综合征 基本节律间期基本节律间期配对间期配对间期代偿间期代偿间期完全代偿间期完全代偿间期基本节律间期基本节律间期不完全代偿间期不完全代偿间期过早搏动过早搏动室早室早房早房早 心房扑动心房扑动 atrial flutter通常认为心房扑动是在心房形成环形激动的结果,大通常认为心房扑动是在心房形成环形激动的结果,大通常认为心房扑动是在心房形成环形激动的结果,大通常认为心房扑动是在心房形成环形激动的结果,大多呈短阵性多呈短阵性多呈短阵性多呈短阵性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1. 无正常无正常P波,代之连续的粗齿状波,代之连续的粗齿状F波F波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 心房扑动心房扑动 atrial flutter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2. F2. F波频率为波频率为波频率为波频率为250250----350350次次次次/min/min,大多以,大多以,大多以,大多以2:12:1或或或或4:14:1下传,故心室律规则;如房室传导比例不下传,故心室律规则;如房室传导比例不下传,故心室律规则;如房室传导比例不下传,故心室律规则;如房室传导比例不恒定,心室律也可不规则;恒定,心室律也可不规则;恒定,心室律也可不规则;恒定,心室律也可不规则;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 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颤动是更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更为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1. 1. 各导联无正常各导联无正常各导联无正常各导联无正常P P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波,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f f波波波波( (纤颤波纤颤波纤颤波纤颤波) ),,,,尤以尤以尤以尤以V1V1导联为最明显,心房导联为最明显,心房导联为最明显,心房导联为最明显,心房f f波的频率为波的频率为波的频率为波的频率为350350----600600次次次次/min/min;;;; 2. 2. 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快慢不一;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快慢不一;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快慢不一;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律快慢不一; 3. QRS 3. QRS波一般不增宽;波一般不增宽;波一般不增宽;波一般不增宽; 心房扑动、颤动心房扑动、颤动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激动起源)(激动起源)心电图特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方向各异的呈锯齿状的“f”波相同的呈锯齿状的“F”波R-R间期绝对不等可等、可不等心房频率350-600bpm250-350bpm清淅导联清淅导联清淅导联清淅导联V V V V1 1 1 1ⅡⅡⅡⅡ、、、、ⅢⅢⅢⅢ、、、、aVFaVFaVFaVF 心室扑动心室扑动 ventricular flutter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1. 无正常的无正常的QRS--T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波群,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 2. 扑动波频率达扑动波频率达200--250次次/min 心室扑动心室扑动 ventricular flutter 目前多数人认为心室扑动是心室肌产生目前多数人认为心室扑动是心室肌产生环形激动的结果。

      其发生一般具有两个条件:环形激动的结果其发生一般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心肌明显受损,缺氧或代谢失常;二是一是心肌明显受损,缺氧或代谢失常;二是异位激动落在易颤期异位激动落在易颤期 由于心室扑动的心脏失去排血功能,因此由于心室扑动的心脏失去排血功能,因此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复,便会转为室颤常不能持久,不是很快恢复,便会转为室颤而死亡 心室颤动心室颤动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脏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脏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脏心室颤动常常是心脏停跳前的短暂征象,心脏完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完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完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完全失去排血功能,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1. QRS 1. QRS----T 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低小波;低小波;低小波; 2. 2. 频率达频率达频率达频率达200200----500500次次次次/min/min 窦性心律窦性心律—→扭转室速扭转室速—→室颤室颤 激动传导异常激动传导异常n房室传导阻滞n室内传导阻滞n异常传导路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VBAVB)) 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发生传导障碍,根据传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发生传导障碍,根据传到障碍的程度不同,可分为:到障碍的程度不同,可分为:Ø房室传导延迟( Ⅰ0AVB )Ø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Ⅱ0AVB )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Ⅲ0AVB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激动传导)(激动传导) 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P--R间期延长为主要表现:成人间期延长为主要表现:成人P--R≥0.21 sec或前后两次检测结果比较,或前后两次检测结果比较,出现与心率相当的出现与心率相当的P--R间期延长超过。

      间期延长超过P-R间期随年龄心率而存在明显变化)间期随年龄心率而存在明显变化)↓ 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部分P P波后波后QRSQRS波脱漏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I I型和型和IIII型两种类型型两种类型 I I型较型较IIII型常见 I I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型多为功能性或损害局限房室结或房室束的近端,预后较好;房室束的近端,预后较好;IIII型多属器质型多属器质性损害,病变大多位于房室束远端或束支性损害,病变大多位于房室束远端或束支部分,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部分,易发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 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I型:莫氏型:莫氏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波规律波规律地出现,地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个P波后漏脱波后漏脱一个一个QRS波群,其后波群,其后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地出现,称为文氏现象。

      ⅡⅡ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I I型型型型 ⅡⅡⅡ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度房室传导阻滞I I型型型型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特征: II型:莫氏型:莫氏II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为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分P波后无波后无QRS波群 三度AVBICICAVBAVB 心电图特点:1. P波与QRS波群无关,P波多于QRS波群2. P-P间期与R-R间期有各自固定节律P-P间期《R-R间期 谢谢谢谢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