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试题.doc
8页1第 1题 图 2013- 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2×20=40 分) 1.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是 20km/h B. 成年人伸展双臂的距离大约是 1.65mC. 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 50N D. 物理课本质量是 16kg2.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 ) A.景区水池边标示“水深危险” B.商场走廊过道标示“小心碰头”C.输电铁塔下标示“严禁攀爬” D.汽车的尾部标示“保持车距”3、某同学对图中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地面上的箱子重 100N,受到 90N 向上的拉力时,箱子所受合力为 10NB. 乙图中手里静止的瓶子所受合力为零C. 丙图中人推木块匀速运动,人对木块的推力与木块对地面的摩擦力彼此平衡D. 丁图中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脚和地球施加的力4、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不受力 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 D.受到向前的摩擦力6、对下列几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拉小提琴时,在琴弓的马尾上抹松香,是为了减小它与琴弦的摩擦B.为使全体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黑板油漆得越光亮越好C.锤头与锤柄套得越紧越不容易脱落,是应用了压力越大摩擦越大的道理D.汽车若能在冰面上行驶,一定比在公路上要快 因为冰面比公路面要光滑得多 7、下列有关自行车的摩擦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刹车皮与轮圈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B.使自行车前进的力是它的后轮受到的摩擦力C.推着自行车步行时,车轮与地面是滑动摩擦D.轮胎外表面压制出花纹,虽然美观但增大了摩擦,所以这种设计不科学 8、质量为 0.5kg 的小球,体积是 0.6dm3则放在水中的浮力为(g=10N/kg)( )A、5N B、6N C、1N D、无法计算 考号: 姓名: 班级: 29、下列不属于弹力的是( )A、手给绳子的拉力 B、桌子给支持力 C、地球给苹果的吸引力 D、汽车给地面的压力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这两个力可能是平衡力;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如果突然失去其中一个力,则该物体一定不再做直线运动。
1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足球守门员扑住了快速飞来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2、质量为 200g 的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 160g 的水,静止后小球将 ( ) .A. 浮出液面 B.悬浮水中 C.沉入水底 D.无法确定13、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 1 所示,对气泡上升时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14.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分别是 ρ A、ρ B 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是 FA、F B,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满足( )A.ρ A<ρ B , FA=FB B.ρ A<ρ B, FA>F B C.ρ A=ρ B, FA>F B D.ρ A>ρ B , FA=FB15 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6、在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并列放 10 本完全相同的书(每本书与书架的接触面积相同),书架受到书的压力为 F,压强为 p。
当取走右边的 4 本书后,其余 6 本书不动,书架受到书的压力和压强又为 ( )A.压力为 3/5 F,压强为 3/5 p B.压力为 F,压强为 3/5 p 图 115 题图14 题图3C.压力为 3/5 F,压强为 p D.压力为 F,压强为 p 17、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 P 甲 、 P 乙 ,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 F 甲 、 F 乙 ,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 甲 > P 乙 , F 甲 = F 乙 B. P 甲 = P 乙 , F 甲 > F 乙C. P 甲 = P 乙 , F 甲 < F 乙 D. P 甲 < P 乙 , F 甲 = F 乙18、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 )A、1.5×10 2 Pa B、1.5×10 3Pa C、1.5×10 4 Pa D、1.5×10 5 Pa19.2008 年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20.对下列成语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以卵击石——石头给鸡蛋的力远远大于鸡蛋给石头的力B.同心协力——各分力的方向一致,合力大于分力 C.南辕北辙——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D.势均力敌——两个力大小相同二、填空(每空 1 分,共 31 分)21.小华通过实验探究某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如图 3 所示的图像。
1)该液体 50cm 深处的压强 Pa2)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g=10N/kg)22.有下列应用或实验现象:(1)高压锅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呼吸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其中,包涵的物理知识是当狂风来到时,屋上的空气流速______,气压_______,而屋内的空气流速__________,气压________,屋内气压________屋外气压,所以把茅屋卷起来了.23.小红的妈妈在超市买了很多食品,装入一个塑料袋提着回家,没走多远就感到手被勒得很痛,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给她提一个具体的建议:,这样做是利用改变 来 袋子对手的压强图 6图 7图 87012345610 20 30 40 50 深度/cm压强×10 3Pa424.如图 5 所示:(1)甲实验表明:物体具有 ;(2)乙实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3)丙实验表明:液体压强与 有关;(4)丁图可间接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5)戊图中自动喂水器主要利用了 原理;(6)己图是著名的 实验。
25、小明家新购置的房子要装修,从地板到墙上 1m 处要贴瓷砖,为此要在墙的四周画一条水平线装修师傅用如图所示 6 的一根长透明胶管装适量的水,先在某一标准 1m 处定一个点 A,然后将管的一端放在 A 点,让水面与 A 始终相平,管的另一端分别放在墙面四周不同位置,在水面处定出 B、C、D 等点,用直线将 A、B、C 、 D 等点连起来,便画出了墙面四周的水平线1)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原理2)若胶管中间某处压瘪了一些,将 水平线的准确性3)请你举出生活、生产中应用相同原理的一个例子: 26、比较图 7 中 B 点和 C 点深度相同,而 A 点比 B 点深,则各点压强pA_____pB_____pC ;(填“>”“< ”或“=”)27、密度为 0.4×103kg/m3,体积为 0.5 立方分米的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 _ _图 5甲 乙 丙丁 戊 己图 7 图 65牛顿,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___ ___牛顿 (g=10 牛/千克) 28.停在海面下 10m 的一艘潜艇接到上浮命令后开始上浮,在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______,露出水面以后受到的浮力___ ___。
29、刘星将一块重2N的橡皮泥放入水中后橡皮泥立即沉入水底;他取出橡皮泥将其捏成船状再放入水中,"泥船"却漂浮在水面上,他是利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此时"泥船"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30、如右上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 A 和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12N 的水平拉力 F1作用下,A.B 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 A 所受的摩擦力为 N;若将A.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 F2 推 A 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 ,则推力 F2 为 N. 三、作图与实验题(9 分)31、 (1)关闭发动机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在图中画出汽车受力示意图.(2 分)(2)如图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 分)3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所示,记下相应的示数;第三次: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所示,记下相应的示数. (每空 1 分)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一 20 4.0二 20 4.06三 8.0(1)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2)比较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3)比较一、三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