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拖拉机制动系常见故障及排除-2019年文档.doc
4页拖拉机制动系常见故障及排除doi :拖拉机制动系统是按照需要使拖拉机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能保证拖拉机在坡道停车或进行固定作 ?I 时,不致自动滑溜制动系统是机动车最重要的安全装置之一, 有些故障会影响行车, 而有些故障则可能导致重大交通事故, 如出现制动失灵、制动跑偏、制动距离延长等故障因此,对拖拉机制动系统的故障必须重视,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1 制动失灵在行驶中,驾驶员一脚或连续几脚制动, 制动踏板均被踏到底,制动突然失灵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排除方法是:①制动器油封损坏, 摩擦面间沾有油污、 泥水,使制动器摩擦表面打滑,降低了制动效能; 需更换油封,用汽油清洗制动器后再安装调整;对于浸水的摩擦片, 可用连续制动以产生热能使水蒸发, 恢复其摩擦系数即可 ②制动摩擦片严重磨损或脱落, 制动时摩擦力降低,要更换摩擦片或重胶③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过大,会使制动作用迟缓,制动效能降低,甚至丧失,应调整自由行程到规定值④制动器间隙调整不当, 制动摩擦片工作面与制动鼓内壁工作面在不制动时的间隙过大,制动时,分泵活塞行程过大,以至制动迟缓、制动力下降,应正确调整⑤液压管路系统进入空气或漏油,因空气的可压缩性, 会导致制动系统制动效能大大降低,要排除空气或更换管路零件。
⑥制动总泵或分泵皮碗变形失效,应更换皮碗⑦控制系的传动杆件变形或损坏,需修复更换2 制动复位不灵制动复位不灵,易导致刹车卡死,制动器发热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制动踏板自由行程过小或消失, 会导致刹车片过热, 刹车油密度增大, 行程变短,会导致刹车片抱死,应按规定值调整自由行程②回位弹簧太软、脱落或折断,要更换回位弹簧③制动总泵进油孔堵塞,需清洗并排除杂物④制动泵皮碗发胀卡死,要更换皮碗⑤操作不正确,把脚放在踏板上,使制动器经常处于半制动状态,应正确操作3 各车轮不同时制动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片间隙不正确,应调整间隙②制动管路有堵塞,要检查并疏通管路,如软管发胀,应更换③制动分泵皮碗发胀卡死,要更换分泵皮碗④轮胎气压不符合要求,应按规定充气⑤制动鼓和制动蹄摩擦片沾有油污或存有污垢,要用汽油清洗并清除污垢⑥制动鼓翘曲变形,需修理或更换制动鼓4 制动跑偏制动跑偏是由于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等或制动力生效时间不一致,导致车辆向制动力较大或制动作用较早一侧偏驶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排除方法是: ①两侧轮胎的气压不同, 会造成两侧轮胎与地面之间的附着系数不同, 造成制动跑偏, 应按规定充气。
②两侧车轮的制动力不同 检查制动力差的一侧制动管路是否有漏油现象,若有应修复检查制动力差的一侧,制动器摩擦片是否有油污, 并查出制动摩擦片被油污染的原因, 清洗或更换摩擦片 ③两侧制动鼓与制动蹄摩擦片间隙不相等, 应调整间隙④制动鼓失圆,达不到足够的制动力矩,应予修复或更换⑤制动气室膜片、气管或接头漏气,造成制动时左右轮制动力不均,应及时找出故障部位, 予以排除制动压力分配阀失效,应更换制动压力分配阀5 制动时有异常响声拖拉机在制动时发出异常响声 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排除方法是:①磨损衬片松脱或铆钉头外露,要更换摩擦衬片②制动蹄回位弹簧折断或脱落,应更换或装复③制动鼓、制动底板变形或破裂,需修复或更换 ④摩擦表面上有杂物侵入,要清洗后再安装调整6 制动距离延长制动时,拖拉机走过的距离超过了规定值 制动器摩擦力大、附着力大、能迅速制动,制动距离就短因此,凡是影响制动器摩擦力、附着力以及制动器起作用时间的因素都会延长制动距离其具体原因有:①制动凸轮磨损,制动蹄摩擦片磨薄,制动踏板未踩到底, 都将使制动蹄与制动鼓间的正压力减小, 制动距离就长②制动间隙大,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大,不仅使制动蹄与制动鼓间的正压力减小, 并使制动器起作用时间延迟, 导致制动距离延长。
③制动鼓温度高,制动蹄沾有水和油污,摩擦系数降低,制动器摩擦力也随之减小,使制动距离延长④轮胎花纹磨损过大,附着系数减小,地面制动力随之减小,而使制动距离延长7 制动时卡滞制动踏板踩不下去, 或放松踏扳后, 制动不能解除或解除迟缓,致使拖拉机起步困难,行车无力,制动鼓发热故障产生的原因:①踏板没有自由行程②总泵皮圈发胀或回位弹簧过软,使皮圈堵住回油孔, 回油孔被杂物堵塞 ③摩擦衬片与制动鼓间隙过小,制动蹄回位弹簧过软 ④轮缸皮圈发胀或活塞阻滞不回故障排除方法: 调整踏板自由行程符合规定 如踏板自由行程正确,而全部车轮制动卡滞或踏板踩不下去,则故障在总泵,应拆下检修;总泵工作正常,仍有卡滞现象,问题发生在轮缸顶起各车轮做转动试验, 如发现有的车轮阻力大, 则故障就在该轮如制动鼓间隙合适,仍存在卡滞现象,应拆下制动鼓检查修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