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山江水质污染情况调查报告.doc
4页常山江水质污染情况调查报告常山县青少年宫夏令营环保组一、活动背景:天马镇徐村地处常山县城东北部,人们都说这个地方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我们也确切感受到我们这里是一个好地方俗话说故人恋土,小草恋山,谁不爱自己的家乡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面不好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里的环境污染,例如我们每天上学和放学都要经过的河流和小溪,由于沿河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河水变浊、变色,鱼虾已少见,水质严重超标同时居民把大量的垃圾丢入河道,随水流入中下游,河床、河面到处飘满垃圾、杂物我们心里总不是滋味,为唤起人们对环境和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决定从调查水质是否遭受污染开始,对我镇人民进行保护家乡河的主题实践活动二、陶庄镇水系基本情况:本镇水系较大的有蟠龙河全长大约 30Km,流域面积 50Km2三、我们现场调查、采访、察看到的河道状况:连日来,我们环保小组记者对常山江长约 15 公里的河道进行调查时发现,河道内不但成了“垃圾场”,河岸两侧堆积的生活垃圾给河段带来不小的问题上游溪水淙淙,我们来到这里看到的是清澈的水流,周围仅有树枝落叶徐村享用这清凉泉水的人家,用泥沙、石块围堰,饮水、菜蔬洗洁都是用这水但是向下不足 100 米的地方,就有了污染源。
这是一个聚居有 80 多人的屋场,地方不是很开阔,居民生活垃圾都扔向了河道,到处可见塑料杯子、破布、煤球、菜叶等,由于现在是河水枯竭时期,堆砌的垃圾很多并且很高,他们一点也不觉得碍眼向下是付竹山村,我们在打席村看了,这里也是垃圾遍地,并且河道的右方是一片民居,生活垃圾都倾倒在这里 从邹坞镇进入陶庄镇傍河而建的房子较多,建筑内的住户,经常顺手将垃圾等顺着窗户扔进河里,或者干脆将河道当做了垃圾场在陈坪教学点周围及桥下,桥下垃圾特多,臭味比较浓据当地居民反映,遇到饮用水枯竭时,他们就直接从这河道中抽水饮用,造成“病从口入”的危险在沿河而下的很多河床地方,到处可见悬挂在河草、小树上的塑料袋、破布在迎风飘扬我们所到之处,沿途所见都是河道遭到垃圾的污染,主要就是河面漂浮物和河道护坡的垃圾非常多,也没有见到什么小鱼小虾之类的生物采访之时,听见的都是埋怨之音,他们在没有注意自己的形象之时,还一味怪上游的人给中下游河道造成了污染事实也可能如此 我们也进行了走访和察看,所见情况相似,只不过是污染程度轻重不同四、调查到的水质情况:7 月 11 日至 7 日,我们水样采集组的同学在少年宫曾晓燕主任及各位老师的带领下,到中游中徐村、中游陈村、下游付竹山村采集水样;之后送入县疾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化验。
检查结果显示,我们这里的水质只达到了国家饮用水的三类标准 氨氮指标,上游徐村明显优于付竹山村,这主要是上游的人畜粪便排入中下游的缘故所取水样只有渭溪河下游水呈弱碱性,其余各处都呈酸性,总体情况我镇八处所取水样都符合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Ⅲ类水质标准要求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结果评价报告中陈村 后院山村 洪洼村标准值检验项目(单位) 检验结果检验结果检验结果 Ⅰ Ⅱ Ⅲ Ⅳ Ⅴ粪大肠菌群(个/L)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200 ≤2000 ≤10000 ≤20000 ≤40000PH 值 6.85 6.74 6.78 6~9化学需氧量(mg/L) 1.93 2.02 1.76 ≤15 ≤15 ≤20 ≤30 ≤40氨氮(mg/L) <0.02 0.03 0.03 ≤2 ≤4 ≤6 ≤8 ≤12铜(mg/L) <0.005 <0.005 <0.005 ≤0.01 ≤1.0 ≤1.0 ≤1.0 ≤1.0四、学生感言:邱涛: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对于我们这样缺水的国家而言,如果我们还不采取有力手段,那我们的河水将变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人们的环保意识如再不增强,危及的就是人类自己的生存呐!因此,我们一定要爱惜水资源,视水资源为掌上明珠,不断呵护和珍惜。
叶欣卉:听大爷叙述了这些话,能想象出以前的河流给人们带来的欢乐,那时河流在村里肯定是一个亮点可如今它消失了,留给人们的只有受污染的水水中游荡的不是鱼,而是鱼尸和垃圾,原来飘荡在港上的欢笑声已经与那黑色的溶液充分反应了,生成了“死气沉沉”造成这一切的是人类,承受这一切的也是人类,说人是最聪明的动物,如果真是这样,就请用人的智慧去保护养育了人的生命之源吧!朱天乐:回想那清澈的河流,我们应该好好地反省,水是生命之源,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惠,我们不应该随意破坏,造成生活中的许多不便所以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更好地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蟠龙河,让河水像以前一样清澈见底吧五、调查建议:我们通过对本镇主要河道的走访、调查、察看等活动,也通过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我镇所取水样的检验评价报告,认识到这几条河道的污染主要是人为的,是可控的通过我们的宣传、义务劳动只能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就是引起沿河居民的高度自觉,都来关注这些环保问题,都能改观我们家乡的面貌,真正成为优秀的宜居乡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我们建议如下:1.镇政府要成立河道周边环境治理小组,加强与各村的联络、协调工作,采取“一封信”和“访谈”的工作方式,通过宣传、规范、劝阻等工作,与沿河村组、单位(特别是学校、医院)、社区、居民建立共同维护河道的联建联管联防制度,营造建设河道良好环境。
2.加强对全镇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加强舆论宣传的正确引导,关键还是要靠村民自觉,只有大家都来告别不文明,形成全社会都来维护河道环境的文明风气,才能让其变成一道道生态美丽的景观线3.改观目前一些村组及河道居民的环保方式和态度,改变陈旧落后的卫生思想和习惯,每一个居民都来自觉正确处理自己身边的每一点垃圾,从根本上解决源头问题,并学会将生活生产垃圾集中分类处理,搞好回收工作4.环境整治和保护也需要资金的支持,希望各村在转移支付中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环保,多设立一些垃圾投放点,设立一些警示标语(牌),不断改善新农村卫生配套设施政府也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证这方面的投入,建设好我们的家乡,使我们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称号,更加响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