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00字文学星空广播稿.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50781382
  • 上传时间:2018-08-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7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00300 字文学星空广播稿字文学星空广播稿300 字文学星空广播稿用我的声音品析美文,用你的耳朵漫步文学,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这里是“文学星空”,我是主持人 XXXX, 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一篇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背影》一文是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文章写的是 1917 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 年写的作者的家庭,因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jióng)迫,“光景很是惨淡” “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 ,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 ,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背影》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 ,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 ,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 ,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因为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

      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那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又来到了我们节目的尾声,各位同学,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300 字文学星空广播稿 用我的声音品析美文,用你的耳朵漫步文学,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中午好,这里是“文学星空”,我是主持人 XXXX,今天我们来赏析李清照的一首词,名为《如梦令》学习李清照的诗,当然要了解李清照了李清照是北宋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之女,早年的李清照是活泼的、幸福的,聪颖高雅中年的李清照是忧伤的、离愁的、多情的李清照 45 岁那一年,是人生的转折,金兵已入侵北宋两年,她和赵明诚住了 20 年的山东青州府已失陷,家藏十余屋的书画古器被焚,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在南京即位赵明诚南下江宁任职,李清照南迁第二年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带着丈夫的遗物在战乱中奔逃下面大家请听我们为大家朗读一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第二天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 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作者以“浓睡” 、 “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 ,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好了,今天的“文学星空”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下周同一时间不见不散,再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