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卫生部十五项护理操作标准.doc

27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8766076
  • 上传时间:2019-09-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6.50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无菌技术(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1.目的:取用或者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2.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100分项 目实 施 要 点分值扣分得分用物准备20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102.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或持物镊、无菌镊子罐10操作程序70分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102.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及消毒指示卡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103.打开无菌钳包,取出镊子罐置于治疗台面上254.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25提问10分目的及注意事项103.注意事项(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3)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4)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h更换二)戴无菌手套法1.目的:执行无菌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2.戴无菌手套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100分项 目实 施 要 点分值扣分得分用物准备15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102.无菌手套包或一次性无菌手套5操作程序75分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102.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检查有无破损、潮湿及其有效期103.取下手表,洗手104.打开手套包,用滑石粉涂擦双手,放于包布外右上角105.一手掀起手套袋开口处,另一只手捏住一只手套的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再用戴好无菌手套的手插入另一只手套翻折内面(手套外面),同法将手套戴好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可进行无菌操作一次性无菌手套操作方法同上256.脱手套时,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再以脱下手套的手插入另一只手套内,将其往下翻转脱下10提问10分目的及注意事项103.注意事项(1)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2)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及手套破裂或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3)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三)取用无菌溶液法1.目的: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2.取用无菌溶液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100分项 目实 施 要 点分值扣分得分用物准备20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102.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及容器、无菌溶液、无菌棉签、纱布、消毒剂、贮槽、弯盘10操作程序75分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102.对所使用的无菌溶液进行检查、核对103.擦净瓶口及瓶体,核对标签上药名、浓度、剂量、失效期等,检查瓶盖是否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无菌溶液有无变质、沉淀、变色、浑浊等104.从贮槽内夹取无菌容器,手托底部放于操作台上105.启开瓶盖,用拇指、食指或用双手拇指于瓶签侧翻起瓶塞,用消毒液棉签消毒瓶口拉出瓶塞,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盖好治疗巾156.取用后立即盖好橡胶塞,消毒瓶塞边缘107.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24h10提问5分目的及注意事项53.注意事项(1)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倒液2)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四)无菌容器使用法1.目的: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2.无菌容器使用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100分项 目实 施 要 点分值扣分得分用物准备20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102.用物准备:无菌器械盒、无菌罐、贮槽等10操作程序75分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102.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当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153.用毕即将容器盖严,手不可触及容器的内面及边缘。

      104.手持无菌容器时,应当托住底部155.打开容器时,避免手臂跨越容器上方106.从中取物品时,应将盖子全部打开,避免物品触碰边缘而污染15提问5分目的及注意事项53.注意事项(1)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2)无菌容器打开后,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时间为24h五)铺无菌盘法1.目的: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以供实施治疗时使用2.铺无菌盘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100分项 目实 施 要 点分值扣分得分用物准备20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剪指甲,洗手,戴口罩102.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持物钳及容器10操作程序75分1.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102.检查无菌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及指示卡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103.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154.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155.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156.记录铺盘日期及时间10提问5分目的及注意事项53.注意事项(1)铺无菌盘区域及治疗盘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2)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3)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4h二、生命征监测技术(一)体温的测量1.目的:(1)测量、记录患者体温2)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2.体温测量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100分项 目实 施 要 点分值扣分得分操作准备10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52.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已消毒的体温计,弯盘,纱布3块(一块放入弯盘垫体温计,一块擦体温计消毒液,一块擦腋下汗),记录本,笔,有秒针的表5评估患者10分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52.评估患者适宜的测温方法5操作要点65分1.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35度以下52.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103.测腋温时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min后取出154.测口温时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闭口3min后取出155.测肛温时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3~4cm,3min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156.读取体温数,消毒体温计5指导患者10分1.告知患者测口温前15~30min勿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测口温时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

      57.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5提问5分目的及注意事项53.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侯在患者身旁2)如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4)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二)脉搏的测量1.目的:(1)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2.脉搏测量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100分项 目实 施 要 点分值扣分得分操作准备10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52.用物准备:记录本、笔、带秒针的表5评估患者10分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5向患者讲解测量脉搏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5操作要点60分2.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手臂轻松置于床上或桌面103.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154.一般患者可以测量30s,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1min,核实后,报告医师155.短绌脉测量,应由2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两人应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起”与”停”口令,计数1min,以分数式记录。

      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min20指导患者10分1.告知患者测量脉搏时的注意事项52.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5提问10分目的及注意事项103.注意事项(1)诊脉前应使患者安静,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20min后再测量2)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易于患者的脉搏相混淆3)对心脏病患者应测脉搏1min,对有脉搏短绌的患者,应由两人同时分别测量脉搏与心率1min,以分数方式记录,即心率/脉率4)除挠动脉以外,可测颞动脉、肱动脉、颈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等5)为偏瘫患者测量脉搏,应选择健侧肢体三)呼吸的测量1.目的:(1)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2)监测呼吸变化2.呼吸测量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100分项 目实 施 要 点分值扣分得分操作准备10分1.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52.用物准备:记录本,笔,带秒针的表5评估患者5分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一般情况5操作要点75分1.一般与测脉搏同时进行,诊脉后,检查者手指仍放于原处,保持诊脉姿势,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202.观察患者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203.计数30s,结果乘以2即得呼吸频率,并记录。

      204.当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丝置于患者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计数1min15提问10分目的及注意事项103.注意事项(1)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2)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3)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及婴儿应当测量1mi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