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生统计学课外练习题.doc
36页· 附录二 课外练习题235附录二 课外练习题第一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一、简答题1.卫生统计学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2.变量和和资料分为哪几种类型?3.常用位置度量和离散度量有哪些?二、最佳选择题1.下列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A.血型 B.血压 C.性别 D.职业2.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统计推断,样本是:A.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B.从总体中任意抽取的一部分C.从总体中抽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D.从总体中抽取典型的部分3.统计量是:A.参与个体数 B.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样本的总和4.记录60名男性职工的血红蛋白(g/dl),血红蛋白小于6的有0人,6到9之间的有1人, 12到16的有58人,超过16的有1人,该种资料属于:A.定量资料 B.分类资料 C.名义资料 D.等级资料5.随机抽得观察指标为数值变量的实验数据为21、23、25、27、28、20、22、23、25、24,求平均水平,最好选用: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均数 D.众数6.对于同一组资料,哪个指标没有考虑到每个观察值的变异:A.方差 B.总体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7.关于标准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差可以是负数 B.标准差必定大于或等于零C.标准差无单位 D.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比均数小8.若要用图表表示某地区最近10年两种传染病发病率的动态发展速度,宜绘制:A.直方图 B.百分条图 C.半对数线图 D.普通线图9.各观察值均加(减)同一常数,则: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都不变 D.两者都改变10.反映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特征宜用:A.直方图 B.条图 C.线图 D.圆图三、判断题1.统计推断包括统计描述和假设检验两个方面( )。
2.定量变量和定性变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3.同质的个体间不存在变异 )4.美国在1954年实施了评价索尔克( Salk)疫苗预防小儿麻痹或死于脊髓灰质炎效果的临床试验,有180万儿童参与,约1/4参与者实现了随机化,这180万儿童是研究的总体 )5.某市血液中心预检50名参加义务献血的男性体重,体重≤50公斤的有2人, 50公斤<体重≤70公斤的有40人,体重>70公斤有8人,这是连续定量变量的资料 )6.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其单位为“千”和“万”时,可以取小数值,此时可近似地视为连续型变量 )7.我国部分县1988年死因构成资料为:心脏疾病11.41%,损伤与中毒11.56%,恶性肿瘤15.04%,脑血管病16.07%,呼吸系统病25.70%,其他20.22%,为表达上述死因的构成大小,应绘制成直条图 )8.要比较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两组数据的变异,可采用变异系数 )9.已知某地25岁成年男性的平均收缩压为113mmHg,从中随机抽取20名,测得平均收缩压为119mmHg,113mmHg与119mmHg不同是因为存在个体差异 )10.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分别为701批与702批)分别培养鼠疫杆菌,重复试验单元数为5个,将48小时内各试验单元上生长的活细菌数记录如下:701批:48 84 90 123 171 702批:90 116 124 225 84则该资料的类型为计数资料。
)四、填空题1.反映定量变量观察数据集中位置的指标是( )2.变异系数越大,说明以( )为准的变异程度大3.用统计图表示各相对独立指标的数值大小,宜用( )图4.用统计图来表示某一现象随另一现象而变动的趋势,宜用( )图5.用统计图来表示全体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宜用( )图6.样本方差是总体方差的( )估计 7.样本方差的常用计算公式是( )8.已知某疾病患者9人的潜伏期(天)分别是:2 3 3 3 4 5 6 9 16,则中位数是( )天9.已知某地255名健康女性的红细胞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417.8±29.1(万/mm3),则红细胞的变异系数为( )10.描述总体的特征数称为( ) 五、计算题1.10位学生的外语考试分数:147 105 118 114 95 116 98 97 92 121计算:⑴样本均数;⑵离差平方和;⑶样本方差;⑷标准差;⑸极差2.已知n=20, ±s= 74.3±6.4 , 计算⑴样本方差;⑵∑Xi ;⑶ (∑Xi)2 ;⑷∑Xi2 参考答案二、最佳选择题1.B 2.A 3.C 4.D 5.C 6.D 7.B 8.C 9.B 10.A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8.√ 9.× 10.×四、填空题1.平均数2.均数3.直条图 4.线图5.构成图6.无偏 7.[∑Xi2-(∑Xi)2/n] / ( n-1) 8.4天 9.7% 10.总体参数五、计算题1.=110.3,极差R=55,离差平方和SS=2492.1,方差S2=276.9,标准差S=16.04, CV=0.1509。
2.题1-6 ∑Xi=1486,(∑ Xi)2=,∑Xi2=.04,S2=40.96第二章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一、简答题1.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哪些?其意义和计算有何不同?2.应用相对数要注意哪些问题?3.常用的人口统计学指标有哪些?4.试比较发病率与患病率,死亡率与病死率二、最佳选择题1.某大学连续5年招生增长率分别为3.6%,4.9%,2.9%,0.8%,3.3%,则该大学招生的年平均增长率为:A.(3.6%+4.9%+2.9%+0.8%+3.3%)÷5 B. C. D.2.某医药企业利税总额2001年比1996年增长1.5倍,2004年又比2001年增长1.1倍,则该企业利税总额这几年共增长:A.(1.5+1.1)-1 B.2.5×2.1-1C.(1.5×1.1)-1 D.3.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中,为了说明事物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时,宜采用动态相对数指标的:A.率 B.定基比 C.构成比 D.相对比4.以1998年为基年,到2007年报告某药店销售额的平均发展速度,需要:A.开6次方 B.开7次方 C.开8次方 D.开9次方5.某人为了研究某药的疗效,治疗5例病人,其中4例有效,其疗效最好表示为:A.4/5 B.80% C.4 D.0.86.某年内两所规模和等级相当的医院在对5种类型肝炎病人治疗中,几乎都是甲医院的治愈率高于乙医院的治愈率。
但是计算各医院总治愈率又发现,乙医院的总治愈率高于甲医院的总治愈率,导致这种矛盾的原因是:A.两家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同 B.两家医院对预后的诊断标准不一致 C.两家医院医疗技术差别大 D.两家医院各型病人人数构成不同7.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可延长病人生命,但是无法治愈该病,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该病的患病率会减少 B.该病的发病率会减少C.该病的患病率会增加 D.该病的发病率会增加8.发病率属于:A.频率指标 B.构成比指标 C.近似强度指标 D.相对比9.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应当为:A.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B.麻疹易感患儿 C.麻疹患儿 D.麻疹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10.某医院某年的肿瘤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则:A.5%是强度指标 B.5%是频率指标 C.5%是相对数指标 D.5%是绝对数三、判断题1.某大学在在1998年招生人数为a0 ,以后历年分别为a1,…,an,则招生人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某人搜集到如下表不同职业患病资料,并根据资料的全体病人中,工人占75%,农民占10%,得出结论是:“工人比农民容易患病”。
)3.某医师收治4名风湿病患者,使用秘方治疗一年后,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则该医师治疗该病的疗效为100% )4.2002年的某地30万人口中,一共发现2500名肺结核患者,全年总死亡人数为3000人,其中肺结核死亡98人,要说明肺结核死亡的严重程度,应该选用肺结核的病死率 )5.英国某年男性某病的发病率统计表明,本土居民总发病率为132.1/10万,移民总发病率为65.7/10万,本土居民比移民更容易发病 )四 计算题1. 某市卫生部门抽样调查了1998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为止部分城乡居民脑卒中的发病与死亡情况,年平均人口为人,其中城镇人,农村为人,城镇病例1317人,死亡911人农村病例833人,死亡731人 ⑴ 计算城镇居民脑卒中的年发病率和病死率⑵ 计算农村居民脑卒中的年死亡率⑶ 计算该市城乡居民脑卒中的年死亡率2.在1999年对某地区作病因调查中,对1573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患心血管病有16名, 恶性肿瘤5名,呼吸系统疾病有11名,患其他疾病的有21名,求病因构成的百分比和各种病的患病率 某类皮炎与桑毛虫的关系组别患病人数未病人数合计观察组10539144对照组66731393.为探索某类皮炎与桑毛虫的关系,以住宅旁有桑毛虫寄生树的人为观察组、无桑毛虫寄生树的人为对照组,结果如表所示,试计算比数比OR。
参考答案二、最佳选择题1.D 2.A 3.B 4.D 5.A 6.D 7.C 8.C 9.A 10.B三、判断题1.√ 2.× 3.× 4.√ 5.× 四、计算题1. ⑴ 44.44/10万 69.17%)⑵ 25.09/10万 ⑶ 27.95/10万2.百分比:心血管病 30.19%,恶性肿瘤9.43%,呼吸系统疾病20.75%,其他病39.62%患病率:心血管病 1.02%,恶性肿瘤0.32%,呼吸系统疾病0.70%,其他病1.34%3.OR=ad÷bc=105×73÷66×39=7665÷2574=2.98第三章 概率分布一、简答题1.何为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 2.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三种分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3.正态分布的应用在哪些方面?4.医学参考值范围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二、最佳选择题1.二项分布的概率分布图在( )条件下是对称的?A.π=0.5 B.nπ<5 C.nπ>5 D.nπ=12.二项分布在满足( )时,近似正态分布:A.nπ足够大 B.n>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