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生活课堂中的英语教学.doc
3页浅谈生活课堂中的英语教学南安市翔云中学 梁华菊摘要:“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生活教育”目标是“培养真人” , “真”乃立教之本、人格教育之关键,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他提出的“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 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就是一个大课堂这一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新课程标准又赋予陶行知生活教育新的内涵而当今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过度语法化,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始终跟着考试指挥棒走,走不出英语教学的低效的怪圈针对这一现状相信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生活教育,英语,课堂,乐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生活教育”目标是“培养真人” , “真”乃立教之本、人格教育之关键,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他提出的“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 。
其范围之广,实与教育等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就是一个大课堂这一教学思想对于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新课程标准又赋予陶行知生活教育新的内涵而当今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过度语法化,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始终跟着考试指挥棒走,走不出英语教学的低效的怪圈针对这一现状相信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根据教育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背景进行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实现生活化教学结合我自己上课的实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一、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师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 ,应该教学生“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 ”。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陶行知一贯主张“儿童应该是快乐的” “应该把儿童苦海创造成一个儿童乐园” ,也就是要把过去那种“苦学苦练”的课堂变为轻松愉快的儿童乐园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应该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儿童好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言语、表情、态度等方面都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怀,欣赏,肯定和鼓励,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减少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努力营造友好的课堂氛围,并且根据语言点设计一些孩子们所喜欢的游戏比如在教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5 I’m watching TV.这单元,我叫一部分学生做些不同的动作,再请另外一部分学生看动作,分析、判断并抢答看谁猜得对,说的句子多,猜错的学生自己要示范一个动作,这样学生兴趣非常浓如果一位学生猜对,旁边的同学就会象拥抱冠军一样的拥抱他,这位同学也是兴奋不已。
这时教师如果板着脸,要求学生安静,不能大声喧哗,保持课堂安静等等条例,课堂气氛马上会降温,导致胆小的同学就不敢举手发言而我在这里早已没有了师长们所惯有的威严,宛如他们的伙伴一样,为猜对的人高呼呐喊,为稍为落后的一队大声打气,随着他们的喜悲呼吸,融入这一个群体看到教师如此的仗义,无形当中,学生便不用担心训斥、指责、挨骂,心理、生理都得到安全和自由,开开心心地进行着语言游戏,大声地用英语说出他们心中所想的,一个个高举着手,惟恐轮不到自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学生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自由安全的空间,在这里能够得到大伙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分析以及分析判断能力都得到了综合的培养和发挥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二、师生移位,让课堂教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生活范围之广实于教育,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和生活密切相关,语言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英语 “以社会当课堂而不是以课堂当社会” ,学英语不仅在课堂,生活才是学英语的大课堂,英语教学要把学生引向自然、引进社会、引进生活。
如:在学习 The Olympic Games 这一单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词汇、短语、美句,还要让学生超越课堂,了解更多关于奥运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更要让学生进一步深刻领会奥运精神,为我们祖国体育的强大感到自豪!为此,就 08 年北京奥运,我让学生带着奥运申办程序、北京奥运场馆道路建设、吉祥物的选定、奥运口号的提出以及青年志愿者的招募等问题,查阅大量资料,然后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堂这一载体进行交流,教师仅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参与其中如此一来,课堂不是简单地把英语引向生活,而是触及他们的心灵,强调乐学,强调体验,让他们在生活中体验英语学习的无穷乐趣,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生命的活力三、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 ”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情境教学法,力求教学活动生活化,增强教育的贴近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自然习得英语运用能力组织庆祝 Halloween 模拟活动;根据课文内容自编自导,Fashion show;让学生扮演导游来向参观者介绍 My hometown;当小记者,采访好朋友 (my friend's day);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表演超市购物等等。
此外,我还充分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耳、鼻、手、脑并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接受知识,如在学习有关颜色、气味方面的单词时,我就让学生听一听、画一画、闻一闻、涂一涂,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另外,我还采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简笔化、游戏、音乐、舞蹈等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唱唱说说、猜猜画画、玩玩做做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快感四、拓展教材,让课后作业生活化英语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这是英语教学的归宿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英语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英语” ,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英语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英语、创造性运用英语的积极性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中提出:“教学做合一”是创造而传统教育是以“书”为中心,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轻视“做” ,轻视行动,结果是“平日不肯行、不敢行、终了不能行,也就一无所知,如果有所知,也不过是知人之所知,不是我之所谓知” 所以拓展教材目的在于“教学做合一” ,在作业中活用知识作业除了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机械的操练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如: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了“寻找生活中的英语”的作业除了用本子和笔记录以外,也可以用照相机或者摄影机把单词或短语拍摄下来,还可以配上插图比如:“铅笔盒上的英语” ,“书包上的英语” , “日历上的英语” , “食品上的英语” , “马路上的英语” “家用电器上的英语”等又如,学生可以上网收集有关母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的传说和有关知识,从中领悟英美文化,感受异域风情再如,学习数字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字,比如车牌号,号码,号码, 号码等学生们把所搜集到的单词和短语与大家分享在这样的搜寻活动中,将英语与生活融合在一起学生不仅学习了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与他人交往和搜集信息的方法,如上网查资料,现场观察,体验学习,讨论问题和查阅资料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总之,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我们明白只有让英语教学走生活之路,才能走出教学低效的怪圈,才能够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到生活的源头活水去学英语,为生活而学英语,使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学英语,用英语参考文献:[1]《陶行知文集》 (上、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2[2]《陶行知与乡村教育》海风出版社,2007 年 11 月第 1 版。
[3]《陶行知名篇精选》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年 5 月第 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