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词鉴赏: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6088642
  • 上传时间:2022-0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3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词鉴赏: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代: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塘、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行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方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译文 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怪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滪堆之类的忧虑骑着马走,沿路层层竹林遮挡高山,连续十来天,仰头看不到山顶;登上高处往下俯瞰,绝险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慌万状,肝胆抖动乘船在水中行,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诡异,船只一旦略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就被撞得粉碎像泥土般下沉,船中人便喂饱了江中鱼鳖之腹,通往四川的道路困难到这种地步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天生富有文才的人,即使巡游了也无所得;不是身强体壮人,大多老死在那里喜爱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憾恨 天台士陈庭学君,会写诗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绩,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名人住过的地方入川后,但凡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扎戍守的遗迹,诗人文土巡游登临、饮酒射投、赋诗咏诗、唱歌咆哮的处所,庭学没有不去游历观览的。

      他既经巡游,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也许是由于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许多的助益吧 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由于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游时,四周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大了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 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如孔子的*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他们的志向意趣却常常是很充足的,似乎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涵天地万物的精神力气这是什么缘由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盼望庭学君归去之后,尝摸索求一番假如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知给我,我将不仅仅由于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解释 扬子云,即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 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 诸葛武侯,即诸葛亮 颜回,即颜渊;原宪,即子思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糜碎:粉碎 虞:忧虑 栗:抖动 诡:指怪异的旋流 嗜:爱好 擢:提升,提拔 眺:巡游 侈:大,多 耄:老 得无:莫非 工:精致,精巧 恨:圆满 杳:幽深 旬日:十日 累:连续 顾:只是,只不过。

      表稍微转折 逮:等到 齿:年龄 沉:像……沉下去 巅际:山顶终点 尚:还,尚且 历:逐 纵:即使 宇内:天下 评析 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的通常写法,多以对所赠人物进展劝勉为主宋濂在这篇赠序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更多的是称道巡游名山大川对写作上的裨益,并热忱地盼望陈庭学要重视提高个人的修养全文充分表现了对后代的殷切盼望,真情厚谊溢于言表 宋濂一生大局部时间生活于元末,入明后,他已是将近六旬的老人了当时他虽地位显赫,但性喜奖掖后进,从不以长者自居他在晚年写过不少赠序,以本文和另一篇《送东阳马生序》最为 文章的开头便严密地结合了陈庭学的生活实际由于他是从川蜀来到南京的,宋濂便确定他“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说明山水的确有助于人的进展在第三段中,不无圆满地回忆了自己的一生,由于种种缘由,没法像陈庭学那样巡游川蜀,这一段还是紧扣前文的令人称奇的是,在第四段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即“坐守陋室”也照样可以修身养性这其实是对陈庭学提出了劝诫:不要把巡游名山大川当作提高自己的途径 本文中关于川蜀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介绍也是值得我们留意的。

      在介绍地理环境时着重描摹一个“险”字固然,这里面不乏的想象成分,但更多的是从李白的诗篇《蜀道难》中衍化而来写川蜀的险途,是为了诠释“非仕有力者,不行以游”在介绍人文环境时,列举了与川蜀有关的扬雄司马相如、诸葛亮,则又是为了诠释“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通篇前后照应,浑然一体,堪称无懈可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