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文(二)材料归位段落互换知识梳理与练习——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部编版(含答案).pdf
44页机构适用)0 7说明文(二)材料归位段落互换考点梳理与实战演练一一上海市八年级下学期语文部编版(含答案)说 明 文(二)材料归位段落互换(一)考点分析段落互换和句段归位考查知识点:首先是概括能力,能概括所给材料或者要互换的段落;其次是说明顺序,能根据说明顺序进行判断应该放在哪个位置或者不能互换的原因;然后是把握说明文的结构照应,比如总分式中首段中所写说明对象的几个特征会与下文一一对应,照应上要关注段尾句与段首句与材料的照应,或者与要互换段落的照应;最后考查的是综合能力,材料要与说明对象特征保持一致,还需要一定的表达能力二)说 明 顺 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由表及里、由远及近、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一一次、原因一一结果、现象一一本质、特征一一用途、一般一一个 别(特殊)、概括一一具体、整体 局部、总一分。
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段落结构,概括段意还要关注每段总起、归纳句,段内、段落间的过渡句,能体现说明顺序的重要词语2.掌握答题格式:找准关键词及事物的内在联系例如空间顺序较多使用方位词;时间顺序较多用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逻辑顺序则关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二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 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三)说明文结构1 .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递进)等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1)总分式:包 括“总一分、分一总、总一分一总,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注意总起的段落与后面段落一一对应的关系)(2)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3)层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的结构,一层一层的剖析事理,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2 .把握结构的意义开头作用有:(1)引出说明对象;(2)引出说明的内容;(3)提出说明的问题照应题目中间作用有:承上启下结尾作用有:(1)总结全文或前文;(2)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预测等。
效果上:激发阅读兴趣通过讲故事、神话传说,引用古诗文、谜语,使文章富有诗意,增强文学趣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注意】:顺序和结构是两个概念说明顺序:具体是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文章结构:是文章各部分的组合方式四)材料回归答题技巧该类题目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在考察学生对这类题型答题思路因此一定要将这些答题技巧熟记于心,才能自如运用1、判断放置位置2、概括所给材料主要内容,材料内容与A段内容、结构上的关系,如果是放在两段之间,材料内容与某两段之间内容、结构上的关系,联系A段最后一句,B段首句个别题目会跨段照应)3、判断这些文段之间的顺序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结构: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总分关系答题方式:材 料(概括材料主要内容)放在第A段之后或A段B段 之 间(需要概括A或B段的主要内容),本段写了与A段B段内容、结构上的关系A段 与 材 料(与B段)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所以放在某处最恰当五)段 落(同一段内词句)互换答题技巧1.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 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2 .段落能否删掉或者段落能否调换类的解题模式1)判断能否删掉或调换(一般不行)2)概括删掉段或者调换段落的内容3)判断这些文段之间的顺序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总分关系答题方式:不 能 调 换(删掉),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或事物发展的规律)接着表明调换(删掉)后会怎样(调 换(删掉)后不合逻辑,不符合原文意思)4)关注结构和照应总分关系中,分部分与前文总部分相照应要删除的段落与上段句尾和下段句首的照应关系;互换段落直接的照应以及和上下段的照应例题海水只会越来越咸吗?茫茫大海,碧波荡漾,海洋是地球水资源的故乡,但海水会让口渴者望而却步,因为它含有大量且种类丰富的盐,尝起来又苦又涩又咸科学家做过估算,海洋中所有盐类的总重量达到5亿亿吨人类厨房中的必备品一一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海水诸多盐类中最主要的一种氯化钠在海水中的平均含量有3.5%左右,如果把全世界海水中的氯化钠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有120多米厚除了氯化钠,海洋中还含有碳酸镁、氯化钙以及其他各种金属元素的盐类,它们的平均含量只有氯化钠的三分之一,但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也有4 0米厚。
所以,海洋是名副其实的“大盐库”其实,原始地球的海水源自于冰质彗星,水质还是挺“纯”的,它的味道应该像矿泉水一样可口那么,海洋中的盐是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基本已达成共识地球上的水在不断运动和循环,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海水蒸发到空气中,这些水蒸气升上天空,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微酸的雨滴落到陆地的每一个角落酸雨”将溶解的矿物质和金属离子(包括氯离子和钠离子)带进江河中,最后汇入大海就这样,蒸发掉的水分绕了一圈,再次回到自己的海洋老家,但它却带来了很多陆地上的盐分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雨水每年会将大约2.2 5亿吨盐注入海洋,而海洋盐分的90%是 由“雨水循环”贡献的雨水循环”并不是海洋盐分唯一的来源,海底火山和深海热泉也在默默“付出在海底地壳的裂口处会出现火山和热液喷口一一海水沿裂隙向下渗流,受岩浆热源的加热,形成了喷发的热泉当新鲜的熔岩从海底的火山中涌出时,热的岩石与咸海水发生反应,会溶解其中的一些矿物质,热液喷口则会直接将含盐的热液灌注到海水中数十亿年的周而复始、日积月累,海洋中的盐分越积越多,海水也就越来越咸了既然海水中已经含有那么多盐分,而且盐分还将源源不绝地进入海洋。
那么,海水会不会没有限度地“咸”下去?科学家发现,海洋有各种能降低含盐量的奇妙方法,使海水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首先,化学反应对降低含盐量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随着雨水将盐分注入海洋,海水中可溶性物质的浓度会越来越高当盐分的浓度达到饱和后,过饱和的盐分将会析出、结晶或者相互结合成不溶解的化合物,然后沉入海底,变成岩石另一方面,海底熔岩会与溶解的盐离子发生反应,将它们从水中移除,海底某些粘土和含氢矿物就是通过海底盐类发生的热化学反应形成的还盐归地”也是降低海水含盐量的方法当台风季节降临时,狂风巨浪会把海水卷到陆地上,溶解的盐分也随海水上岸,散布在沿海陆地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变迁后,有些海湾地带,由于地壳的升高与海洋隔断成为内陆这部分的海水逐渐被蒸发掉,留下大量的盐类物质另外,河流中的淡水、融化的冰川等为海洋提供了稳定的淡水,也有助于降低海洋的盐度如今,随着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注入海洋的淡水越来越多所以,相比较于海水变咸,“海水是否会变淡?”反而成了科学家们更关注的问题1 3 .结 合 上 下 文,在 第 段 横 线 处 填 上 一 个 疑 问 句:?(2 分)1 4.阅读第-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6分)1 2 8 6 5 10 2 6 0 3 5海洋是名副其实的“大盐库”(1)3 15 2 14 0 9 5 2 5 0海水只会越来越咸吗?海洋有降低含盐量的奇妙方法“还盐归地”能降低海水的含盐量(3)所以,1 5.第 段 画 线 句 运 用 了 的 说 明 方 法,其作用是(3分)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分)A.海洋中碳酸镁、氯化钙的平均含量是氯化钠的三分之一B.海水中氯化钠的平均含量有3.5%左右C.“酸雨”可以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海底粘土和含氢矿物都是通过海底盐类发生的热化学反应形成的1 7.第段和第段能否调换顺序?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练习(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人脸识别,且行且改善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全部宿舍楼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无论何人进门,都得刷脸才能放行;杭州一家餐厅也推出了刷脸支付,整个过程不超过10 秒(2)人脸识别广受欢迎并得到推广应用,是因其优势巨大人脸识别具有简易性,体现在非接触和非强制,可以获取被识别的人脸图像信息而不被个体察觉此外,人脸识别效率更高,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以同时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和识别尽管如此,人脸识别也有盲区和弱点。
小米8就是采用了人脸识别解锁技术但是,有人经过试验后发现,骗过小米8的人脸识别易如反掌:只要有主人的红外照片,而且照片不反光,就可以解锁只要把主人的普通彩色照片用黑白打印机打印出来,用铅笔把相片上的眼睛涂黑,脸上的阴影涂重,就可以解锁所以,尽管人脸识别有高效、快速和无侵害性等优点,但人脸识别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对于双胞胎、整容前后、人的突然变瘦变胖、年龄增长产生的相貌变化等,人脸识别技术也未必有效,要么无法识别,要么造成错误识别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与识别现在的情况是,这四个部分都可能有漏洞只要一个人提供照片,甚至最简单的自拍照,或者不法分子偷盗目标者的照片,都可以通过3 D 建模,借助人脸关键点定位和自动化人脸动态技术,把照片的静态改为动态,主要是眨眼、微笑、眉毛上扬、左右转头等动作,最终瞒天过海,给人们的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人脸识别系统的漏洞还不止这些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绿叶一样,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张完全相似的人脸,即便同卵李生子的脸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无论在物理还是生物的世界,事物总是有相似性,人脸也是如此。
相似性和不稳定性都是动态变化,前者称为类间变化,后者称为类内变化人脸的类内变化往往大于类间变化,两者结合,会使个体识别更为困难现在,在人脸识别漏洞频频出现后,专业人员又提出了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更多个体生物识别技术的另一种最大的危险,即个体的生物特征被盗取如同指纹和虹膜等生物特征一样,脸部也是一种独特的生物特征,所有的生物特征数据进入计算机都会被转换为O和1的数码储存在数据库中这些被视为唯一性的生物特征数据进入网络后被盗取的概率大大增加,带来的风险要比盗刷严重得多这才是生物认证方式的最大不安全由于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个体识别技术现阶段还不太成熟,极易被盗用,现在还不宜在网上广泛使用,但是,可以在不联网的情况下进行局域或区域使用,如门禁、保险箱和银行保险库等未来,需要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以确保个体识别的唯一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不可盗用性L第(5 )段 划 线 词 语“瞒 天 过 海”在 文 中 的 意 思 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分)2.第(3)节 划 线 句 用 了 说 明 方 法,作 用 是0 (3 分)3 .人 脸 识 别 系 统 目 前 还 未 成 熟 的 原 因:相似性和不稳定性都是动态变化,二者结合使识别更困难(4分)4.下 面 这 段 文 字 应 放 在 第 _ 一段 之 后,理 由 是(4分)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人可以通过脸部的变化产生很多表情,在不同观察角度,人脸的视觉图像也相差很大。
而且,光照条件(例如白天和夜晚,室内和室外等)、遮 盖 物(例如口罩、墨镜、头发、胡须等)、年龄等,都可影响到人脸识别的准确性二)阅读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