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孩子一起“追星”.docx
5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和孩子一起“追星” 罗寒舒 前阵子有这么一那么新闻,安徽有一男子去派出所办理户籍,结果民警察觉户口本上有一页这么写着: 姓名:吴京; 曾用名:刘培强; 与户主关系:战狼 原来是男子在上中学的儿子很热爱吴京,想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就把吴京写进了户口本,做了这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有一个关于“青少年追星”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青少年中普遍存在“偶像崇拜”的现象:有50%的人供认有过更加热爱、崇拜某个明星的体验,有34.5%的人供认自己正在崇拜某个明星 孩子在青春期时,正处于构建自我认知的年龄,很轻易将梦想的形象投射在偶像的身上,疯狂地追星,往往还会投注过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家长们有时会觉得看不惯,觉得孩子滥用时间、耽延学业,时常因此产生强烈的冲突,那么家长毕竟该如何理解和引导这样的孩子呢?追星背后的心理理由 1投射效应 投射是指将梦想化的自身投射和赋予在另外一个客体上并对其膜拜和尊崇青春期孩子的自我同一性尚未确立,还不领会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时明星的展现就会成为他们的一个现成的模范,所以孩子追星其实也是潜意识里梦想自己能成为像明星那样闪动和告成的人,他们的愿望有多猛烈,行为就会有多狂热。
2补偿作用 指孩子在追星的过程中通过崇拜偶像获取自我感受等其他方面的得志孩子在追星时往往以偶像的粉丝自居,认为自己也会沾上偶像身上的余光当偶像的事业取得进步时,他们也会觉得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替偶像开心3自我宣泄 青春期的孩子学业任务繁重,压力巨大,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但好多时候父母却忽略了这一点,偶像的展现正好得志了他们的需求我觉得他唱出了我的心声”,他们在现实中被压抑的情感、精力在追星的过程中被宣泄出来,使心灵得到确定的抚慰4寻求认同和归属感 心理学家艾利克.埃里克森的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中提出:“人从一出世就开头追寻自我认同孩子崇拜偶像,就是获取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追星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归属和爱的需求,这正是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主要冲突,追求自我和独立,和父母疏离,追星成为青少年探索归属和爱的方式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探索偶像、产生偶像崇拜,是自然产生的需求偶像崇拜是孩子进展进程中的依恋转移5消遣需求和从众心理 消遣需求是青春期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能给孩子的枯燥生活、学习压力添加生活趣味此外在青春期时青少年更需要获得同伴的认同为了和某个群体有共同的交流话题,孩子会从众追星。
家长如何引导 心理学教授白彦茹曾指出:“孩子偶像崇拜,探索模范是身心进展过程中必然会展现的一种心理诉求,家长们首先不必太过恐慌,不理应谈‘星色变,假设引导得当,追星也能成为激励孩子上进的一种手段作为家长我们理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沟通,制止诽谤 作为家长,我们理应对孩子的追星行为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给他们一些自由度,合理范围内的追星是不需要强行制止的,由于想想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同时理应反思一下最近是不是和孩子的沟通展现了问题,对孩子是否关切的不够 家长可以尝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对追星加以断定,如“爸爸妈妈知道,你追星是梦想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你追星断定是他有好多优秀的品质吸引了你”切不成一上来就横加指责,不然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同时理应在生活上更加关切孩子,当孩子在父母的身上收获了爱与归属的需求时,放在偶像身上的留神力也就会逐渐裁减了引导激励,不要强制干预 假设孩子追星过于狂热影响到了自身的学习时,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熟悉和分析追星现象的弊端,不能让孩子盲目追星要从思想上教导孩子,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决制止孩子疯狂的、不顾一切的追星行为 当然也可以通过引导,使追星都可以用来促使学习。
譬如报告他,期末劳绩达成什么程度,带他去看现场演唱会或者说,好好学习,以后有更好的出路,直接抉择你看演唱会是坐VIP席位还是在结果面的角落,这样孩子就会将追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尝试和孩子一起“追星” 家长可以尝试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热爱他的偶像,并试着不戴有色眼镜地去察觉这些偶像身上的积极因素只要留心挖掘,就会察觉这些偶像除了外在,身上也有好多积极的天性,譬如学习很努力、對待粉丝很谦和等 然后家长就可以启发孩子寻求偶像身上的闪光点,看到偶像身上的那些努力、那些奋斗、那些不易,而不仅仅是镁光灯下的掌声和喝彩让孩子懂得把偶像努力向上的精神,内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才是追星真正的意义所在 猜你热爱 吴京追星偶像 让追星不疯狂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21年4期)2021-04-25吴京的雪中送炭幸福·悦读(2022年9期)2022-10-30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22年9期)2022-10-16编辑部追星日常意林(2022年18期)2022-10-07吴京的雪中送炭思维与聪慧·上半月(2022年6期)2022-06-25吴京:喝晕了拍了《流浪地球》现代家庭(2022年4期)2022-05-17吴京PTSD新民周刊(2022年6期)2022-02-24你的偶像北京青年周刊(2022年38期)2022-09-25追星不如追艺术 赶上看展览的溜达人生Coco薇(2022年12期)2022-01-03偶像效应小樱桃·童年阅读(2022年11期)2022-12-01—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