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小学数学】第1课时圆的认识(0002).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24356932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4.5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5单元 圆第1课时 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57-59页圆的认识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发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2.在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辨析、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 教学难点: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 教学准备:圆纸片 直尺 圆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2、情景导入:上面系着一段绳子的小球,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3、学生拿出圆的学具: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出示目标)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三、合作探究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四、精讲点拨 (一)认识直径和半径及关系 (1)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 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2)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归纳结论:在同一个圆里,d=2r r= 2 d 练一练:P58做一做的第1、2题 (二)学习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3、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归纳: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六、达标检测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 。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 9.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10.圆的半径都相等 ( ) (二)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2.5厘米 3.直径8厘米 七、课后作业 教材60页1、2题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直径是3厘米的圆比半径是2厘米的圆大 ( )3、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几何形体计算公式大全►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圆的直径=半径2(d=2r)►圆的半径=直径2(r=d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 =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r►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S=ch+2s=ch+2πrr►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V=1/3Sh单位换算二.单位换算►1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大月记忆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3600秒1分=60秒数量关系计算公式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算数方面定律及概念四.算数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儿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特殊问题的计算五.特殊问题►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1)一般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工程问题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