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历史史观综合训练.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914571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8.25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注是成功的唯一法则!励志训练玩烂高考1 平顶山市三高高三历史导学案:励志训练制作:徐晓刚审核:高海洋历史新史观专项训练一、选择题(2分 × 30)1.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 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2. “ 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A.文明史观 B.阶级斗争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化史观3.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欧美一些史学家“ 将数学方法、 特别是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之中” ,形成了 “ 计量史学派 ” 这一学派A.采用的定量分析法不适合史学 B.杜绝了历史学家的主观随意性C.促使史学研究更趋于精密化 D.实现了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4.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C.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5.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下列主题适合目前的我 们以口述史方式进行研究的是A. “ 巴黎公社 ” 的诞生 B.“ 戊戌政变 ” 内幕C. “ 台儿庄战役 ” 详情 D.辛亥革命的情景6.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认为:“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 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 ⋯⋯ 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值和扩展 该观点体现了A.革命史观 B.现代化史观 C.唯物史观 D.整体史观7.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 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 和平与文明的未来都取决于世界各大文明的政治、精神和知识领袖之问的理解和合作⋯⋯ 在正在专注是成功的唯一法则!励志训练玩烂高考2 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以下最符合其本意的是A.文明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B.为避免战争,世界各大文明应趋向统一C.文明的冲突已取代政治的冲突D.各种文明的理解与合作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8.有人认为哥伦布的行为是“ 在世界各地对他们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能采取的野蛮和残酷的暴行,是世界史上任何时期、任何野蛮愚昧和残暴无耻的人种都无法比拟的” 。

      执这一史学观点的是A. 文明史观 B. 整体史观 C. 唯物主义史观 D. 民族史观9.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10.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但现行的历史教育,把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A.文明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11.某班同学在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C.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12.今年《百家讲坛》兴起明史热,有位学者把17 世纪 40 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 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

      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A.政权的更替 B.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C.国力对比的变化 D.文化途径的迥异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专注是成功的唯一法则!励志训练玩烂高考3 A.用全球史观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用文明史观客观评价了英国发动侵略的影响C.说明新史观推动了史学研究的新发展D.说明研究者的立场与视野影响史学研究的结果14.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作者所持的观点是:A.革命史观 B.全球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社会史观15.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 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16.北师大赵世瑜教授曾说:“ 传统历史注重的政治事件,大多转瞬即逝,改朝换代本身很快就完成了,新统治者还会尽力消除旧朝痕迹。

      但社会深层的东西,决不因改朝换代而发生根本的变化社会管理系统有个延续性,一些长时段的东西在整个社会中一直持续地起作用就地域而言,整部中国史是由不同的区域史构成的,区域性、长时段的研究努力有助于我们重构或者重新解释历史 赵教授的意思是A.政治史是研究历史的重点B.中国史由不同的区域史构成C.区域史的研究视角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历史D.社会深层的不变的东西是社会管理系统17. 20 世纪 30 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 问题,即追求近代化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因为()A.全面揭示近代中国历史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1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总结说:“ 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 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 作者在这里强调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专注是成功的唯一法则!励志训练玩烂高考4 19.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夷? 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鸦片战争)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 天朝上国 ” 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20.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 风气初开; 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2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那个时候的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 如果没有 ,中体 ? 作为前提, ,西用 ?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方法是A.阶级斗争分析法B.“ 三个有利于 ” 标准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2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 他在此处所强调的史学观点是( ) A 唯物史观 B 全球史观 C 文明史观 D 现代化史观23、15~17 世纪在欧洲被称为“ 扩张的时代 ” 用全球史观审视“ 扩张 ” 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 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 为西欧国家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条件C 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D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24/张鹏在 《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认为, “ 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 ⑴民主化、 ⑵法制化、 ⑶工业化、 ⑷均富化 ······”下面依据该观点对辛亥革命后社会特征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在民主化方面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 在法制化方面: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 在工业化方面:倡导优先发展重工业D 在均富化方面 :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25、有人认为 :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为一部帝王专制史;而近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从“ 过去 ” 到“ 现代 ” 的历史分界点是( )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专注是成功的唯一法则!励志训练玩烂高考5 26、有学者认为 : “工业革命后, 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不仿效它 中国近代能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 ①太平天国运动②洋务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27、“ 500 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 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 A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 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 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28、 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莱克说: “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的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 他所说的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 十分相似 ” 的“ 前提 ” 是指 ( ) A 近代工业的起步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 国内市场的形成 D 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29、刘海影在《2009 年:美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一文中指出:与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比,目前的危机拥有更加广阔的全球背景。

      导致1929 年经济危机不具有全球化背景的因素是( ) A 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 B 传统欧洲强国与美国形成对抗格局C 苏联未能融入世界市场 D 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分割世界30、晓宇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 马” 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词汇中有关“ 马” 的词汇少了很多, 但有关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