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宝丰县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11页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答卷须知: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2B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 B.铁 C.二氧化碳 D.氯化钠2.近年来,尤其是冬季,我国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A.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餐具 B.积极植树造林、种花种草C.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D.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B.铜绿加热时,固体由黑色变成绿色C.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4.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lgD.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5.以下错误的操作都可能引起玻璃仪器破裂,有4位同学分别进行了纠正,按照他们的方法纠正后玻璃仪器仍可能破裂的是A. B. C. D.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B.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C.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7.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B.Ⅰ、Ⅱ中的反应类型都是化合反应C.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D.Ⅰ、Ⅱ两类反应均会发光8.化学改变了世界,依靠化学人类才能更好地解决诸多问题下列问题中与化学科学无关的是A.能源危机 B.环境污染 C.计算机编程 D.疑难疾病救治9.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 B.水 C.空气 D.铁10.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葡萄酿酒 C.汽油挥发 D.胆矾研碎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氢氧化铜中加足量稀硫酸: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D.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12.用水壶烧水,水开时壶盖被顶开。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水受热时分子间间隔变大,所占体积变大C.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D.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粒子数目增多了13.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A.Fe B.CaC.Al D.Si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红磷用于测空气中氧气含量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15.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A.红磷 B.冰水混合 C.氯酸钾 D.食盐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图I是小红接合课本实验进行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II并探究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至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II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1)设计烧杯乙和试管E两个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针对课本实验的不足,对比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钙片的标签如下,且知此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CaCO3)含有钙元素执行标准:GH1413--00 规 格:每瓶50片,净重40克主要成分:碳酸钙 维生素D含 钙 量:每片含钙0.75克中外合资XXX公司出品(1)计算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2)碳酸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_____(最简整数比)(3)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标准_____(注意:三小题均要求写出解题过程)18.(8分)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出MgCl2、KCl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中KCl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测定:取混合物样品19g,向其中加入100g水,完全溶解后,滴加K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K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1)混合物样品中KC1的质量分数。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暴雨过后的河水浑浊不堪,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经过以下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一中,加入的A物质是絮凝剂,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2)图一中操作①②③对应图二中的装置分别是(填序号)________,其中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所用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单一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写名称);(3)图二中的装置(Ⅱ)从下端入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4)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点即可);要将浑浊的液体C变澄清还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经上述操作后,检验所得液体是硬水,生活中转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_2022-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答案解析】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B、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
故选B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C【答案解析】A、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等餐具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不符合题意;B、积极植树造林、种花种草可以绿化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故不符合题意;C、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符合题意;D、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不符合题意3、C【答案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雾,故A错误;B、铜绿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能看到绿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故B错误;C、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故C正确;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D错误4、D【答案解析】A、锂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l,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D、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锂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5、C【答案解析】A、加热固体时,为防止生成的液体倒流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此法正确;B、用烧杯加热时,为防止烧杯破裂,下面要垫石棉网,故此法正确;C、把金属颗粒放入试管时,应该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的滑到容器底部,而改用镊子仍会是试管破裂,故此法错误;D、为防止铁丝燃烧的熔融物炸裂试管,可在集气瓶中铺一层细沙或放少量水,故此法正确。
故选C6、A【答案解析】A、部分结冰的蒸馏水中只有水,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B 错误;C、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中有氦、氖、氩、氪、氙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7、A【答案解析】A、Ⅰ、Ⅱ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故正确;B、Ⅰ、Ⅱ中的反应有的是化合反应,有的不是化合反应,故错误;C、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放出热量,故错误;D、缓慢氧化不发光,故错误答案点睛】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C【答案解析】A、能源危机,涉及新能源的开发与合理使用;与化学学科有关;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环境污染,涉及“三废”污染,与化学学科有关;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计算机编程与化学学科无关;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疑难疾病救治涉及新药物的研制,与化学学科有关;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9、D【答案解析】A、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空气属于混合物,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其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分别是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D10、B【答案解析】A、石蜡熔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葡萄酿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11、A【答案解析】A. 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故A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产生大量的白雾,而不是白色烟雾,故B错误;C、氢氧化铜是蓝色固体,氢氧化铜中加足量稀硫酸实验现象是蓝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形成蓝色溶液,故C错误;D、将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的是无色酚酞溶液,故D错误,故选A12、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水沸腾时掀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所占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沸腾时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