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南唐诗人僧志南的绝句》.doc
10页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南唐诗人僧志南的绝句》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励志的句子”为您收集《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高菊涧 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译文及注释】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1、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 2、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 【赏析】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
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扩展阅读 王安石 北山 《北山》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释: 1、北山:即今南京东郊的钟山 2、堑:沟渠回塘:弯曲的池塘滟滟:形容春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 翻译: 北山把浓郁的绿色映照在水塘, 春水悄悄地上涨; 直的堑沟,曲折的池塘, 都泛起粼粼波光 我在郊野坐得很久,心情悠闲, 细细地数着飘落的花瓣; 回去时,慢慢地披寻芳草, 到家已是很晚 赏析: 王安石的绝句,最喜欢将自然界景物拟人化,让万物都赋有生机活力,带有感情色彩,这首作于晚年写钟山的诗前两句也是如此诗中的北山本是无情之物,但春天到来,万物萌生,山上一片浓绿,映现在满陂春水中也是一片绿色,似乎是山主动地把自己的绿色输送给水塘,又随着春水上涨,仿佛要把绿色满溢出来;水呢,也很多情,或直,或迂回弯曲,以种种秀姿,带着粼粼波光,迎接着山的绿色。
这联诗,把绿色写活,特别引人注目王安石擅长写绿,除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这类脍炙人口的句子外,又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也状出颜色的流动,与本诗创意仿佛 山有情,水有情,人亦有情诗人面对着这诱人的山水,留连忘返因为心情悠闲,坐了很久,以至于仔细地观察着花朵飘落,默数着一朵,二朵坐够了,回途饶有兴趣地寻觅着芳草,滞留了多时,回家已经很晚这两句,通过数花、寻草两个动作,很形象地反映了自己淡寂安闲的心理 诗前两句纯是景语,写得细腻工巧;后两句纯是情语,写得纡徐平缓写景时,注意了色彩的渲染,把静态写得仿佛飞动起来;写情时,通过客观叙述,刻画主观情绪,境界全出,把动态写得平静之至诗全首用对,在整齐中同时富于变化如三、四句,出句先写结果,后写原因,坐久了,心情很闲适,所以数起了落花;对句先写因后写果,因为寻芳草,所以回去晚了内容与艺术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诗便以其鲜明的特色为广大诗家所喜爱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这两句历来被评家关注宋吴开在《优古堂诗话》徐俯诗细数李花那可数,偶行芳草步因迟有窃取王安石诗的嫌疑 诗经 甫田·倬彼甫田 《诗经:甫田倬彼甫田》 倬彼甫田,岁取十千。
我取其陈,食我农人 自古有年 今适南亩,或耘或耔 黍稷薿薿,攸介攸止, 烝我髦士 以我齐明,与我牺羊, 以社以方 我田既臧,农夫之庆 琴瑟击鼓,以御田祖 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 以谷我士女 曾孙来止,以其妇子 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攘其左右,尝其旨否 禾易长亩,终善且有 曾孙不怒,农夫克敏 曾孙之稼,如茨如梁 曾孙之庾,如坻如京 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注释: 1、倬:广阔 2、十千:言其多 3、有年:丰收年 4、适:去,至 5、耘:锄草耔zǐ、:培土 6、黍稷:谷类作物薿薿:茂盛的样子 7、攸:乃,就介:长大 8、烝:进呈髦士:英俊人士 9、齐明:即粢盛,祭祀用的谷物 10、牺:祭祀用的纯毛牲口 11、以:用作l 24、庾:粮仓 25、坻:小丘京:冈峦 26、箱:车箱 27、介福:大福 译文: 那片田地多么宽广,每年能收千万担粮。
我拿出其中的陈谷,来把我的农夫供养 遇上古来少见的好年成,快去南亩走一趟 只见有的锄草有的培土,密麻麻的小米和高粱 等到长大成熟后,田官向我来献上 为我备好祭祀用的谷物,还有那毛色纯一的羔羊, 请土地和四方神灵来分享 我的庄稼既获丰收,就是农夫的喜庆和报偿 大家弹起琴瑟敲起鼓,迎来神农表述愿望, 祈求上苍普降甘霖,使我的作物丰茂茁壮, 让老爷小姐们温饱永昌 曾孙兴致勃勃地来到田间,带着妻子和儿女, 把饭菜亲自送到南亩旁 田官见了格外高兴,特意叫来左右农人, 一起把滋味细细品尝 壮实的禾谷覆盖着长陇,长得又好又多丰收在望 曾孙见了非常满意,不时将农夫的勤勉夸奖 曾孙的庄稼堆得高高,就像屋顶和桥梁 曾孙的粮仓装得满满,就像小丘和山冈 快快筑起谷囤千座,快快造好车马万辆 把收下的谷物全都装上,农夫们相互庆贺喜气洋洋 这是神灵回报曾孙的大福,祝愿他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赏析: 此之作,《毛诗序》说:刺幽王也君子伤今思古焉郑玄笺说:刺者刺其仓廪空虚,政烦赋重,农人失职。
宋人朱熹首先对此说表示异议,他认为此诗述公卿有田禄者,力于农事,以奉方社田祖之祭《诗集传》、现从诗的内容来看,朱熹的看法比较符合实际;但诗中自称曾孙,按周代君王对祖先和神灵的称呼习惯,则作者当是君王本人,或者至少是代君王而作因此,这应是周王祭祀方四方之神、社土地神、田祖农神、的祈年乐歌 乐歌共分四章第一章首述大田农事这是一片广袤肥沃的农田,每年都能收获上万担米粮靠着储存在仓内的谷物,养活了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农人,并取得了自古以来年复一年的好收成这天土地的拥有者兴致勃勃地来到南亩巡视,只见那里的农人有的在锄草,有的在为禾苗培土,田里的小米和高粱已密密麻麻地长满了他心里一高兴,眼前仿佛出现了庄稼成熟后由田官献上时的情景这一章铺述事实,在整首乐歌中为以下几章的展开祭祀作铺垫 第二章即写为了祈盼丰收,虔诚地举行了祭神仪式周王派人取来祭祀用的碗盆,恭恭敬敬地装上了精选的谷物,又让人供上肥美的牛羊,开始了对土地神和四方神的隆重祭祀农人们也因田里的庄稼长得异常的好,个个喜笑颜开地弹起了琴瑟,敲起了鼓,共同迎接农神的光临大家都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但求上天普降甘霖,使地里的庄稼能得到丰厚的收获,让男男女女丰衣足食。
从这章的描写中,可以想见远古时代的先民,对于土地是怀着怎样一种崇敬的心情;而那种古老的祭祀仪式,也反映出当时民风的粗犷和热烈 第三章进一步写主祭者,也就是周王在仪式之后的亲自督耕和他一起来到田间的,还有他的妻子儿女他们为辛勤劳作的农人带来了亲手做的饭菜正在地里察看的田官见了欣喜异常,连忙叫来身边的农人,一起来尝尝饭菜的滋味周王这时望着眼前丰收在望的景象,脸上也露出了舒心的微笑,不断称赞农人的辛劳勤勉与前章相比,这章的内容颇有生活气息;周王的馌田,亦为后来历代帝王劝农所效法,被称为德政 末章则专记丰收景象及对周王的美好祝愿到了收获的季节,地里的庄稼果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不但场院上的粮食堆积如屋,而且仓中的谷物也装得满满的,就像一座座小山冈于是农人们为赶造粮仓和车辆而奔走忙碌,大家都在为丰收而庆贺,心中感激神灵的赐福,祝愿周王万寿无疆这一章的特点是充满了丰收后的喜悦,让人不觉沉醉在一种满足和欢乐之中 以往的研究总认为《小雅》多刺幽、厉,而思文、武,这一般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这首《甫田》诗来说,则有些牵强读者从中读到的,分明是上古时代先民对于农业的重视,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对与农业相关的神灵的无限崇拜;而其中夹杂对农事和王者馌田的描写,正反映了农业古国的原始风貌。
因此这首乐歌的价值,与其说是在文学方面,倒不如说更多地体现在史学方面 北山独酌寄韦六 李白 北山独酌寄韦六 巢父将许由,未闻买山隐道存迹自高,何惮去人近 纷吾下兹岭,地闲喧亦泯门横群岫开,水凿众泉引 屏高而在云,窦深莫能准川光昼昏凝,林气夕凄紧 于焉摘朱果,兼得养玄牝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 倾壶事幽酌,顾影还独尽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 田上 崔道融 田上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及注释】 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人和牛都累得精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然还没有亮 雨足:雨十分大,充足 白:白茫茫 披蓑:披着草衣 俱:都 殊:竟然 【赏析】 这首诗写农民天还没有亮便冒雨耕田,力俱尽与殊未明相对照,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 田翁 杜荀鹤 田翁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 【译文及注释】 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体衰弱,没有一点力气; 但是就是这样还要挣扎着一儿孙一起下田干活。
官府征收的青苗税不能公平合理; 即使是丰收了他也要挨饿受饥 【赏析】 这首诗对封建社会赋税的繁重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神墓的伤感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