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docx
2页其他编辑而封君封臣之间要结成这种关系,还要通过种种仪式,其中有三个最为常用和明显:一、合掌礼,就是将手放入封君的手中,代表愿意依附封君,成为其封臣二、亲吻礼三、臣服礼愿意效忠的人要脱帽、下跪、解下武器,双手合掌放在封君的手掌之中,并说:主人,我是您的人了 然后,封臣把手放在《圣经 》上起誓,表示效忠与他的主人这种宣誓模仿教会的仪式,表示结成关系的神圣性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有了某种秩序,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 链条” 由于有效忠关系、经济联系,使这种关系十分紧密,虽然会造成权利的分散,但确实给地方上带来了安定,并通过配合庄园的生产制度,形成了一个很有序的社会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内容11 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为缔结这种关系有了教以前更为规范的一是即行臣服礼和宣誓效忠封臣对封君承担许多义务:一、为“效忠”二、为“帮助”三、为“劝告”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主要是“保护” 和维持“封臣” ,不得伤害后者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君封臣关系与重大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息相联系封君封臣制差异编辑封君封臣制基础不同先秦时期的分封制大多具备着两个基础,一是与王室有较近的血缘二是有较大的功绩。
这些具备了,就封给一个适当的爵位,然后指给一块地建国,有爵(指公侯伯子男五等,各国内部的等级爵位不算)者互不从属(当然战国的几个新兴诸侯是用政治军事的方法取得的实权)而欧洲的封建领主,往往是通过武力、联姻、继承等手段取得土地,然后再宣誓效忠某位更高级领主,获得爵位封君封臣制从属关系上差别较大先秦的分封制是层层隶属,从礼制上讲,诸侯效忠于天子,大夫效忠于诸侯,如此大夫也效忠与天子,即效忠于上级的上级直至天子,周天子对全国的土地拥有最高的所有权,而诸侯们只有使用权而欧洲各级封建主之间只效忠于其直接上级,隔级之间无单向度的效忠关系,这也正是欧洲很多君主无法调动国内的骑士的原因封君封臣制继承不同先秦的土地继承是严格按照宗法家族制的男系继承,女系及外戚无权继承,而且理论上讲诸侯的继承都要受到王室的节制,王室有权否认继承(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但诸侯的丧事和爵位继承都要通报王室)而欧洲虽然有着更加严格的长幼制度(即长子继承全部,幼子什么也得不到先秦宗法幼子降一级分封),但在继承权上相当松,女儿有继承权,外戚 也有继承权,这就造成了大诸侯跨国领有土地、同时从属于两个上级领主、继承纠纷国际化等情况的产生。
封君封臣制紧密程度不同先秦诸侯只能从属于天子,不服就要受到讨伐等级森严,一成不变而欧洲效忠关系十分松弛和自由,没有严格的宗法与分封制度等级也有可能随着国力的改变而改变封君封臣制贡赋制度不同先秦的贡赋制度其政治意义远胜于经济意义诸侯贡赋为各地方物,代表这方土地属于天子其贡献之物多为军事和祭祀物资,内容以林、猎、渔、矿为主,偶有谷类,也主要用于祭祀,如黍、椒(豆子)、麦、稻等《左传·僖公四年》记载管仲伐楚时借口“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即反映了这个问题天子及王室日常用度出自王室领地,公卿又各有专门的采地,如周、召、单等,这些并不依靠诸侯,因此从经济上来说诸侯与天子之间并无从属关系而欧洲各级封建领主之间的供赋更像是租税,经济意义十分明显内容以农牧产品为主封建领主的日常生活主要就是靠直接农民的地租和下级领主的供赋来维持的领主之间主要是经济从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