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涨冷缩-说课稿.doc
4页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热胀冷缩——教学说课稿缙云县实验小学 祝桂义一、内容解读——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内容解读1.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内容分析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要使学生了解物体的加热和冷却会引起形状或大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利弊能够比较分析一些常见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2.课题的目标根据新课标对教材内容的解读,我确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是:(1)知道液体、气体和固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经历物体热胀冷缩的过程2)初步学会观察和自己动手进行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3)培养探究物体热胀冷缩现象的兴趣,进而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二、背景描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背景分析热胀冷缩现象随处存在,学生已有初步的感性经验对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和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见得相对多一些,探究起来相对比较顺利些而对其它液体、气体以及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相对陌生,理解和探究起来会碰到一定的难度学生是在经历了对物体沉浮现象的探究活动后安排此项活动的,探究的欲望得到了张扬,能力相应地得到了增强,为物体热胀冷缩性质探究的开展打下了能力基础 三、主要活动设计分析1.课前引导学生观察和收集有关物体热胀冷缩的材料。
学生获取的信息和资料可以在班级里展示交流可以让有自己独特发现的学生进行介绍和评议调查和观察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一定要组织好、引导好 提示学生: 实验研究时,要充分发挥自己已经掌握、获取的各种有关热胀冷缩的性质2.从烧开水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从烧开水发现的现象导入水的热胀冷缩现象 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水的热胀冷缩现象在探究前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去实验在探究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把小药瓶放到冷热不同的容器里时塑料管里液面的升降,并想想、说说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 从实验探究中,逐步认识酒精等其它各种各样的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提示学生:谈谈自己烧开水时遇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引起了哪些思考 用小药瓶分组实验时,可以提示学生把小药瓶内的水染红,并且要塞紧带塑料管的瓶塞如图:图4-1水的热胀冷缩实验3.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呢?先引起学生思考和推测交流然后请学生设计证明空气有没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检验教师介绍实验仪器,指出我们研究的是被红墨水滴堵住的瓶及玻璃管内的那部分空气由空气的热胀冷缩,推广到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以请学生介绍一下有关气体热胀冷缩的资料,并引导学生交流、分析、评议。
——生活例举展示提示学生:用手捂住烧瓶,就是给瓶内的空气加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手捂住和放开烧瓶时红墨水左右移动的变化并思考引起这种左右移动变化的原因图4-2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4.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教师出示并介绍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实验的器材 让学生预测实验可能发生的现象 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推测金属加热后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由金属的热胀冷缩变化,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推测其它固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铁轨、屋顶——合作讨论研究提醒学生注意:教师在实验前,要让学生认识各种实验器材,以及各种器材的作用并且,让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推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图4-3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四、设计理念1. 教育资源挖掘:多媒体 自然环境家——学校——教师——社会 烧开水、屋顶 自制教具 2.学习方式的转变: 自主——合作——探究 液体(水) 气体 设计 合作讨论研究 固体 3.人本主义理论——激励——兴趣 语言 4.创新理念——设计——画——改——想——猜——编——推 5.发展性评价——生—师—肯定五、活动延伸1. 研究铁轨——路缝活动要求提示: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收集资料、咨询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去探究。
2.设计火山喷发的实验——玩具活动要求: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和操作实验,不管成功与否都没有关系活动提示:实验器材:可以用瓶口同样大小的两个玻璃瓶、一块长方形硬纸片、一个脸盆以及热水、冷水、红墨水若干实验步骤:可以是:在一个玻璃瓶中放入一些红墨水,然后装满热水,使热水变成红色;在另一个玻璃瓶中装满冷水;将装有红墨水的瓶子置于脸盆内;用硬纸片盖在盛满了冷水的瓶子的瓶口上,并用手紧紧按住,不要让水流出来然后,把它轻轻地倒扣到装有红色热水的瓶子的瓶口上注意使两只瓶子的瓶口对在一起,不要错开;用手轻轻地按住上面的冷水瓶,使其不致倾斜或摇晃,用右手快速抽出硬纸片实验现象:热水瓶里的红色热水会快速流到冷水瓶子中去,看上去象火山喷发一样实验原理:根据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受热后,体积会胀大,所以热水比冷水密度低,即相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快速抽去硬纸片后,热、冷水之间就会产生对流,冷冲入热水中,红色的热水就向上冒,这就形成了“火山喷发”六、练习设计理念1. 学生设计2. 编报——电子报七|焦点问题讨论1.教师角色:组织、引导、协作、促进、欣赏2.有热缩冷胀的现象吗?剖析: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有特殊的情况,如:水低到一定的温度,就会出现冷胀的现象。
水结冰,体积变大就是这个情况3.实验的器材、方式、过程和方法怎样选择效果好?剖析:实验的器材尽量要选学生熟悉的,实验的方式可以是演示、分组、比赛等各种方式相结合,只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验探究的效果即可实验探究还要加强课内外的结合,注意课外的延伸,强调与现实学习、生活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八、相关链接1. 教师自身优势的发挥2. 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美术、语文、多媒体九、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1. 人本主义理论——基调2. 多元智能理论——拓展空间3. 情境教育理论——优化了学习环境,如鱼得水4. 建构主义理论——注重知识能力的生成和发展——途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