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7讲-弹性.ppt
22页第3章 供求分析的应用,第一节 弹性,一、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是否敏感,记作η它等于需求量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例:假设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需求量减少20%,那么, 需求价格弹性=-20%÷10%=-2.,,,例:假设某种商品最初的价格为每单位100元,需求量为1000个,当价格提高到110元时,需求量减少到800个,求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答:价格的变化率=(110-100)÷100=10% 需求量的变化率=(800-1000)÷1000=-20% 需求价格弹性=-20%÷10%=-2,弹性的计算公式,,,,,需求价格弹性的更一般计算公式是:,η=,,ΔQ,ΔP,,P0,Q0,η=,,dQ,dP,,P0,Q0,,例: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 Q=100-P计算P=20元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答: 方法一:根据需求方程,如果价格从20元上升到21元,那么,需求量从80个减少到79个,即价格上升1/20导致需求量减少1/80所以, η=(-1/80) /(1/20)=-1/4=-0.25 方法二: η=(P0/Q0)(dQ/dP) =(20/80)(-1)=-0.25,弹性分类,如果∣η∣1,我们说需求富有弹性; 如果∣η∣1,我们说需求缺乏弹性; 如果︱η︱=1,我们说需求单位弹性; 如果︱η︱=0,我们说需求完全缺乏弹性; 如果︱η︱=+∞,我们说需求完全富有弹性。
几点说明,1.我们约定弹性的定义中不取绝对值,即需求价格弹性是负的 2.说到弹性一般指点弹性 3.一般来说,同一条需求线上不同点处的弹性可以不同0,Q,P,,,,DD,,ΔQ,ΔP,η=(P0/Q0) ΔQ/ΔP,(Q0, P0),,,出发点,陡峭程度,弹性系数大小取决于出发点的位置和曲线的陡峭程度 同等条件下,越陡峭的需求线越缺乏弹性 在一个极端,垂直的需求线完全缺乏弹性; 在另一个极端,水平的需求线完全富有弹性0,Q,P,DD,,︱η︱=1,,︱η︱1 且↑,,︱η︱1 且↓,需求线陡峭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初始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需求越富有弹性 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处弹性肯定不同往左上移动,价格越来越高,越来越富有弹往右下移动,越来越缺乏弹性η=(P0/Q0) ΔQ/ΔP,,,出发点,常数,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在一种商品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 是否生活必需品 寻找替代品的难易程度 时期长短三、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一种产品的总收益或销售收入TR等于价格P乘以数量Q,即 TR=P×Q 什么条件下总收益最大? 答案是:单位弹性时,总收益最大0,当需求缺乏弹性时,需求线较为陡峭,提高价格,总收益增加。
P,Q,,,A,,,,,,B,,,涨价的好处,,涨价的损失,,,,,0,Q,降价的损失,降价的好处,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需求线较为平坦,降低价格,总收益增加P,,,A,,,,,B,,,,,,,总之,当需求缺乏弹性时,提高价格,总收益增加;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降低价格,总收益增加也就是说,只要需求不是单位弹性,就有机会调整价格来增加总收益所以,需求单位弹性时,总收益最大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对上述结果作如下通俗解释:需求缺乏弹性意味着,面对大幅度涨价,消费者不逃跑或无处可逃,因此涨价必定使总收益增加;需求富有弹性意味,略微降价便可吸引大量消费者,因此降价必定使总收益增加所以,需求单位弹性时总收益最大谷贱伤农,假设某种谷物市场的初始均衡状态是A图中比较陡峭的需求线意味着需求缺乏弹性假设供给大幅度增加了,即供给线向右移动由于需求缺乏弹性,该谷物的价格将以较大幅度下降,从而产生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DD,SS,,,,A,0,Q,P,,,,,,,,四、其他弹性概念,对于任何两个变量,我们都可以定义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弹性,以衡量前者对后者的变化是否敏感 由于需求量依赖于收入,我们有需求收入弹性,以衡量需求量对收入变化是否敏感。
它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率除以收入的变化率由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依赖于其他商品的价格,我们有需求交互弹性,以衡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否敏感假设有X和Y两种商品,那么,对X的需求量对Y的价格的交互弹性等于对X的需求量的变化率除以Y的价格的变化率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卖者或生产者对价格变化是否敏感它等于供给量的变化率除以价格的变化率其他相同,供给线陡峭时供给缺乏弹性;供给线平坦时供给富有弹性总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需求量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反映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是否敏感 当︱η︱1时,需求富有弹性;当︱η︱1时,需求缺乏弹性 一般来说,同一条需求线上不同点出的弹性可以不同而且,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出的弹性肯定不同往左上移动,越来越富有弹性;往右下移动,越来越缺乏弹性;在中间的某个地方,单位弹性总结(续),弹性的决定因素有:占支出的比例、是否生活必需品、寻找替代品的难易程度和时期长短 卖者的总收益或买者的总支出等于价格乘以产量当需求缺乏弹性时,提高价格可以增加总收益;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降低价格可以增加总收益;当需求单位弹性时,总收益最大 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可用于解释增产不增收或谷贱伤农的现象。
当一种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时,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大幅度下降,从产量的增加反而会使总收益减少需求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收入变化是否敏感,等于需求量变化率除以收入变化率 需求交互弹性衡量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是否敏感,等于X的需求量的变化率除以Y的价格变化率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化是否敏感,等于供给量变化率除以价格变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