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高的兴衰史中,感悟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docx
13页从乐高的兴衰史中,感悟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在丹麦,不仅有著名的安徒生童话,还有人人皆知的乐高玩具乐高玩具至今已经走过80年的风风雨雨,从诞生、转型发展、快速成长、彷徨与没落,再到现在的崛起从乐高的80年的兴衰史中我们或许可以感悟出当下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咔吧一声响——乐高积木的诞生(1934-1958年)“LEGO”这个金字招牌来自丹麦语“LEg GOdt”,意为“play well”(玩的快乐)乐高积木的发明者是奥勒•基奥克(Ole Kirk Christiansen),1891年生于丹麦比隆附近的菲尔斯哥夫村他有一手精湛的木匠手艺,年轻时就热衷于制作各种木质小玩具,尽管他不懂经商,玩具经常滞销,但这并未使他放弃自己的爱好,后来他设计的拼插玩具“约约”终于风靡一时1934年,他为自己的积木玩具设计了“乐高”商标,至今已有80年的发展历史1940年4月9日,丹麦被德军占领,战争给乐高公司带来了发展的机会首先,政府禁止进口玩具,其次,政府禁止在玩具中使用金属和橡胶,无疑这是对木制玩具的一个极大推动从1940年到1942年,乐高公司的产量翻了一倍创业初期乐高都是以生产木制玩具为主,直到1947年奥勒决心用公司价值上一年12倍利润的资金豪赌式地投入在塑料玩具上,成为当时丹麦第一家拥有塑料注射成型机的玩具制造商。
1949年,第一块乐高塑料积木问世,两年后穴柱连接原理的塑料积木投放市场,但初期由于积木的设计原理与拼砌体验并不好,市场效果不理想,50年代初塑料积木最多也仅占公司销售额的5%-7%,当时的产业环境一度认为“塑料玩具永远不可能替代坚固耐用的木制玩具”而真正推动乐高积木形成现代雏形的是从1950年奥勒之子哥特弗雷德进入管理层开始,通过长达10年的反复研发与试错,1958年具有现代雏形的乐高积木在哥本哈根申请了专利随着“咔哒”一声响带来的综合体验快感和特殊材料及结构带来的拼砌稳定性,“拼接的力量”让乐高开始与其他玩具制造商不一样了,技术的突破让乐高具有了无限想象力据统计,如果你有六块八颗凸起的长方体LEGO积木,这六块积木可以砌出102,981,500多款组合这个数字还仅仅是限制于垂直、水平的基本组合方式、不考虑斜向等特殊组构法的结果尽管乐高积木是一个突破,但其诞生过程却漫长而曲折,哥特弗雷德在这个痛苦的研发过程中经受住了对毅力的考验,一点点缓慢的进步不像快速命中那样能给人极大的快感,但这种在商业中经常被忽视的力量才能创造真正的赢家,也让他充分认识到乐高的未来走向 得窥门径——乐高的转型发展(1958-1978年)1958年,奥勒去世,他的儿子哥特弗雷德接班。
他确立了乐高六大产品原则:1、限制大小但不限制想象力;2、让消费者买得起;3、简单、耐用、种类丰富;4、男女老少皆宜;5、玩具中的经典,无需更新;6、分配渠道畅通1960年LEGO清理大多数木制积木存货,新积木开始热卖,因此Lego开始将塑料积木作为其核心产品这个转型的动作非常重要,停止生产占公司产品种类90%的玩具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但这也让乐高形成了一项至今为止影响公司战略的原则——专注创新就是一项概率游戏,做得越多就越有机会获益,确定边界之后乐高所做的的就是在有限边界内无限创新1964年第一种乐高套装发布1966年LEGO的最成功的系列之一LEGO 火车系统发布,最初的火车套装包括4.5伏特马达和路轨1969年面向幼儿且与现有的LEGO兼容的DUPLO套装发布1974年从LEGO家族开始,LEGO图表logo发布1978年LEGO发布迷你小人,他们拥有能拿住物体的可移动的肢体和手,这是公司在积木以后第二项最重要的设计在这个20年当中乐高最大的成就是从生产单个玩具发展到创造整个游戏系统哥特弗雷德在与渠道交流中发现,玩具制造商不应该只开发短暂占据市场的一次性产品,而应该开发一种不同玩具之间互相关联的综合体系,这样一个体系才能够形成重复销售。
带着这种顶层设计的理念,乐高让所有积木都具有向前兼容性,所有创新都是在乐高系统性基础上的创新,让不同形状、不同套系、不同年代的产品都可以更好地组合在一起一个套装里的乐高建筑模型和来自不同套装的汽车、灯塔、交通信号、铁轨等都能无缝连接,每块乐高积木都可以和其他乐高积木相连接,这就意味着每套乐高积木都可以不断扩充,亦即乐高积木的消费是在不断延展的以乐高英雄工厂为例,如果买一罐,孩子们可以拼一个英雄的模型;如果买两罐,可以将两个组合在一起拼一个合体英雄;如果买多罐,更多,就可以拼成一个超级大模型他们把这套系统称之为“I leg(游戏系统)”这非常有杀伤力!也为乐高奠定了今天的雏形春风得意——乐高的快速成长(1979-1994年)1979年,哥特弗雷德的儿子凯尔(KjeldKirk Kristiansen)被任命为乐高的总裁,时年31岁,年轻低调的凯尔围绕乐高游戏系统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让乐高经历了一个长达15年的高速增长期这段时期乐高的经营思路以产品经营和渠道扩张为核心,乐高将产品线分为三个部分:德宝专门负责生产针对幼儿的大积木;乐高建筑玩具负责生产构成乐高系统核心内容的基本拼砌套装;第三部分负责生产乐高其他的拼砌材料,比如scala—一条针对女孩子的可组装珠宝系列产品生产线。
期间乐高的产品经营重心开始以套装为主,推出了一系列到现在为止依然具有影响力的核心套装并不断更新,包括乐高小镇系列、乐高城堡系列、乐高太空系列等,这其中乐高迷你人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乐高人仔的出现让乐高游戏系统不仅能够更大范围地扩展和兼容,更重要的是让乐高有机会打造出一个世界,由于人仔和主题的出现,乐高成功将叙事和角色扮演融合起来,使概念中的游戏系统最直观地以产品形式呈现出来,创造出一种令孩子身临其境的拼砌体验,孩子们的游戏体验感直线飙升,并直接引发了乐高的急速扩张乐高对体验感的把握让其无意间窥视到游戏产业的核心,这条原则伴随乐高经历低谷与高峰,并成为进入新世纪后乐高对抗互联网时代跨领域竞争对手的利器当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其销售额达到顶峰时,已开始分不清销售额的增长与成功的区别了,乐高已经开始变得自满、得意并且保守,同时面对技术与文化快速演变驱动下儿童生活中日新月异的变化,乐高也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帝国陷落——乐高的彷徨与衰落(1995-2004年)进入九十年代,电子玩具大行其道,传统玩具日渐式微,竞争对手们纷纷向低成本国家外包制造业务,提供更低廉的玩具,敏感的凯尔发现乐高在走下坡路,危机中公司聘请了丹麦的企业转型专家保罗·布拉格曼来重组乐高,没想到这次用人的失误直接导致乐高“失去的十年”,并一度濒临破产。
乐高过去由于重视创新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次却因为过度创新和创新管理不足导致了经营的困难布拉格曼和他的管理团队入主之后开始为乐高实施激进的发展战略,疯狂增加产品数目,1994-1998年,乐高生产的新玩具数量达到原来的3倍,平均每年引入5个新的产品主题,最致命的是多数新增的主题与乐高既有的产品线融合度不高这样就导致几个问题:第一,新的主题需要新的零件组块,对原有生产线利用度比较低,都需要新开模具以及引进新的昂贵生产线,直接导致生产成本急剧攀升,产品利润率大幅下降;第二,新产品主题创新程度过高,和既有各乐高主题产品在风格上、形式上、受众上差异过大,自成体系,结果就是新用户没抓住,老用户也由于对乐高文化丧失的失望而流失;第三,市场和渠道对新产品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接受了一种新产品之后对其他竞争产品的消费力会大打折扣,而乐高频繁推出的新品中很多是自己体系内的竞争外化,市场业绩自然会受影响盘点一下那些年乐高失败的产品就能看出些端倪:婴儿玩具PRIMO、塑料玩具ZNAP、针对于女孩的类似于芭比娃娃的SCALA系列、网络大师机器人套装、防卫者系列、试图取代传统乐高人仔的杰克斯通系列、一块乐高积木都没有通过针和孔而不是凸起和小孔拼接的古怪概念“乐高存在”、和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合作的乐高电影工作室系列等……不仅这样,新的研发团队还把乐高已有多年经营得不错的得宝品牌砍掉,试图通过“乐高探索”系列取而代之,但最终这个系列把乐高的基因全部丢掉,市场反馈极差。
除此之外,乐高在周边产业也大肆扩张,但可以说基本上都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边界,丧失了多年来坚守的诸多原则1995年,乐高启动了一个需要巨额资金的乐高3D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希望能让乐高任意一个小组快速地创建实体玩具的数码版本,包括3D乐高动画片、电影、拼砌指令、电视广告等周边产品,虽然这个项目在工程领域和哲学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最后由于多方面原因依旧失败了;90年代末期乐高构思了一个从生产教育产品转向提供教育服务的战略,并从2001年开始与韩国一家教育公司合作,在三年内在韩国打造了140个乐高教育中心,此项目也运行得非常一般;1998年乐高收购了智威娱乐,计划开发儿童平板电脑,结果这个产品干脆未能面世;1999年,为了使新创造的galidor系列获得不一样的影响,乐高聘请了好莱坞团队制作了一部同名电视剧,并期冀通过电视节目、视频游戏和DVD提供与产品进行互动的新途径并打造新的收益来源,没多久这个品牌就连带衍生品一同退出了市场;布拉格曼还试图照搬迪斯尼模式,几年内在全球范围快速建立的几个大型乐高主题公园占用了乐高大量资金(每个主题公园的投资都在3亿美元以上)且资产回收周期极长,成为乐高历史上最大的包袱;乐高还试图在全球范围开设300个乐高品牌商店,而假设前提仅仅是过去公司在美国开设的2家“乐高想象力中心”带来的影响力很好,却从未思考过这样的决策对于一直以来依赖于渠道经销商的公司意味着什么,会给大渠道商什么感觉。
以上这些项目的失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都脱离不了乐高处于战略迷茫期的背景,他们为了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设计了许多新兴产品,但是这些产品显然与乐高的创意设计与核心理念背道而驰,导致一次次的失败当然,这个时期乐高也并非一事无成,星球大战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社区lugnet、个性化小批量的长尾产品“乐高工厂”、在一些失败尝试上继续前行的乐高教育等都给乐高带来一些亮点,不过最终还是靠代理“星球大战”等电影产品才起死回生,后来给乐高带来十年稳定现金流的生化战士系列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发出来的,但总的看来这些畅销的产品都没有能挽回乐高一泻千里的颓势继1998年乐高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亏损,2004年的乐高已行走在破产边缘在乐高集团偏离最初的核心价值已近半个世纪后,这家玩具制造企业发觉自己应该扭转之前的转型了大家的世界——乐高的涅槃与崛起(2004年至今)2004年10月,凯尔向乐高补充了1亿美元的个人资金后,从担任长达25年的CEO一职卸任,向管理层力荐克努德斯托普(Jorgen Vig Knudstorp)接替他担任CEO,没想到这位前麦肯锡的年轻咨询顾问力挽狂澜带乐高一路狂奔走上崛起之路虽然克努德斯托普并不是出生于克里斯蒂安森家族,但管理风格和经营理念却承袭了出创始人的经营之道,他一上台即提出回归公司的核心理念——创造力(Creativity)、乐趣(Fun)和品质(Quality),专注公司优势业务——拼搭玩具制造,坚定执行公司的“环球瘦身计划”(World Wide Fitness Programme),并打出了削减成本、更新观念、专注核心、返璞归真的组合拳,控制业务的复杂性,明确核心业务,开发更大的受众群。
削减成本克努德斯托普颇为推崇对创新过程的控制,以降低业务的复杂性在供应链方面,他废除了布拉格曼时期增添的许多独特的积木零件,将乐高积木的基本单位种类从1.29万个减少到7000个,以此鼓励设计师更好地发挥其创造力,最终决定将积木归回内部生产,以确保控制品质。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