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提名人员基本情况.doc
64页1第七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提名人员基本情况第七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提名人员基本情况(按姓氏笔画排序)序号序号姓姓 名名王 丹性性 别别男出生年月出生年月1962.10参加工作参加工作 时间时间1983 年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技术职称研究员从事专业从事专业工程测量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获奖主要获奖 项目项目1、 “北京市东城区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获 2006 年度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质奖2、 “香港宝莲寺天坛大佛建造中的控制测绘工程”获 1991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质奖3、 “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基础文物信息采集”获 2002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银质奖主持的主主持的主 要项目要项目1、北京市东城区地理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2003-2005 年),总负责人2、香港宝莲寺天坛大佛建造中的控制测绘工程(1984-1990 年),多个工序的负责人3、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基础文物信息采集项目(2001 年),项目审核人4、广州市大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及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996 年),项目技术负责人5、淄博市城市空间基础信息获取与规划咨询系统建立(1994-1995 年),多个工序的负责人6、北京市电子政务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建设咨询监理项目(2001-2010 年),项目总负责人7、新疆库车克孜儿尕哈烽燧综合监测(2010- 2011 年),项目技术审定人1主要的论主要的论 文和著作文和著作 等等一、作为独立或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主要论文1、信息化测绘时代工程测量发展思考, 《工程勘察》,06/20092、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实现中的空间数据建设, 《地理信息世界》,04/20083、从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应用看信息化测绘的服务特征, 《测绘通报》,05/20084、建筑变形测量技术与实践的发展, 《工程勘察》,01/20085、地理信息产业市场规范化政策研究, 《测绘科学》,01/20086、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和工程中应用进展, 《工程勘察》,04/20047、工程测量的发展与需求, 《测绘通报》,04/20038、我国建设领域地理空间信息标准化进展, 《地理信息世界》,05/20039、城市空间数据生产的技术框架探讨, 《测绘科学》,04/200110、我国城市空间数据与 GIS 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工程勘察》,01/200111、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与数字化工程, 《城市发展研究》,04/2000212、数字城市与城市地理信息产业化——机遇与挑战, 《遥感信息》,02/200013、我国城市空间基础数据的现状与发展, 《城市规划》,06/200014、解析与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集成应用初探, 《遥感信息》,02/200015、城市空间基础数据生产的实践与认识, 《工程勘察》,01/200016、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现状与前景, 《工程勘察》,01/199917、应用摄影测量为城市 GIS 生产空间基础数据, 《城市规划》,01/199818、关于航空摄影测量制图的精度问题, 《工程勘察》,06/199519、城市正射影像地图的质量及其控制, 《测绘通报》,05/199420、摄影测量数字制图的几个问题讨论, 《工程勘察》,04/199421、数字地图的特征与质量, 《工程勘察》,03/199322、数字地图的更新策略与技术, 《工程勘察》,01/199323、稳健空间坐标变换原理在工业测量中的应用, 《工程勘察》,03/199224、在解析测图仪 Planicomp P2 上作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工程勘察》,06/199025、模糊数学在工程控制网最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工程勘察》,05/1985二、作为独立或第一作者在重要会议、报告或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1、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应用的几个问题,第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演讲,20092、我国数字城市建设成就与发展建议,国家测绘局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演讲,2009 3、2008 中国城市信息化进展,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8),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4、2007 中国城市信息化进展,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5、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第 65 次主题活动成果总结)(会上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6、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初步研究, 《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 2002 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7、数字城市空间数据获取与应用服务的几个问题, 《数字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建设部首届国际数字城市大会论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三、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编写的著作1、 《城市数字化工程(中)》(技术与应用系统)(本册主编),中国城市出版社,2006 年 6月2、 《数字城市导论》(副主编之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年 9 月四、主编和参编标准规范 1、主编国家行业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103-200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元数据标准》(CJJ/T144-2010)《城市遥感信息应用技术规范》(CJJ/T151-2010)2、副主编国家标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23705-2009)33、参编国家标准 4 部《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GB/T18317-2009)《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21139-2007)《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 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4、参编国家行业标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测绘局)《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用标准》(JG/T181-2005)《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CJ/T213-2005)《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CJ/T215-2005)《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CH/Z9001-2007)《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CH/Z9002-2007)序号序号姓姓 名名王长进性性 别别男出生年月出生年月1964.034参加工作参加工作 时间时间1986.07专业技术职称专业技术职称正高工从事专业从事专业工测及航测工作单位工作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获奖主要获奖 项目项目“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获 2008 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质奖主持的主主持的主 要项目要项目1、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技术总负责人2、京沪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总负责人3、沪汉蓉通道合武铁路湖北段轨道控制网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测绘专业的技术总负责人4、泛亚铁路柬埔寨泛亚缺失段(巴登至斯诺尔)工程初测5、天津地铁 1 号线工程测量,测绘技术总负责人6、石太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控制测量7、京九铁路线路复测工程,主持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2主要的论主要的论 文和著作文和著作 等等1、学术著作《机载激光雷达铁路勘察技术》2010.062、 《高速铁路精测网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铁道学报 CN11-3567/U,2007.12(增刊),独著3、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立精测网的必要性分析》,铁道标准设计 CN11-2987/U,2006.9(增刊),排名 1,合著人:刘成4、 《DMC 影像在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中的应用》,地矿测绘 CN53_1124/TD,2005.6 第 2期,排名 1,合著人:赵海5、 《基于数码相机的地面摄影测量在工点测绘中的应用》,铁道勘察 CN11-5182/U,2005.2 第 1 期,独著6、 《卫星影像地图的制作及其在铁路选线中的应用》,铁道勘察 CN11-5182/U,2004.4第 2 期,排名 1,合著人:高文锋7、 《用 GPS 及地球重力场模型检测京沪线水准点下沉》,铁路航测 ISSN1003-1758,1999-6 第 2 期,独著8、 《铁路勘测中使用机载激光雷达测绘横断面相关问题的探讨》,铁道勘察 CN11-5182/U,2010 年 4 月,第 2 期,排名第 2,合著人:高文锋9、 《支持协同设计的铁路勘测设计基础数据库研究》,铁道勘察 CN11-5182/U,2004.2第一期,排名第 2,合著人:周艳10、 《Helava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与解析测图的联合作业》,铁路航测 ISSN1003-1758,1999-12 第 4 期,排名第 2,合著人:韩祖杰11、 《一种先进的交互式数据采集系统》,四川测绘,1992-2,独著序号序号姓姓 名名王亚勇性性 别别男出生年月出生年月1943.095参加工作参加工作 时间时间1967专业技术专业技术 职称职称研究员从事专业从事专业工程抗震工作工作 单位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获奖主要获奖 项目项目1992 年“澜沧一耿马强震记录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主主持的主 要项目要项目1、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 老馆改造(50,000 平米),结构子项专业负责人,2007-2010 年2、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及库房设计(8,000 平米),项目总负责人,2003 年3、京西宾馆西楼改建抗震加固工程消能减震技术设计(54,000 平米),项目总负责人,2001 年4、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抗震加固及外装修工程设计(65,000 平米),项目总负责人,2000 年5、北京饭店(西楼)改扩建耗能减震技术设计(20,000 平米),设计审定人,1998 年6、北京火车站抗震加固大修改造工程设计(46,000 平米),设计审定人,1998 年7、北京国际金融中心(现名“北京洲际酒店”)设计(90,000 平米),项目总负责人,1998年8、厦门人民检察院刑侦综合大楼整体平移工程(设计和施工),项目总负责人,2006 年9、此外,还主持了全国农业展览馆、解放军总政治部办公大楼、国家图书馆、中国美术馆等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北京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十多所高等学校教学和宿舍楼的结构加固改造设计项目。
3主要的论主要的论 文和著作文和著作 等等一、专著1、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年, (第 1 作者)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疑问解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 (第 1 作者)3、 “澜沧-耿马地震校正加速度记录和反应谱”,地震出版社,1989 年, (第 1 作者)4、 “FORTRAN 77 程序设计语言”,中国冶金工业出版社,1985 年, (独著)二、编著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算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年2、 “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年3、 “建筑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与工程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4、 “现代地震工程进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5、 “Japan-U.S.-China International Joint Study on the Mitigation of Earthquake Hazards, Part 3”, ASCE 论文集,1999 年6、Post-Earthquake Rehabili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Elsevier Science Ltd.(英),1996 年三、译著1. 抗震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年(获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