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考点强化(知识点填空).pdf
47页考点强化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L V.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有物体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声 音 的 传 播 声 音 的 传 播 需 要(固、液、气),中不能传声3、在5:的环境温度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一般 气4、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时将返回形成回声,一般情况下,在空气中人距离障碍物的距离大于_ _ _ _ _时,人耳才能听到回声二.乐音的特性L V.2乐音的特性、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o2、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 _ _ _ _ _ _ _有关、振动越快、频率越-3、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有关三.噪声及其控制L V.1噪声及其控制1、噪声的产生:噪声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声音2、噪声的防治:在 减弱、在声音传播 减弱、在 处减弱人耳三.不可听声L V.1人耳不可听声1、超声波:频率在 以上的声音,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在军事、医学、工业等方面均有应用,可用于测距、清洗、碎石等2、次声波:频率在 以下的声音,它的来源广,传播广,能够绕开障碍物传的很远可用于预测自然性灾害,也应用在军事上。
物态变化考点强化一、温度及温度的测量L V.2温度及温度的测量L温度:是指物体的 程度测量的工具是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原理制成的2.摄氏温度:单位是 o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 物 温 度 规 定 为,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在度和顺度之间分成侬等份,每一等份为3 .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4.体温计:测 量 范 围 是 至 _ _ _ _ _,每一小格是一5.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 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成,(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 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相平二、物质的三态六变化LV.3物态变化的现象1.、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2.熔化:物 质 从 变成 的过程叫熔化,要 o3.凝固: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凝固,要 o4.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 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5.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 熔点6.熔化和凝固曲线图:510157.上图中 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 一 段处于固态,在 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段处于液态;而 是晶体凝固曲线图,段于液态,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处于固态。
8.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和_ _ _ _ _ _都要_ _ _ _ _ _ _o9.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 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 0.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_ _ _ _ _ _ _ _o1 1 .影 响 液 体 蒸 发 快 慢 的 因 素:;;(3).1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和 o (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 3.升华和凝华: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 直接变成 叫凝华,要放热一.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L V.2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光源光源分类:光源;光源2.白光的组成:红,橙,,绿,蓝,靛,o3.色 光 的 三 原 色:红,,蓝颜 料 的 三 原 色:红,,蓝4.透明的物体由它 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的物体由它的色光决定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6.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 的速度,空气中的光速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四分之三。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光速的三分之二介质的密度越大,光速越二.人眼看不见的光LV.1人眼看不见的光1.看不见的光:,o2.红外线特点:强、穿透能力强、可以用来红外线的常见应用:红外线夜视仪,遥控器,全自动感应水龙头3.紫外线特点:作用强,使照片感光;生理作用强,能杀菌;,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紫外线的常见应用:验钞机紫外线杀菌三.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L V.2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中或 中是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 O2.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射击、激光准直等4.在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中,光路是 的5.小孔成像的特点:在光屏上形成 的 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 o一.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L V.3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 .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如果入射光线沿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那么反射光线一定会沿 入射光线射出3.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结论: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 _ _ _ _ _ _ _ _ _ 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反射角 入射角。
4.注意事项(1)硬纸板应当 于镜面放置,否则硬纸板上最多只会出现一条光线2)描 述 结论时应将“反射”放 在“入 射”之_ _ _ _ _ _o(3)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时要注意_ _ _ _ _ _ _ _ _ 试验4)可折叠硬纸板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四、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L V.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1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结论:(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的大小相等;(2)平面镜成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垂 直 于 平 面 镜(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2.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平面镜能成像:梳妆打扮的镜子(2)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军事上的潜望镜3)扩大视野:家庭装修中利用镜子扩大空间视觉3.平面镜成像的危害:现代生活中平面镜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平面镜也会给生活带来麻烦,造 成“光污染”一.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定律L V.3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定律1.光的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 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 _ _ _ _ _ _ _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的实验结论:(1)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是光从一种介质_ _ _ _ _ _入另一种介质中,而光垂直射到两种介质表面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2)发生折射时,在界面上也同时发生光的 现象3)发生折射时,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所以传播速度_ _ _ _ _ _ _ 相同4)折射时光路是 的3.光的折射的现象:光通过平板玻璃的情况、三棱镜的情况、从水下看岸上的树木、从岸上看水里的鱼、海市蜃楼、星星眨眼、太阳初升、筷子弯折二.透镜的分类及其光路图L V.3透镜的分类及其光路图1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2 .凸透镜成像的作图:(1)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通过_ _ _ _ _ _;(2)通过焦点的光线,经 过 凸 透 镜 折 射 后 平 行 于;(3)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_ _ _ _ _ _ _ _o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L V.4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 .凸透镜成像的三个重要物理量:焦距、物距、像距1)透 镜 的 焦 点 到 光 心 的 距 离 叫,用,表示;(2)物 体 到 透 镜 光 心 的 距 离 叫,用u 表示;(3)像 到 透 镜 光 心 的 距 离 叫,用v 表示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物的位置像的位置像的性质应用2 fw f异侧照相机眼睛u=2f_ _ _ _ _、倒立、实像测焦距v2f放大、倒立、实像u=f强光聚焦手电筒ufVX/同侧放大、正立、虚像3 .探究结论: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总结以下三点:(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成.的分界点;(2)不论实像、虚像,物体离焦点越近所成的像越大,像离透镜也;(3)实像总是_ _ _ _ _ _ 的,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是正立的,_ _ _ _ _ _ _ _ _ _ 呈现在光屏上。
专题五物体的运动一、长度与时间的测量L V.21.长度的测量:(1)工具:_ _ _ _ _ _ _ _ _ _(2)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和 是否磨损二放,尺要与 被 测 长 度 重 合 或,且刻度线 被测物体放置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 _ _ _ _ _,并 到分度值下一位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 和 o误差一一_ _ _ _ _ _ _ _ 值与_ _ _ _ _ _ _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2.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选用更精密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 o3.时间的测量工具机械秒表、电子表、时钟等4.时间的国际单位及换算关系:单位:秒()换算关系:二、机械运动LV.2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得快,则速度越_ _ _ _ _ _;运动得慢,则速度越小.2.速 度 的 大 小 等 于 物 体 在 单 位 时 间 内 通 过 的.3.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5表示路程表示时间,则速度的公式是_ _ _ _ _ _ _ _ _ _4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读作米每秒.5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_ _ _ _ _ _ _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 的变速直线运动:(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3)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复杂,在粗略描述其运动情况时,仍可使用示速度“”,但这个速度是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对运动1、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_ _ _ _ _ _ _ _,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3、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_ _ _ _ _ _ _ _,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4、由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对于同一物体,有时我们说它是运动的,有时我们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 o因此,确定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5、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专题六物质的物理属性一、物质的物理属性LV.3测量物体的质量与密度1.质量是物体所包含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 表示2.质 量 是 物 体 本 身 的 一 种,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3.天平使用原则:放在水平台上,游码;调节螺母,使横梁平衡;左 右,先 后_。
4.密度公式 只是密度的定义式、测量式,而不是密度的 式,物质的密度是它自身的性质,跟它 的 和 没有比例关系5.量筒和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O物质的基本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透明性,磁性,弹性,范性,状态,颜色等二、从粒子到宇宙静电现象1.摩擦过的物体能 轻小物体的,则说明该物体带了o这种现象叫 现象2.自然界只有 电荷,同 种 电 荷 相 互,异种电荷相互 o3.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将电子由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分子的热运动1.物质是由大量_ _ _ _ _ _ 组成的,分子间有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一直处在 的运动中,且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 关(看不见的)3.分 子 间 不 仅 存 在,而且存在 o且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分子间距离大时表现为(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距离近时表现为(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分子间距离非常大,分子间 的 作 用 力 可 以4 .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两种物质彼此 的现象专题七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