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地层情况.docx
6页广西地层具有某种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石体一般指成层岩石和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 由沉积岩及火山岩变质而成的变质岩上下地层之间可以为明显的地层或沉积间断面所分开,也可 以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特征的变化所导致的十分明显的界线所 分开广西地层发育齐全,自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分布,以古生界最为发育,其中的泥盆系分布最 广计有 12 个系和 2 个相当于系的群地层出露面积 21 万余平方千米,约占广西陆地面积的 90% 广西地层按沉积特征可分三大发展阶段:前泥盆纪为地槽型沉积,泥盆纪—中三叠世为准地台型沉 积,晚三叠世一新生代为陆缘活动带盆地型沉积广西地层赋存矿产丰富,主要有锰、铝、铁、煤、 锡、金、铅、锌、锑、重晶石、膨润土、钛铁砂、高岭土等,最主要的含矿层位是泥盆系、石炭系、 二叠系和三叠系四堡群(Pts) 1973年广西区域地质测量队根据《中南地区区域地层表》(1972)修篇会议,2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四堡村创名指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伏于丹洲群之下的一套变质砂 泥质岩夹中-基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及层状或似层状基性超基性岩分布于桂北九万大山至元宝山 一带,自下而上分为九小组、文通组、鱼西组,主要由灰、灰绿色变质细砂岩、变质粉砂岩及变质 泥质粉砂岩组成,其中夹有中、基性熔岩、科马提岩、火山碎屑岩及层状或似层状基性超基性岩。
厚度大于5700m形成于2219~1000Ma (百万年),相当于早-中元古代赋存矿产有锡、铅、锌、 铜、镍等矿丹洲群(PtD) 1941年,赵金科、吴燕生等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乡创名原意指桂北地区长3安砂岩之下的一套云母片岩及千枚岩地层,称为丹洲片岩及千枚岩,曾引用湖南省板溪群名称,1 985年广西地矿局厘定为现名,指整合于长安组之下,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于四堡群之上的一 套浅变质岩系分布于桂北九万大山至越城岭地区,以及贺州市鹰扬关一带,自下而上划分为白竹 组、合桐组、鹰扬关组、拱洞组,各组之间为整合接触由变质砂泥岩及少量碳酸盐岩组成厚度 2193~5657m形成于1000~800Ma(百万年),时代为晚元古代青白口纪赋存矿产有滑石和磷矿、 锰矿等震旦系(Z)分布于桂北和桂东地区桂北地区自下而上划分为长安组、富禄组、黎家坡组、陡 山沱组、老堡组,由一套轻变质的含砾砂泥岩、砂岩、泥岩等组成,上部夹有碳质页岩、白云岩凸 镜体,厚360~4859m;桂东地区仅有培地组,从岩性组合看与桂北大致相当,其下、中部为灰绿、 灰黑色厚层不等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中部夹铁矿层及低磷层,上部为厚层砂岩、粉砂岩、不等粒砂岩夹多层硅质岩、页岩,厚1301-1373m。
形成于837~615Ma (百万年),时代为晚元古代赋 存矿产有铁矿、磷矿、锰矿等寒武系(W)主要分布于桂北和桂东地区,在桂西及桂西南地区亦有小面积出露根据岩性变 化特征及古生物群组合,分桂北、桂东、靖西和桂西四个沉积区:桂北区划分为清溪组、边溪组, 桂东区划分为小内冲组、黄洞口组,靖西区仅为三都组,桂西区划分为龙哈组、唐家坝组、博菜田 组其中桂北区以砂岩、页岩为主,夹碳质页岩及少量灰岩、硅质岩,产海绵骨针化石;桂东区为 一套砂岩、不等粒砂岩、粉砂岩与页岩砂质页岩互层,夹少量碳质页岩,产海绵骨针,局部含三叶 虫及腕足类化石;靖西区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桂西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夹有少量泥岩,产三 叶虫化石厚983-6877m形成于615~500Ma (百万年),时代为早古生代桂北、桂东所见与下 伏震旦系呈整合接触赋存矿产有磷矿、铀矿、金矿、钒矿及石煤、重晶石矿等奥陶系(0)分布于桂东北、桂东南及大明山地区根据岩性特征,划分为六陈组、白洞组、黄 隘组、升平组、石圭组、东冲组、田岭口组和兰瓮组等8个岩性组桂东北区为一套富含笔石的砂、 页岩互层,底部为灰岩,中部夹碳质页岩及少量灰岩,与下伏寒武系呈整合接触,局部地区底部为 火山质砾岩与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上被泥盆系莲花山组不整合覆盖,厚1146~2879m ;桂东 南及大明山区沉积物相对较粗,为砂岩与页岩互层,局部地区底部夹砾岩、火山碎屑岩,下部除含 笔石外,兼含少量介壳类,中上部则全为介壳相,与上覆、下伏地层均为整合接触。
在云开地区地 层普遍变质厚1485-3625形成于500~440Ma(百万年),时代为早古生代赋存矿产少,主要 有含铁层风化形成的磁铁矿志留系(S)分布于桂东南地区根据岩性特征,划分为大岗顶组、古墓组、连滩组、合浦组、 防城组等5个岩性组为一套富含笔石碎屑岩,底部为一套沉积砾岩,往上为砂岩、页岩、砂质页 岩互层,并夹有石英砂岩、碳质页岩及砂砾岩与下伏奥陶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在防城、钦州一 带与上覆泥盆系为整合接触,岑溪马路、糯垌地区则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厚1457-8335m形成于4 40~405Ma (百万年),时代为早古生代赋存矿产有铁矿、磷矿等桂东南地区是华南唯一有海相志留纪与泥盆纪地层连续沉积的地区,也是研究我国中、上志留 统及志留纪与泥盆纪界线重要地区之一,对建立中、晚志留世及早泥盆世笔石带和研究广西运动均 属理想的地区泥盆系(D)广西泥盆系分布广泛,地层发育良好,为海相沉积的碳酸盐岩、碎屑岩、泥质岩及 硅质岩,以碳酸盐岩为主,分上、中、下统,共有32个岩石地层单位化石分两大类,一类以珊 瑚、层孔虫、苔藓虫、棘皮动物、腕足类、介形类、瓣鳃类为主,兼有三叶虫、牙形类、竹节石等 和植物组成的底栖生物群落,另一类是笔石、菊石、薄壳腕竹节石、介形类、薄壳腕足类、牙形类、 三叶虫和鱼类等游移生物群落。
与下伏地层的关系除钦州、玉林一带与志留系呈整合接触外,其余 页脚内容精心整理 地区普遍为不整合接触桂东北、桂北局部缺失早—中泥盆系部分地层,中、上泥盆统直接超覆在 下古生界及元古界不同层位之上厚595-6778m形成于410~354Ma (百万年),时代为晚古生代 赋存矿产有锰、铁、钒、磷、铅、锌、钨、锡、锑、汞、金、银、铀、黄铁矿及石灰岩、白云岩、 石英砂岩、重晶石、硅灰石、大理石、水晶等矿产,是广西最重要的含矿层位石炭系(C)广西石炭系分布广泛,地层发育良好,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分上、中、下统,共 有14个岩石地层单位其中下石炭统在桂北、桂东北一带为海陆交互相滨岸碎屑岩,局部夹硅质 岩及海底基性火山岩化石有珊瑚、腕足类、腹足类、蜒类、菊石、层孔虫、苔藓虫、海百合、三 叶虫、瓣鳃类、牙形类和植物等与下伏泥盆系一般呈整合接触,仅东兰县金谷、龙州县武德、扶 绥县大陵等地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85-6675m形成于354~295Ma (百万年),时代为晚古生代 赋存有煤、油页岩、锰、黄铁矿、磷、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等矿产,是广西重要含矿地层之一二叠系(P)广西二叠系主要分布于桂中、桂西、桂北,桂东北和桂东南亦有零星出露。
地层发 育完整,为海相、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泥质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及海底基性火山岩分上下统, 共有9个岩石地层单位化石主要有蜒类、菊石、腹足类和植物等与下伏石炭系一般呈整合接触, 局部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上下统之间大都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少数为整合接触桂南钦州一带,上 二叠统以角度不整合伏于下二叠统乃至志留系不同层位之上厚385-7164m形成于295~250Ma(百 万年),时代为晚古生代赋存有铝、煤、锰、铁、黄铁矿等矿产,是广西重要含矿地层之一下一中三叠统(T-T )广西下一中三叠统主要分布于桂西、桂西南,下统为浅海相碳酸盐岩、1 2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中统为海陆相陆缘碎屑浊积岩、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共有9个岩石地层 单位化石主要有菊石、双壳类、牙形石、腹足类和介形类等化石与下伏二叠系呈整合接触厚 376-5400m形成于250~227Ma (百万年),时代为中生代赋存有金、锑、锰等矿产,是广西重 要含矿地层之一上三叠统(T )广西上三叠统主要分布于十万大山地区,分为平垌组和扶隆坳组,其中平垌组3在桂林一阳朔一带零星出露为海陆交互相一陆相沉积,为一套砾岩、砂岩与泥岩交替互层含双 壳类和植物等化石。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725-7052m形成于227~206Ma (百万年),时 代为中生代赋存有金、锰等矿产侏罗系J)广西侏罗系分布于恭城一平南一东兴一线以东及十万大山一带,分下、中、上统, 共有9个岩石地层单位十万大山和钦州盆地地层发育较齐全,桂东带仅有下、中统出露为一套 内陆断陷盆地山麓相、滨湖相、深湖相、三角洲相的碎屑岩和泥质岩沉积,局部含煤化石主要有 双壳类、叶支介、介形类和植物等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厚达6000m形成于206~1 37Ma (百万年),时代为中生代赋存有煤、锰等矿产白垩系(K)广西白垩系主要分布于宁明、扶绥、邕宁、藤县、桂平、苍梧、岑溪、容县、博白、 合浦等地的盆地,局部分布于桂中来宾、宜山及桂东北永福、桂林、全州等小盆地上下两统发育 齐全,为山麓相至河流湖泊相沉积碎屑岩,自下往上划分为新隆组、大坡组、双鱼咀组、西垌组及 罗文组;桂中—桂东北仅见下白垩统,称永福群化石主要有双壳类、介形类、腹足类、植物、轮 澡及脊椎动物等,其中新隆组和罗文组均含恐龙化石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厚903-4938m形成于137~65Ma (百万年),时代为中生代矿产有石膏、膨润土、沸石、珍珠岩、黑曜岩 等,是广西重要含矿层位之一。
第三系(E-N)广西第三系主要分布于桂东南、桂南及右江一带,包括下第三和上第三系两部分 下第三系以百色一田东盆地发育最好,自下往上划为洞均组、那读组、百岗组、伏平组和建都岭组, 其余地区总称邕宁群,为陆相断陷盆地沉积;上第三系仅见于合浦等地,属海相沉积,称南康组 化石有脊椎动物、腹足类、植物及双壳类、介形类抱粉等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771 -3842m形成于65~2.60Ma (百万年),时代为新生代矿产有石油、天然气、褐煤、石膏、膨润 土等,是广西重要含矿地层之一第四系(Q)广西第四系分布广泛,但较零星地层发育良好,沉积类型有河流沉积、洞穴沉 积、滨海沉积和其他堆积,包括冲积一洪积、残积一坡积等更新世时期的火山喷发活动,形成火 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广西第四纪以来发育的岩溶景观和洞穴堆积,是研究古人类和发展旅游事业的 基础更新世古脊椎动物化石经研究,可分早、中、晚三期,分别命名为柳城动物群、巴马动物群、 柳江动物群形成于2.60Ma (百万年)~830年,时代为新生代赋存矿产极其丰富,有粘土、砂 金、砂锡、钛铁矿、稀有金属、分散兀素,砂、砾石及堆积型锰矿、铝土矿、褐铁矿、红锑矿、磷 矿等,是广西重要含矿地层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