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方语境下的职场人生表达.docx
9页东西方语境下的职场人生表达?口壅?要]《杜拉拉升职记》和《穿普拉达的女王》同样讲述一个有关职场奋斗的故事,同样表现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史,同样表达了生存的残酷、生活的归属、时尚的元素等话题因为这两部影片有着如此多的共性,观众和评论界津津乐道于对其比较,比较的角度不同,感受亦不同本文试图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视角差异层面进行分析,来对比两部影片,解读它们如何完成对灰姑娘原型的继承和超越、对传统价值的肯定和颠覆口鄙、?词]职场;灰姑娘原型;传统价值观《杜拉拉升职记》是个话题,原著本身是,翻拍多版本是,徐静蕾把它大银幕化,还当个商品营销得如此出色绝对也是因此影片一经推出,引起热议,不足为奇,除了意料中的把小说、话剧、电视剧、电影放在一起评头论足,还有意料之外的,那就是评论界唤起了对几年前热映的《穿普拉达的女王》的记忆,仔细推敲,这两部影片,确实有比较的价值,它们之间的异同,恰恰也折射出不同视角下对同一主题演绎显示出的差异在比较研究理论中,事物进行比较的前提,首先要有可比性,或者说,先要有同一的一面,《穿普拉达的女王》和《杜拉拉升职记》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在讲述一个有关职场奋斗的故事,两部影片同样表现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史,同样表达了生存的残酷、生活的归属、时尚的元素等话题,或者再直接一些,影片都是在讲述一个女孩的工作经历,她们同为职场中人,或多或少都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两部影片中都提到了面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杜拉拉升职记》在找工作难,找一份好工作更难,找一份有发展前景的好工作难上加难的背景下开始杜拉拉的职业故事刚刚进入世界五百强公司的杜拉拉面对的不仅是外企大公司的万千气象,更是一种类似上流社会的浮华与诱惑这分明昭示着,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拥有这样的生活杜拉拉目不暇接,欣喜不已,像所有职场新人一样,她在心中立下宏愿,一定要努力奋斗出人头地,“升职”成为她的前进动力然而在前进的过程中,杜拉拉被接踵而来的打击挫折折磨得喘不过气来,但凭着所谓的职场秘籍和一股子倔劲儿以及一些小小的运气,她见招拆招误打误撞,笑料百出,先后经历了前台、秘书、HR的职业历程,在职场赤裸裸的争夺战里几经锻造百炼成钢,以HR经理的头衔完成了她从菜鸟到达人的华丽转身!《穿普拉达的女王》讲述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想当记者的女孩子安迪在寻找工作无果的情况下进了一家顶级时装杂志给他们的总编当助手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她发现她的工作简直是噩梦,因为这个女总编米兰达对待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尖酸刻薄,紧张的气氛蔓延在整个杂志社在影片中,这个时尚的女魔头无论公事私事都交给助手打理,把这个可怜的女孩折腾得苦不堪言例如,在有飓风的时候,让安迪去找飞机把她从迈阿密送回纽约(原因是自己的双胞胎次日早上要在学校表演);当安迪不小心坏了她的规矩时,让安迪去找哈利•波特的手稿,只是因为她的双胞胎急于知道下面的故事;在女魔头发现安迪的能力高于第一助手艾米莉时,决定让安迪代替艾米莉去巴黎。
要知道,艾米莉的理想就是去巴黎并且要安迪自己告诉艾米莉这个噩耗安迪一一照做,伤害了艾米莉,安迪却认为是自己实在没有办法选择安迪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得过且过,不为工作而改变自己,到后来主动换上了在圈子里的时尚的衣服,完美地完成着她的工作但最后通过与女魔头的交谈,发现自己得到了工作,却放弃了家人和朋友,并且为了工作上的进步要将别人狠狠打压下去之后毅然离开了杂志社并寻回了自己失落的幸福两部影片,两个灰姑娘,都遭遇任性偏执的上司,都彰显个人权利与意志,都曾经追逐于名利场又找回幸福,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男性与女性视角的不同,这两部影片所呈现出的面貌也大相径庭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中的职场灰姑娘荣格认为,“原型是远古时期就存在的一种原始意象[1]按照荣格的原型理论,两部影片的女主角有着共同的原型,就是格林兄弟的故事中最负盛名的灰姑娘据说灰姑娘式的童话在世界各地流传的异文不下于1500种,可见千百年来人们对灰姑娘的现象都存在难以割舍的情结综观形形色色的有关灰姑娘的故事,无论有着多大的差异,总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的甚至是饱受苦难却又与众不同的女子最终获得拯救的故事而在故事当中基本上都有一个特别凶恶的继母,继母让灰姑娘备受磨难,受尽欺凌,但是灰姑娘们也总是苦尽甘来,得到神灵的帮助,获得一身美丽的衣服和一双漂亮的鞋子,参加盛大的节日而赢得王子或国王以及其他有权势的人的青睐,最终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果我们将灰姑娘的故事进一步简化,可以看出这一故事实际上是“磨难型故事”和“命运转折故事”的复合,里面所含的是受难与拯救的主题在对这一主题的演绎上,作为女导演和男导演,它们故事中的灰姑娘都是苦难却又与众不同的女孩儿在《穿普拉达的女王》里,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秘书安迪拥有一切灰姑娘的特质,她善良、勤劳、勇敢,并且心怀梦想为了心中想成为编辑的梦想,放弃了名牌大学的邀请,却在误打误撞中闯进了时尚界最具影响力的杂志社,成为女魔头主编的助手,然而在VOGUE她受尽磨难,但最终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那么一些贵人相助,走上了事业坦途《杜拉拉升职记》似乎也是这样架构,杜拉拉也是从一个土土的小助理一步步成为职场丽人,并且最终做到了HRD的位置同样的人物类型,在所要表达的内容上,《杜拉拉升职记》继承了《灰姑娘》,但《穿普拉达的女王》却完成了超越灰姑娘说女人这辈子就是要嫁个好王子,杜拉拉说女人这辈子就是有份高薪的同时再嫁个钻石王老五,而安迪却不这么认为,面对成功的诱惑和成功作家的追求,她有过迷失,有过彷徨,但最终找回自己,勇敢扯下了“虚荣”的外衣,重拾自由和美好,回到了平凡却深爱着她的男朋友身边,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凭自身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真实的梦想。
安迪这种自我拯救,独立完成梦想的方式,超越了几千年来的“灰姑娘情结”灰姑娘情结”这一概念是美国作家柯莉特•陶琳在《灰姑娘情结》一书中提出的,它指的是妇女对自信的缺乏和对独立的畏惧深切地希望获得他人的照顾一一是造成今日女性地位低下的主要原因……就像童话中的灰姑娘一样,现代的女性仍然期待着外界的事物来改变她们的命运[2]可见,“灰姑娘情结”就其心理层面的意义而言,揭示了女性渴望被保护、照顾和拯救的普遍心理特征而在《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经历了数千年的“灰姑娘”,拒绝了“王子”的拯救,打破了大男子主义的一厢情愿和男性英雄救美的“集体无意识”,并且抛却了男性对女性所施予的束缚,摆脱了女性唯有通过婚姻才能拯救自己的尴尬地位,领悟了生命的意义,赢得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在安迪获得解放的同时,可怜的杜拉拉却追到泰国去,找回了那私自开溜的曾经是魔头的王子并迅速投入了他的怀抱而无不讽刺的是,这个男人貌似在过去的两年过得非常滋润,一人在泰国优哉游哉,从没有考虑过尝试挽回他俩曾经的感情《穿普拉达的女王》中女性超越男权统治,《灰姑娘》中女性服从男权统治,《杜拉拉升职记》中女性渴望男权统治这种差异,实则是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的差异,《穿普拉达的女王》导演大卫•弗兰克,从男性视角出发,为了避免男性话语权被放大,反倒在影片中体现了女性超越男权统治,而《杜拉拉升职记》在女性导演的演绎下,有着几份刻意的对男权的迎合,这本身没有高低之分,或许是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结构造成的差异,在作品中,这种差异就呈现出,同样是“灰姑娘”主题,《穿普拉达的女王》完成了超越,而《杜拉拉升职记》却还停留在继承层面。
这似乎是情理之中的:对女性充满敬意、甚至带有女性视角的《穿普拉达的女王》,是一部男性导演的电影;而主动迎合男性价值观的《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女性导演的作品东西方文化背景中的传统价值观安迪在开始的时候算是一个典型的勤劳善良的美国人的形象从名牌大学毕业,学的是新闻,以前的报道都是关于揭露社会黑暗帮助弱势群体的“檄文”,自己的理想也是去报社当一个编辑或者是记者有一个感情融洽的男友有两个知心交底的好友有正常的社会人际交往,重视友情、爱情和做人的基本道德而影片前面的发展基本上却是一种对这样一种美国人认可的传统价值观的颠覆要想在天桥混下去就必须舍去自己的正常生活,工作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是不是坚持了自己认为对的或是普遍的真理,而是上司的好恶,甚至获得提升的前提并不是依靠自己的贡献而是依靠是否加入时尚,是否去认同其他自己觉得十分厌恶的原则体系,甚至是违背基本的道德原则,出卖朋友,背叛爱情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一些华而不实的累赘,但是仍有一大部分人却乐此不疲但影片的结尾笔锋一转,通过对主人公自身的反省而重新发现自己原来的价值观表面上是安迪作为个人的成熟与进步,开始真真正正地认识到正确与错误,而实际上其实是“反映了对社会在这样一个物质化时代下重新找寻自我根基的符号表达”[3],表现了当下美国人对整个社会对传统价值观在面对腐朽世界的责任与自我救赎。
因此最后面世的报社主编对安迪所作所为的认同实际上不但是对安迪的肯定也同样是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肯定与认同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杜拉拉升职记》则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当下不少职场作品都是以一个奋进的女性形象为主角,杜拉拉的备受关注,是因为她最为典型女性作为职场题材的主角,一方面因为女性本身更容易被职场问题困扰,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渴望男女平等的另一种解读,在质疑不少职场作品中对“成功学”功利主义的追求后,客观来看,职场作品中的女性和男人一起拼杀,这从奥一个角度颠覆了“女人最好的归宿就是嫁个有钱人”的传统价值观事实上中国的女性解放远远没有到来,这不过是开了个头,对大部分中国女人来说,嫁人、结婚、情感还是最重要的,而愿意带领一帮男人拼杀职场的女性是少数中国社会,还没有完全从一个男权社会跳脱由来,即使在白领里,很多女人还是愿意依附于男人,譬如让男人赚钱,让男人买房,这是从心理上屈从于男人女性的母性天性是会更关注嫁人和生子,如果让她们放弃这种天性,而去为了生存和物质拼杀,那的确是有点问题可是如果在满足这种天性的前提下,女性去获得更多的自主和自我成就,那肯定是社会的进步而《杜拉拉升职记》则表达了这样的进步。
《穿普拉达的女王》和《杜拉拉升职记》由于两部电影都是围绕一个职场灰姑娘的工作与爱情故事展开,同样在影片中展示了光鲜亮丽的白领生涯,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以及引领潮流的时尚元素,正是在这样具有同一性的前提下,观众和评论界才会乐此不疲的将两部影片进行比较,但仔细观照两部影片,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与影片的东西方文化背景、男性和女性的表达视角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完成了在东西方语境下的不同职场人生表达,这其实已经超越了对影片本身的解读,有着更为宽泛的、非同寻常的、耐人寻味的意蕴和价值[参考文献] 1] 1]刘洋.荣格原型理论的现代意义阐释[J].理论观察,2008(06). 2] [美]柯莉特•陶琳.灰姑娘情结[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3]狂阿弥.美国的价值观,国际政治观一一《穿普拉达的女王》[OL].[作者简介]钟智群(1977―),女,辽宁葫芦岛人,硕士,吉林警察学院治安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申论、治安管理学及大学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