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滑油培训高级教程.ppt
269页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润滑油基础知识培训高级教程高级教程工业概要润滑油精炼润滑基础发动机原理发动机油油品分析 齿轮油润滑脂传动液合成润滑剂工业用油目录石油工业石油工业•自然界存在的原油•石油勘探,开采 •原油种类•石油炼制主题•石油的起源石油生成的有机理论•石油是由存在于海洋中的植物和动物,逐渐被泥浆、岩石覆盖,并经受高压、高温,经历数百万年转化形成这是传统的最为流行的理论自然界存在的原油石油工业自然界存在的原油(续)石油工业水下的植物水下的植物和动物和动物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微小的植物微小的植物和动物和动物浮游生物浮游生物生活在海底的生活在海底的植物和动物植物和动物自然界存在的原油(续)埋藏的有机物类型取决于我们钻探到的储集层:•如果主要是植物,则主要是天然气•如果主要是动物,则主要是石油通常,在储集层中两者都有工业概要石油勘探与开采石油勘探与开采工业概要原油原油类类型型传统上,原油的分类是按照:化学成份发现的地理类型含硫量工业概要水分子 H20 = 2个 氢 + 1个 氧原油分子 HC = 数千 个氢和碳的结合化学组成原油类型(续)原油类型(续)工业概要原油成份气体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液体汽油,煤油,柴油沥青或渣油(塔低)润滑油,沥青和其它物质原油类型(续)原油类型(续)工业概要原油原油类类型(型(续续))化学成份石蜡烃• 主要由链烷烃(石蜡烃)分子构成环烷烃•主要由环烷烃分子构成混合型•由石蜡和环烷烃分子混合构成工业概要原油原油类类型(型(续续))工业概要主要的烃类物质种类石蜡烃石蜡烃烯烃烯烃丁烷丁烷丁烯丁烯环烷烃环烷烃环己烷环己烷芳香烃芳香烃苯苯石蜡烃(烷烃)甲烷 乙烷 丙烷原油类型(续)原油类型(续)工业概要环烷烃环己烷原油类型(续)原油类型(续)工业概要芳香烃原油类型(续)原油类型(续)工业概要原油原油类类型(型(续续))烯烃工业概要丁烯原油原油类类型(型(续续))饱和烃不饱和烃石蜡烃: 直链 烯烃: 直链环烷烃:环状 芳香烃:环状饱和烃分子稳定;不饱和烃不稳定,大多数的不稳定的不饱和烃容易与氧化合(氧化)工业概要润滑油分子结构原油类型(续)原油类型(续)工业概要原油原油类类型(型(续续))不同原油类型的性能特性缺点优点原油类型组合的性能,取决于所包含的主要分子结构类型混合烃• 粘度指数低• 氧化安定性差• 低温性能好• 溶解性好环烷烃• 低温性能差• 溶解性低• 粘度指数高• 氧化安定性好石蜡烃工业概要原油原油类类型(型(续续))不同原油类型的用途:•石蜡烃:多数用于工业和汽车润滑油,柴油,汽油,喷气机燃料和家用燃料•环烷烃:部分工业润滑油(冷冻机油)橡胶加工等工艺用油工业概要原油原油类类型(型(续续))根据含硫量的分类低硫原油:含硫量低高硫原油:含硫量高工业概要石油炼制石油炼制 石油炼制原油经炼制后变成这些——数千种产品的原料原子和分子碳原子碳原子氢原子氢原子典型的汽油分子典型的汽油分子典型的润滑油分子典型的润滑油分子 石油炼制蒸馏原理液体成份液体成份沸点沸点挥发性挥发性受热时受热时蒸发物被冷凝时蒸发物被冷凝时轻质烃低高最先蒸发最后液化重质烃高低最后蒸发最先液化原油分离的原理:原油分离的原理:利用原油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利用原油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 石油炼制烃类的沸点范围-18°C以下 气体0-204 °C 左右 汽油, 溶剂油204-343 °C 左右 柴油,燃油 343°C以上润滑油 石油炼制蒸馏曲线润滑油和石蜡煤油柴油汽油体积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温温度度沥沥青青 石油炼制蒸馏塔丁烷气及更轻的气体<32ºC直馏汽油油32º - 104ºC 石脑油104º - 157ºC煤油157º - 232ºC轻质柴油232º - 343ºC重质柴油343º - 427ºC直馏渣油 427ºC以上 石油炼制典型的分馏塔及其产品原油原油汽化釜汽化釜(过热蒸汽)(过热蒸汽)蒸馏塔蒸馏塔石油气石油气燃燃 油油润滑油润滑油渣渣 油油碳原子数碳原子数 石油炼制炼制示意图原油精制脱蜡补充精制调合包装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成品润滑油常压渣油添加剂减压蒸馏沥青丙烷脱沥青常压蒸馏 石油炼制炼炼油的油的成品油比例成品油比例原油的天然组分42加仑(每桶)原油从精炼技术获得的组分汽油(10加仑)航空汽油和柴油(12加仑)润滑油,柴油和其它馏分及渣油(20加仑)汽油(26加仑)航空汽油和柴油(9加仑)重油(4加仑)润滑油和石油焦,其它(12加仑)44加仑(的炼制产品) 石油炼制U.S. Refinery Yields05101520253035404550汽油汽油煤油煤油航空汽油航空汽油蒸馏燃料油品蒸馏燃料油品残渣燃料油品残渣燃料油品润滑油品润滑油品石蜡石蜡焦焦沥青沥青其它其它美国炼油厂的收率 石油炼制润滑油的精炼 润滑油精炼润滑油精炼减压蒸馏在常压下,润滑油的沸点温度为537°C,这个温度足以破坏或裂解润滑油受热裂解的物质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也会产生常压蒸馏超作的问题在减压蒸馏条件下,温度会下降到安全的水平,油在没有热裂解的状态下就可蒸发。
润滑油精炼润润滑油精滑油精炼炼 润滑油精炼原油精制脱蜡补充精制调合包装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成品润滑油常压渣油添加剂减压蒸馏沥青丙烷脱沥青常压蒸馏润润滑油精滑油精炼炼基础油类型中性油•命名来自其pH值呈中性•用于调合自动变速箱油,发动机油,液压油等的低到中等粘度油的成份.光亮油•命名来自其光亮的外观•用于重负荷发动机油,齿轮油和工业用油的高粘度成份 润滑油精炼API 基础油分类润滑油精炼润滑油精炼 润滑油精炼分分类类硫,%硫,% 饱饱和度%和度% 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说说明明I>0.03 和/或 <90 80-119溶剂精炼II≤0.03 和 ≥90 80-119加氢处理III≤0.03 和 ≥90 ≥120深度加氢处理IV所有的聚α-烯烃油(PAO)V所有未包含在 I ~IV类中的所有其它类型的基础油润滑油精炼 润滑油精炼API 分类特性特性优点优点缺点缺点I芳烃>10%含硫> 0.03VI= 80-119溶解性密封材料兼容性价格低天然的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差II芳烃< 10% 含硫< 0.03%VI= 80-119抗氧化安定性溶解性密封材料兼容性天然的氧化安定性光亮油损失III芳烃< 10% 含硫< 0.03% VI ≥ 120抗氧化安定性低温性能低挥发性(给定的粘度)溶解性密封材料兼容性天然的氧化安定性供应成本IV芳烃< 0%含硫< 0%同 III类同 III类润滑原理•需求与产品•石油产品的特性-物理特性:密度-性能测试•润滑原理–摩擦与磨损–边界润滑与流体动力润滑–润滑剂的功能•润滑油的特性 –润滑剂的类型–润滑油的添加剂•润滑剂的正确选择–工业应用;轴承和齿轮•润滑故障的排除要点:润滑基础需求与产品客户的需要:动力热光涂料动力传输热传递石油产品:燃油润滑剂工艺油沥青石蜡溶剂润滑基础满足客户的需求了解需求•研究需求: 设备, 设计, 运行条件, 环境等。
适应产品需求•产品性能的评估:试验评定,测试性能等•选择满足性能要求的产品 需求与产品润滑基础物理特性密度:给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某一物质的重量•多数情况下表示为:磅/加仑,或克/立方厘米 •与产品的分子结构有关•有两种表述体系:比重和API重度石油产品的特性润滑基础比重•在同一温度下某种物质的密度与等体积的水密度比•水的密度为 •物质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越大,其比重值越高越高•大多数石油产品的密度比水低,因而其值也小于小于石油产品的特性润滑基础API 重度•API=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在同一温度下某一物质的密度与等量的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为•物质的密度越高,其重度值越小越小•大多数石油产品的密度比水小,因而其重度值也高于高于石油产品的特性润滑基础密度密度°C(60 °F)石油产品的特性润滑基础石油产品的特性热含量• 某一物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能,用BTUs (英国热量单位British Thermal Units)表示• 1 BTU =将1磅水温度提高一华氏度所需要的热量润滑基础定义润滑剂:用于运动部件之间减少摩擦,放热和磨损的物质(通常是一种油性液体或一种固体)润滑原理润滑基础需要润滑的机械元件轴承 - 减磨轴承,滑动轴承汽缸 - 发动机,压缩机,液压系统齿轮 - 变速箱,差速器,蜗轮蜗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摩擦类型•滑动摩擦–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相对运动的表面产生大量的热,消耗动力例如:活塞在汽缸内的滑动,轴在滑动轴承中旋转。
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摩擦类型(续) •滚动摩擦–发生在平面滚动的圆柱或球体表面–比滑动克服滑动摩擦所需的力量小–产生的热和消耗的动力较小–例如:滚球轴承和滚柱轴承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摩擦类型(续) 液体摩擦–产生在流体分子相互之间的滑动–产生的热和动力消耗都很少–如果一对滑动的物体被液体或液体状的膜分开,它们之间的摩擦是非常有限的–一般来说,润滑就是用液体摩擦替代固体摩擦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液体摩擦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润滑剂作用机理润滑剂膜的存在,使固体摩擦变为液体摩擦,减少了摩擦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润滑剂减少润滑剂减少磨磨 损损无润滑无润滑有润滑有润滑摩擦带来的不良影响•丧失动力,提高能耗•增加放热–缩短润滑剂寿命(氧化) –缩短零件寿命(“烧毁”轴承)•磨损–消耗轴承表面的材料–过度的磨损导致故障或设备卡死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轴承表面磨损类型点状腐蚀化学侵蚀腐蚀磨损擦伤犁削尘土,磨损碎屑磨料磨损胶合刮伤咬死金属与金属粘接烧结磨损状态原因类型剥落重复的周期负荷疲劳磨损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烧结烧结磨磨损损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塑性塑性变变形形烧结和磨损颗粒的产生烧结和磨损颗粒的产生磨料磨损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Hard Abrasive Particles Penetrate Surface and Displace Material as Chips or Slivers.Hard Abrasive Particles Penetrate Surface and Displace Material as Chips or Slivers.运动碎片碎片坚硬的磨屑颗粒象裂片或毛刺一样刺入表层并取代表层伤伤痕痕腐蚀磨损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化学反应导致腐蚀,点蚀和氧化。
该过程会产生碎屑和异形物质,进而产生磨料磨损和粘附磨损PittingSalts and IrregularitiesRust and Debris腐蚀和碎屑腐蚀和碎屑盐和异形物盐和异形物蚀点蚀点疲劳磨损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Rolling MotionFragment RemovalSurface and Subsurface CracksRepeatedHeavyLoading滚动滚动碎片脱落表层和下层的裂缝重复的重复的重负荷重负荷润滑剂的作用•润滑剂减少了摩擦和磨损•确保设备性能最佳•有助于最大的延长设备寿命•减少停工和维修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润滑类型 •固体(干)摩擦–少量或没有润滑–金属与金属大面积接触,很高的磨损•边界润滑或薄油膜润滑–金属与金属接触,中等磨损•流体润滑或全油膜润滑–无金属接触,无磨损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固体摩擦固体摩擦润滑原理润滑原理少量或没有润滑金属与金属大面积接触,很高的磨损润滑基础润滑类型 (续)•边界润滑或薄油膜润滑–发生在润滑油膜不够厚,不足以将两个相对运动的表面完全分离的时候•低速,重负荷,往复运动–发生金属与金属的接触–摩擦程度取决于表面的特性(表面的光洁度,金属的种类)和除粘度以外的润滑剂的特性–减磨添加剂也重要–例如:齿轮,发动机气阀机构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边界润滑表面接触承载负荷——主要依靠边界膜产生润滑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润滑类型 (续) 流体润滑或全油膜润滑–发生在润滑膜将负荷下的运动组件表面完全分离的时候–油膜厚度高于粗糙表面–保持低的流体摩擦并消除磨损–在操作温度下的粘度是最重要的润滑剂特性–例如:轴颈轴承,发动机的主轴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在50至300psi的负荷下,表面被大约25微米的润滑膜完全分开流体润滑或全油膜润滑润滑原理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润滑类型 (续)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没有水没有水很高的摩擦很高的摩擦动力要求很高动力要求很高磨损高磨损高触底触底很高的摩擦很高的摩擦动力要求很高动力要求很高有些磨损高有些磨损高几乎刚刚起动几乎刚刚起动很小的摩擦很小的摩擦动力要求很小动力要求很小没有磨损没有磨损高速高速高流体摩擦高流体摩擦动力要求高动力要求高没有磨损没有磨损润滑类型 (续)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在重负荷下,两种不同物质表面之间的润滑剂薄膜发生弹性变形–在接触面间的高压导致温度增加和润滑剂粘度的增加,因而负荷承载力也增加–在操作温度下的粘度和粘度-压力关系是很重要的参数–例如:齿轮,滚动轴承润滑原理润滑基础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油膜厚度大约为 0.25 至1.25微米,负荷大约为 30,000 至 400,000 psi润滑原理润滑基础压力压力轴颈轴承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润滑原理润滑基础负荷负荷供油口供油口负荷负荷润滑剂润滑剂轴轴速度速度油油楔楔区域区域停止停止运转运转流体动力润滑的要求•轴承的油楔区域•充足的转速轴承•适当的支撑面积•适当的润滑剂供给•足够的润滑剂粘度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滑动轴承的Stribeck 曲线润滑原理润滑基础边界润滑区域边界润滑区域混合膜区域混合膜区域流体摩擦区域流体摩擦区域最小摩擦系数点最小摩擦系数点摩摩擦擦系系数数粘度粘度 X 速度速度负荷负荷润滑的作用•减少摩擦•减少磨损•冷却降温•密封•清洗•减震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润滑的次要作用•这些作用不完全是润滑剂提供的–传递动力•液压系统,液力变扭器,液力联轴器–防锈防腐–成形或铸模的脱模剂–印刷和加工工艺油的稀释剂或载体–变压器和开关的绝缘油润滑原理润滑基础润滑剂类型•润滑油–矿物油(石蜡基或环烷基),再精制的油–植物油和动物油脂–合成油(PAOs,酯类油,聚醚)•润滑脂–单一的,混合的,或复合的皂基稠化剂–非皂基稠化剂(聚脲,粘土,硅胶)•固体润滑剂–二硫化钼,石墨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粘度•是液体阻止流动的能力的度量–粘度越高,阻止流动的力度就越大(更粘稠)•它是为机械选择适当润滑剂的最重要的一个参数–它也表示运动部件之间的油膜厚度•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粘度不同–温度越高,粘度越小,反之亦然–在高压下,粘度会增加 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不同的粘度要求•低粘度油用于: –高速–低温–轻负荷•高粘度油用于:–低速–高温–重负荷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不同的粘度要求(续)选择适当粘度的润滑油–在操作条件下充足的粘度以确保适当的油膜 –适当的流动性,避免因摩擦阻力损失动力,并促进热传导 经验法则:–在要求的速度条件下,选择能承载负荷的最小粘度的油,因为粘度高的油会增加内在的流体摩擦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 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 单位: - Saybolt Universal Seconds (SUS)-Saybolt Seconds Universal (SSU)粘度测量系统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油油温度计温度计温度温度调节器调节器加热加热器器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单位:厘斯Centistoke(cSt)粘度测量系统(续)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取样方法取样方法放入恒温槽放入恒温槽将液面调节至将液面调节至高于起点高于起点5MM测量液面从起点流到测量液面从起点流到止点的时间止点的时间起点起点 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国际标准组织的粘度分级 (ISO) Viscosity Grades粘度级别对照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2502508A Comp10001500465070001401407 EP8 EP7 Comp8 Comp4606802150315090905 EP6 EP56100120502203201000150085 W3 EP4 EP346580304010015046570080 W802 EP1220W466821531575 W75755W10W22321051501015755723齿轮润滑油 SAE 等级AGMA 等级航空油 SAE 等级曲轴箱油 SAE 等级ISO-VG 等级以前的 ASTM (SUS) 等级粘度对照ISO 工业润滑油粘度级别R&OEP以前的现行的粘度级别对照表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粘度粘度/温度关系温度关系图图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温度(温度(°C))运运动动粘粘度度 厘厘斯斯赛赛氏氏粘粘度度 秒秒润滑油添加剂•阻止润滑油在使用中的化学变化或老化–抗氧剂–杀菌剂–金属减活剂•防止机械外部污染–防锈和防腐剂–清净/分散剂(Detergents/dispersants)–碱性剂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润滑油添加剂 (续)•减少机械磨损–极压剂EP(Extreme pressure)•硫,磷,氯化合物–抗磨剂AW(Antiwear)•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ZDDP (zinc dithiophosphate)–油性剂•植物油或动物油脂–固体润滑剂•二硫化钼,石墨(分散在油中)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润滑油添加剂 (续)•油性剂(摩擦改进剂) –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从而形成保护性化学涂层–用于中等条件(65至93°C)•抗磨添加剂–与极压添加剂比较,是在温和条件下提供保护•极压添加剂–在高温条件下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形成保护膜–用于严酷条件下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抗磨剂抗磨剂阻止凸轮随动件的磨损可接受的不可接受的润滑基础极极压压添加添加剂剂极压添加剂以化学反应在轴承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性氧化层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化学膜化学膜 接触面接触面润滑油膜润滑油膜润滑油添加剂(续)•提高润滑剂的物理性能,或增加新的性能–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抗泡剂–增粘剂–乳化剂/破乳剂–气味掩饰剂–雾化抑制剂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固体润滑剂•二硫化钼,石墨,云母–边界润滑条件下的干膜润滑作用•分散在油或脂中–当润滑剂被挤出以后还保持润滑–具有低剪切强度特性–具有超过油温承受范围的高温稳定性(烤炉的链条润滑剂)•分散于粘合剂中的固体润滑剂–特殊用途润滑油添加剂(续)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粘度指数:粘度指数:是粘度随温度变化大小的度量 –粘度指数越高,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倾点:倾点:是表示油品在不搅动的情况下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与油品中的石蜡含量有关–是油品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的重要指标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 (VI)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倾点试验 (ASTM D-97)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浊浊点点开始结晶倾倾点点无表面移动达5秒钟用于测浊点的温度计位置用于测倾点的温度计位置•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是油品抵抗氧化反应的能力–油品在空气和受热的条件下,与氧反应会形成酸,不溶性的油泥,和漆膜•酸会腐蚀某些金属•氧化产物会增加油品的粘度–在60°C以上,每增加10 °C ,氧化速度会增加一倍–油品的抗氧化安定性越高,使用寿命越长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油品严重的氧化润滑基础•抗乳化性:抗乳化性:表示油品油品与水分水分离的能力–当水进入油后,过分的搅动会导致油品乳化,使润滑性能下降 –水会促进锈蚀,起泡和氧化•抗泡性:抗泡性:表示油品油品在搅拌下抵抗与空气空气形成泡沫的能力–泡沫会导致系统内缺少润滑油,阻碍润滑油到达轴承润滑面,在液压系统内导致“海绵”效应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抗乳化试验Demulsibility Test(ASTM D-1401)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抗泡试验Foam Test ASTM D-892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负荷承载能力是表示油品的抗磨和/或极压剂的机械性能。
主要试验如下: Timken四球SAEFalexFZG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机械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验负荷承载试验:极压试验机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在油槽中三个钢球固定,一个钢球旋转两个钢环在不同的速度下运行V型钢块在外部挤压旋转的钢轴钢环相对于固定棒转动四球试验负荷负荷负荷机械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验ASTM D 2509: Timken 极压试验 试验零件举例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机械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验试验结果举例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机械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验ASTM D-2266: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四球极压试验)负荷承载能力FZG 试验机润滑油的特性润滑基础机械性能试验机械性能试验润滑剂的正确选择•使用润滑剂的首要原则:–正确的润滑剂•油还是脂? 什么类型?–正确的用量–用在正确的地方•如何使用润滑剂?–正确的时间•使用的频率?润滑基础如何选择正如何选择正确的润滑剂确的润滑剂??润滑剂的正确选择正确使用润滑剂取决于:–设备类型•曲轴箱,变速箱,液压系统,齿轮箱,空气压缩机,电机轴承•轴承或齿轮类型–制造厂的推荐•这是维护的依据,并且他们知道他们的机器所要求的最佳润滑–符合机器要求的正确的粘度和添加剂润滑基础润滑剂的正确选择正确使用润滑剂取决于:–超作条件•环境和运行温度•负荷或者压力•速度•空气污染(粉尘和水分)•设备状况•正常或严苛的运行条件润滑基础润滑剂的正确选择•超作条件–正常运行•在很少受外在污染的清洁环境下正常负荷、速度和温度–反常或严苛的运行•超速、超重,粉尘或腐蚀环境,极端的温度•超长的运行时间润滑基础润滑剂的正确选择•正确使用润滑剂取决于:–如何使用润滑剂•飞溅或浸润•强制循环系统•喷雾或油雾润滑系统•加脂枪,集中加脂系统 –润滑状况的评估•根据原来机器的设计,可能要求变更推荐的润滑剂润滑基础润滑故障的排除•润滑剂的污染源和零件寿命的缩短–粉尘、砂土•磨料磨损,特别是滚动轴承–极端温度•太稠难以泵送,太稀无法提供保护–超长换油•添加剂消耗,氧化形成酸–缺少使用经验•产品混用,误用润滑基础润滑故障的排除•其它潜在的问题–从故障系统带来的摩擦碎片–用错油/或者弄错粘度–储存时没有防水和粉尘污染–受污染或污秽的容器及分发系统注意: 润滑剂无法解决装配不但或未调试而产生的机械问题润滑基础良好的润滑操作•遵守制造商的推荐•选择正确的润滑剂类型•确定适当的粘度•保持油品清洁—正确操作•在适当时间间隔上油•将润滑部位清洁干净•在加脂前清洗加脂嘴•适当加油:不要加多,也不要加少•在适当时间换油,再补加•不要加脂过多和不足润滑故障的排除润滑基础小结•润滑剂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粘度时润滑剂最重要的指标•润滑剂的选用基于:–OEM 推荐–速度、负荷、温度、设备类型等•合理润滑的好处:–确保设备性能–有助于延长设备寿命–减少停工和维修费用润滑基础 车用齿轮箱的类型最终传动手动变速箱齿轮油—车用汽车齿轮油的粘度SAE 粘度分级 最高温度 粘度为 150,000 cP (°C) 运动粘度 at 100°C (cSt) 最小 最大 70W 75W 80W 85W 80 85 90 140 250 -55 -40 -26 -12 - - - - - 4.1 4.1 7.0 11.0 7.0 11.0 13.5 24.0 41.0 - - - - <11.0 <13.5 <24.0 <41.0 - 齿轮油—车用汽车齿轮油规格•API GL-1到 GL-5 (SAE J308b)–基于应用的种型的性能(添加剂水平,齿轮种类)•MIL-PRF-2105E–粘度规格,成沟点及性能齿轮油—车用 齿轮油—车用API分类类型应用GL-1直馏矿物油卡车手动变速箱GL-2通常含有油脂蜗齿轮驱动器,工业齿轮油GL-3含中等极压添加剂手动变速箱,螺旋齿轮最终传动GL-4等同于废除的MIL-L-2105;通常只有GL-5的50%的添加剂手动变速箱,中等负荷的螺旋齿轮和准双曲线齿轮GL-5等同于MIL-L-2105D;被全世界多数轿车和卡车生产商推荐的主要规格中等到严苛使用条件的准双曲线齿轮和其它类型的齿轮。
也可用于手动变速箱GL-6废除严苛负荷的高偏置准双曲线齿轮MT-1含热安定和极压添加剂不同步的重负荷手动变速箱API 应用指南齿轮油—工业用基本的齿轮类型齿轮油—工业用平行轴平行轴交叉轴交叉轴正齿轮正齿轮 斜齿轮斜齿轮 伞齿轮伞齿轮 螺旋齿轮螺旋齿轮内齿轮内齿轮 人字齿轮人字齿轮 准双曲线齿轮准双曲线齿轮 蜗轮蜗杆蜗轮蜗杆工业齿轮油的功能齿轮油—工业用• 润滑• 冷却• 清洗• 密封• 减震工业齿轮油的功能•齿轮将动力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经常是改变了速度、方向和扭矩•所有的齿轮的轮齿和轴承必须使用润滑剂以防止摩擦损失和磨损•所需的润滑剂类型要根据齿轮的类型和所使用润滑系统来确定齿轮油—工业用•齿轮的轮齿之间不能形成完全的油膜•粘度太高的润滑油会减少轮齿的接触•然而,高粘度的润滑油会导致过多的流体摩擦和热齿轮润滑剂要考虑的因素齿轮油—工业用抗氧化性能• 防止粘度增加和产生沉积物具有抗磨的极压活性和油性•受热激活和增加润滑性防锈和抗乳化性• 保护齿面,快速分水抗泡性能• 防止轴承供油不足,抗氧化工业齿轮油的性能齿轮油—工业用闭式齿轮的润滑•正齿轮、螺旋齿轮、斜齿轮–用于轻负荷的抗氧防锈( R&O)和抗磨(AW)润滑油–用于重负荷和冲击负荷的极压(EP)润滑油•准双曲线齿轮–因为这种齿轮的高偏置和重负荷,要求最高的极压活性(多数汽车系统,某些工业系统)•蜗轮蜗杆–由于发生高滑动,所以需要油性剂混合物–对于黄色金属(青铜),不能使用极压剂齿轮油—工业用开式齿轮的润滑•开式齿轮–使用沥青或渣油润滑•热熔型或溶剂稀释型–合成聚合物型润滑剂–最重要的是具有粘附和抗水性能•采用脂润滑–在小型齿轮、易泄漏的齿轮箱系统采用半流体脂润滑–润滑脂润滑低速开式齿轮齿轮油—工业用工业齿轮油规范•AGMA 9005–基于操作条件,齿轮的类型–防锈、抗氧齿轮油–复合型齿轮润滑剂–极压润滑剂–合成齿轮油–粘度范围•U.S. Steel 224(美钢标准)–用于钢铁厂的极压齿轮油齿轮油—工业用AGMA 粘度分级齿轮油—工业用抗氧防锈齿轮油抗氧防锈齿轮油AGMA 分级分级极压齿轮油极压齿轮油AGMA 分级分级ASTM工业油工业油分级分级ISO分级分级1含含3%至%至10%的油脂或合成油脂%的油脂或合成油脂传动液行星齿轮对油品的要求 抗腐蚀性能抗磨性能传动液自动变速箱组件(续)控制系统–发动机转速电脑传感和控制装置–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和行星齿轮的制动系统应用装置–多盘离合器和传动带通过行星齿轮控制动力传递–一片离合器仅向一个方向传递动力,这与扭矩变换是一样的。
传动液液压系统对油品的要求抗腐蚀性能抗磨性能密封件兼容性适当的粘度抗泡性能控制器泵控制阀单元气踏板齿轮轴,传动液离合器组件对油品的要求热氧化安定性适当的摩擦性能抗磨性能适当的粘度传动液制动带对油品的要求热氧化安定性适当的摩擦性能抗磨性能适当的粘度传动液拖拉机油的规格•尚未建立通用的标准•个别OEMs因采用不同的设计和配件材料而制定了特殊的规格•目前的一些 OEM 规格:–J. I. Case MS-1207 (Hy-Tran® Plus)–John Deere J20C/D (Hy-Gard®)•冬/夏粘度级别–Ford New Holland FNHA-2-C-201–Massey-Ferguson M-1141 (Permatran III®)传动液润滑脂•润滑脂的定义–是一种润滑油和稠化剂或凝胶剂(皂、粘土,聚尿等)的混合物–也可含有其它添加剂,赋予其特殊的性能–稠度范围可从半流体到固体,随稠化剂的类型和用量而变化•润滑脂根据稠化剂类型不同而分类–锂皂,钙皂,等润滑脂润滑脂的组成•基础油是主要的润滑剂成分 (50-98 wt%)–基础油粘度对于润滑脂的重要性如同它对于任何润滑油一样;必须有适当的粘度。
•稠化剂对润滑油起到保持作用 (2-50 wt%)–对润滑脂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如纹理结构,滴点,剪切安定性,抗水性,泵送性能等•添加剂 (0-10 wt%) –赋予新的性能,或增强某些特性润滑脂润滑脂就象:“一个充满润滑油的海绵”润滑脂海绵海绵润滑油润滑油稠化剂类型单皂复合皂非皂基稠化剂润滑脂稠化剂类型(续)单皂 由碱和脂肪酸或脂肪酸酯之间反应的产物采用哪种类型的皂,这要看我们所需的脂应有哪些性能皂举例:硬脂酸锂,硬脂酸醋酸钙润滑脂复合皂 • 赋予改进的性能,优于单皂和混合皂基一般得到滴点更高的脂 举例:复合铝,复合钙,复合锂 非皂基稠化剂皂基以外的稠化剂类型例如:粘土,聚尿,硅胶稠化剂(续)润滑脂稠化剂对脂性能的影响•纹理结构•滴点•稠化效率•泵送性•剪切/机械安定性•抗水•分油倾向润滑脂润滑脂的特性:单皂基润滑脂润滑脂的特性:复合皂和非皂基脂润滑脂 添加剂•极压/抗磨添加剂•防锈防腐剂•抗氧化剂•粘附剂–提高粘着、保留性能•固体润滑剂 (钼,石墨)–当润滑剂被挤出后,仍然能保留在润滑面•染料和填充料–用于改善产品的外观润滑脂润滑脂的优点•保持/润滑剂–润滑脂的附着性,使机械结构设计简化–启动即润滑(不会流失)–减少润滑剂施用频率•密封–润滑剂保持在润滑点,将杂质和污染隔离在外•防腐蚀–润滑脂油膜对轴承部件的附着力比润滑油更好润滑脂润滑脂的缺点•冷却和散热差–因无法循环,不能将热带走•冲洗差–若杂质或磨损颗粒进入脂,它们会保留到润滑脂更换时才能被清除•氧化安定性差–通常的皂基稠化剂会促进氧化;需要使用抗氧剂•过度润滑可能更为严重润滑脂基础油粘度滴点泵送性稠度纹理结构剪切安定性抗水负荷承载能力兼容性润滑脂润滑脂的的主要特性主要特性分油润滑脂润滑脂的主要特性•稠度描述的是润滑脂的相对软硬度–它影响泵送性,在轴承的填充速度,以及在润滑脂腔内的附着状态–采用锥入度测试 (NLGI 稠度)–范围可从近乎流体到坚固的块状•泵送性是测量在压力下润滑脂的流动性–对于低温应用和集中润滑系统很重要润滑脂锥入度试验润滑脂的主要性能:稠度润滑脂NLGI 稠度85 - 115坚硬6130 – 160很硬5175 – 205固体4220 – 250半固体3265 – 295软2310 – 340 很软1355 – 385半流体0400 – 430*流动00445 – 475*很流动000工作锥入度相对稠度NLGI 稠度measured at 25oC in tenths of a millimeter*measured with modified cone润滑脂的主要性能:稠度(续)润滑脂泵送性 润滑脂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加脂系统的管线,喷嘴和组件的性能。
影响泵送性的因素有•基础油粘度•稠化剂类型和用量•润滑脂的结构和稠度•系统管线的大小•环境温度(和压力)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泵送性润滑脂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滴点•滴点是指润滑脂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滴出第一滴流体的温度–润滑脂从半固体变成液体状的态–它表示润滑脂能适用的最高温度(保持润滑脂态)–对于长期润滑,连续工作温度应该在滴点以下21~38oC润滑脂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滴点(续)润滑脂润滑脂的主要性能:剪切稳定性,抗水性•剪切(机械)稳定性:润滑脂在受机械作用后其稠度抵抗变化的能力–这是充分润滑、保持和密封所必须的性能–取决于稠化剂类型和用量•抗水性:润滑脂在水存在下其结构抵抗水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能力润滑脂当润滑脂在轴承中被剪切时,它的表观粘度几乎会下降到基础油的粘度因此,真正能够“看到”是基础油的粘度润滑脂的主要性能:基础油粘度润滑脂表观粘度与剪切表观粘度与剪切表表观观粘粘度度低低高高剪切率剪切率基础油粘度基础油粘度v这是正确适用润滑脂最重要的参数v必须与设备的速度、负荷、运行温度和环境条件相适应v通常用于滚动轴承的基础油粘度应该在15至500 cSt @ 40°C之间v基础油粘度将确定给定的润滑脂在轴承中所能承受的最高速度润滑脂的主要性能:基础油粘度润滑脂•基础油可以是矿物油,合成油或植物油低粘度基础油•低温性能好(泵送性,启动扭矩低)•高速(低摩擦)高粘度基础油•高温(蒸发少,分油小)•负荷高•低磨损,长寿命•抗水淋•储存时抗分油润滑脂的主要性能:基础油粘度(续)润滑脂润滑脂的外观和“感觉” 对粘附性和适用性有影响 基于基础油的粘度,稠化剂类型,添加剂,和制造工艺 由检测的外观和触觉定义•当少量润滑脂样品(在手指间)被压在一起再慢慢分开时,观察其性能。
•以短丝或长丝来描述 以奶油状、光滑、纤维状的,或粘稠的等词汇定义润滑脂的主要性能:纹理结构润滑脂与极压抗磨性能有关在高负荷运行条件下对运动部件提供抗擦伤和咬死的保护 常用的极压试验方法•四球极压(烧结)试验,ASTM D2596•梯姆肯(Timken) OK 负荷试验, ASTM D2509润滑脂的主要性能:负荷承载能力润滑脂•在储存过程中,油组分从润滑脂中分离出来•最显著的是在低粘度基础油的软的脂中•部分油的流出是适当的,以确保在启动时能立即提供润滑•少量的油可以通过略微搅拌就能混入润滑脂中•分油过度,则表示润滑脂不够稳定润滑脂的主要性能:分油倾向润滑脂这是有关润滑脂与不同的稠化剂/或其它组分的可混合性能不兼容的脂混合后会降低润滑脂的使用性能•滴点更低 = 耐热性更低•稠度变化,通常是软化•剪切稳定性降低•分油润滑脂的主要性能:兼容性润滑脂兼容的脂会保持润滑脂的结构和必须的性能属性防止不兼容的方法•最理想的是,轴承和配件在应用新的不同的润滑脂时,应该加以清洗•若无法实施清洗,可用新脂冲掉旧脂,换脂的周期应暂时缩短润滑脂的主要性能:兼容性(续)润滑脂 兼容性润滑脂润滑脂选择的因素OEM 推荐轴承类型轴承设计速度与负荷运行温度运行的环境(杂质,水分)加脂方式润滑脂润滑脂选择的因素•高温使用–高滴点–高粘度基础油–选择更“硬”的脂–氧化安定性好•低温使用–低粘度,低倾点基础油–稠度更“软”–防锈好–泵送性好润滑脂润滑脂——应用•多用途脂适用于绝大多数应用,减少库存和降低误用的机会。
•轮轴轴承和汽车底盘脂要求抗水淋 (NLGI GC-LB)•形成一个良好的轴环或密封阻止杂质进入轴承润滑脂汽车润滑脂轮轴轴承良好的高温性能良好的抗剪切稳定性抗磨和负荷保护底盘良好的保持,抗挤出性能良好的抗水淋形成良好的密封,抵抗杂质润滑脂NLGI 汽车润滑脂润滑脂合成润滑剂定义合成润滑剂是指,润滑油或脂的基础油是通过化学合成反应得到的能控制其分子结构和可以预见其性能的产物制备的合成润滑剂美国石油学会(美国石油学会(API))的的基础油分类基础油分类分分类类硫,%硫,% 饱饱和度%和度% 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说说明明I>0.03 和/或 <90 80-119溶剂精炼II≤0.03 和 ≥90 80-119加氢处理III≤0.03 和 ≥90 ≥120深度加氢处理IV所有的聚α-烯烃油(PAO)V所有未包含在I~IV类中的所有其它类型的基础油(例如:双酯,硅油,环烷基油)合成润滑剂性能改善并优于性能改善并优于I和和II类油的类油的III类油,在市场上也可合法地当成类油,在市场上也可合法地当成“合成合成”油销售油销售合成油的定义合成油的定义合成油合成油的配方策略的配方策略全合成油不含矿物油;仅含一种类型的合成基础油,或不同类型的合成基础油混合在一起混合油(Synthetic Blends)不同合成油的混合:全合成混合油合成油和矿物油的调和:半合成油(Semi-synthetics)合成润滑剂全合成油全合成油的优点的优点用于用于半合成油也无法胜任的场合:半合成油也无法胜任的场合:极高的温度极低的温度要求使用长寿命或全寿命油的场合排放/废油处置问题合成润滑剂合成混合油的优点合成混合油的优点合成混合油,两种合成基础油混合,可解决全合成油在应用中的大部分局限性问题:密封圈溶胀问题•PAOs会对某些密封材料造成收缩和硬化问题•PAOs和合成酯的混合油对密封材料的溶胀接近矿物油水平添加剂的溶解性•该性能也可通过混合PAOs和合成酯解决多数油品与所有的密封材料兼容多数油品与矿物油兼容油品的性能通常都得到提高合成润滑剂合成混合油的优点(续)合成混合油的优点(续)• 性能价格比比全合成油便宜• 在某些使用场合性能与全合成油相当• 性能提高• 更长的润滑寿命• 成品油的低温流动性和抗氧化寿命优于单纯使用矿物油的性能合成混合油,合成油与矿物油的调和油,可以解决使用全合成油受限制的问题:合成润滑剂合成基础油人造的烃可设计出预先确定的油品性能多数情况下是采用石油制造采用低分子量的化合物制造根据所要求的性能控制产物的结构最终产品还需要加入添加剂合成润滑剂气相色气相色谱谱合成润滑剂矿物油矿物油PAOs合成润滑油的性能不含石蜡—优良的低温流动性高温下粘度不会太低某些情况下抗燃极好的氧化安定性,使用寿命长内在的粘滞摩擦更低高热容即使粘度很低,挥发性也小合成润滑剂合成润滑油的性能(续)使用温度范围广,并且运行温度更低间接的延长设备寿命更长的润滑寿命更好的冷却效果更少或非常低的挥发性,减少油品消耗更好的解决环境问题合成润滑剂合成润滑油的局限性合成润滑油的局限性»溶解性/清净性»密封材料兼容性»与矿物油的兼容性»水解安定性»与油漆的兼容性»低粘度指数»添加剂的溶解性这些局限性并不是所有合成基础油都存在,并且可以通过添加剂或与其它的合成油或矿物油调配加以克服合成润滑剂合成润滑油的应用为什么要使用合成润滑油? 矿物油的问题性能价格比问题合成润滑剂矿物油的问题矿物油可能导致失效:在极高温度下超长的换油周期在要求密封的全寿命的应用中在很低温下安全问题:矿物油挥发性高,闪点低合成润滑剂基础油对比在下表中显示在低温下出现的运行的问题是如何采用合成基础油解决的合成润滑剂使用温度的局限性-80-60-40-200 200300400500600700典型的矿物油合成烃油(PAO,聚异丁烯)二元酸酯(双酯)磷酸酯多元醇酯聚乙二醇 取决于启动扭矩 持续使用 仅间隙使用合成润滑剂性能价格比合成油油因流体摩擦更低因而燃油和电能的消耗更低• 推算为1至7%• 运行的平均温度更低,更节省。
• 设备预热时间更短,正常运行的时间更长,发动机过多的怠速运转,消耗的燃油更多,发动机沉积物更多合成润滑剂性能价格比更低的流体摩擦使运行温度更低,油膜强度也更高,其结果是:• 减少零件磨损•零件寿命更长•减少停工检修时间• 降低成本合成润滑剂性能价格比更好的氧化安定性,使得换油周期更长:• 减少换油次数•停工检修更少•更少的劳务费用•废油的处理成本更低•废油处理的时间更少• 减少换油期间员工可能受到的伤害合成润滑剂合成油的应用合成油的应用汽车 工业 航空发动机油 工业齿轮油 燃气透平油齿轮油 液压油 液压油 压缩机油 润滑脂 炉窑的链条油 金属加工油 润滑脂合成润滑剂合成基础油合成基础油是按照特定性能要求生产/设计的,通常也用于特定的和精确定义的应用场合,如高温,或低温因此,我们很难只用一种或两种合成基础油,常见的至少有十种合成润滑剂主要的合成油类型 酯类油二元酸酯(双酯)*多元醇酯 合成烃聚烯烃(PAOs)*聚异丁烯* 其它聚醚磷酸酯硅油* 最常用的合成润滑剂酯类油酯类油—双酯和多元醇酯双酯和多元醇酯优点缺点高温稳定性密封件溶胀低温流动性粘度等级少粘度指数高水解稳定性差挥发性低溶解/清净能力好合成润滑剂双酯——主要的应用空气压缩机油汽车发动机油纺织机油润滑脂军用液压油燃气透平油合成润滑剂多元醇酯——主要应用航空和工业透平油工业炉窑链条油抗燃液压油高温润滑脂二冲程发动机油合成润滑剂合成烃合成烃—聚聚 烯烃烯烃(PAOs)优点缺点高温稳定性添加剂溶解难低温流动性密封件收缩粘度指数高 (+135)挥发性低合成润滑剂 军用液压油 汽车润滑油 宽温润滑脂 齿轮油 食品级润滑剂合成烃—聚烯烃 (PAOs)——主要应用合成润滑剂发动机油合成发动机油合成油具有减少磨损,耐氧化,更好的低温性能和更低的挥发性等优点半合成发动机油采用合成油和矿物油调和而成比矿物油成本高,比全合成油成本低在调配“半”合成油时,合成油所占的比例不受限制其性能取决于合成油所占的比例合成润滑剂合成烃合成烃—聚异丁烯聚异丁烯优点缺点粘度指数高(部分)润滑性能一般优良的绝缘性能 高挥发性燃烧完全 (在288°C以上分解)粘度等级宽合成润滑剂聚异丁烯——主要应用粘度指数改进剂(高分子量)绝缘油空气压缩机固体润滑剂载体各种润滑剂的增稠剂合成润滑剂其它合成润滑油其它合成润滑油•聚醚—用乙烯和丙烯生产(均来自石油)•磷酸酯—从石油或煤焦油和磷酸矿制得•硅油—用硅石砂或石英与氯甲烷制得(石油产物)合成润滑剂聚醚聚醚优点缺点与水的多功能性质油品兼容性差燃烧完全剪切安定性差粘度指数高添加剂的溶解性差低温流动性好油漆兼容性差可生物降解合成润滑剂聚醚——主要应用液压和制动液金属加工液齿轮油电器脂橡胶润滑剂食品级润滑剂合成润滑剂磷酸酯磷酸酯优点缺点抗燃密封件兼容性挥发性低油漆兼容粘度指数低水解安定性与矿物油的可混性腐蚀分解产物合成润滑剂磷酸酯磷酸酯磷酸酯——主要应用润滑添加剂抗燃液压油抗燃汽轮机油合成润滑剂 硅油硅油优点缺点粘度指数高润滑性挥发性低与其它油品的兼容性高温稳定性添加剂的溶解性低温稳定性价格抗水/耐化学品绝缘性能高合成润滑剂 硅油硅油硅油——主要应用热传导油电器用油抗腐蚀的油/脂全寿命设备润滑剂脱模剂制动液合成润滑剂合成油的应用合成油的应用基础油液压油发动机油酯类油好好非常好齿轮油PAOs优异非常好优异聚醚一般好不用磷酸酯不用非常好不用矿物油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合成润滑剂合成油的应用合成油的应用合成润滑剂合成基础油性能对比合成润滑剂合成润滑剂成长最迅速的领域合成润滑剂成长最迅速的领域压缩机汽车运输队润滑脂轿车工业齿轮合成润滑剂影响合成润滑剂成长的因素消费者的观念技术进步实用性的增加经济压力石油产品的可用性水的处理法规合成润滑剂工业用油工业应用工业用油连轴节连轴节固定式固定式柔性柔性液力液力电磁电磁电机电机减速机减速机增速机增速机开式或闭式齿轮开式或闭式齿轮轴承轴承滑动滑动抗磨抗磨链轮和链条链轮和链条皮带和滑轮皮带和滑轮工业应用•需要润滑的机械部件:–轴承•滑动轴承(轴颈),推力轴承,滚动轴承元件,滑板和导轨–汽缸和活塞•发动机,空气压缩机,液压系统,泵–齿轮•闭式齿轮,开式齿轮,变速箱,差速器–其它元件•链条,皮带和滑轮,凸轮和辊子,连轴器工业用油工业润滑油的类型工业润滑油的类型液压油农机油气动工具油纺织机油齿轮油工艺用油(操作油)金属加工油导热油冷冻机油发动机油汽轮机油导轨油电器用哟链条和钢丝绳油脱模剂保护涂料工业用油工业用油的功能•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冷却•密封•减震•清洁•动力传递•防锈防腐•在成形和铸模中作为脱模剂•在涂料和工艺油中作为稀释剂和载体•电绝缘油工业用油工业润滑油的种类•抗氧防锈油(R&O)–汽轮机,循环系统,空气压缩机,热传导系统,轻负荷齿轮•抗磨油(AW)–液压系统,中等负荷的齿轮•极压油(EP)–重负荷齿轮,锥形滚动轴承•特种油–金属加工油,工艺用油,白油工业用油工业用油添加剂•限制润滑油中的化学变化或变质–抗氧,杀菌,金属减活剂•防止外部污染的影响–抗氧防锈(R&O),清净分散,金属减活剂•机械减磨–极压(EP),抗磨(AW),油性剂,固体润滑材料•提高润滑剂的物理性能–粘度指数改进剂,PPD,消泡剂,粘附剂,乳化剂,破乳剂,气味掩饰,雾化抑制剂润滑油的基本要求•适当的粘度•良好的抗氧化性•良好的防锈防腐性•良好的破乳化性(分水性)•良好的抗泡性•密封件兼容性•极压抗磨性(AW/EP),如果需要的话工业用油工业轴承润滑工业轴承润滑滑动轴承工业用油固定轴承固定轴承转轴转轴径向负荷径向负荷轴向负荷轴向负荷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轴承润滑(续)简单的推力轴承工业用油径向负荷径向负荷轴向负荷轴向负荷转轴转轴固定轴环固定轴环轴的附属轴环轴的附属轴环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用油速度速度轴承温度轴承温度低速低速中速中速高速高速60°C以下4632或463260~100 °C68,100或15046,68或10046或68100 °C以上320或460220或320100或150一般的润滑油粘度推荐一般的润滑油粘度推荐——滑动轴承滑动轴承ISO粘度级别粘度级别(通常为40 °C粘度,cSt)导致滑动轴承故障的原因导致滑动轴承故障的原因泥土/外来颗粒物44.9%配件错装13.4%未校准12.7%缺润滑油10.8%超负荷 9.5%腐蚀 4.2%其它 4.5%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用油抗磨轴承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用油滚珠轴承滚珠轴承滚柱轴承滚柱轴承锥形滚柱轴承锥形滚柱轴承滚针轴承滚针轴承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用油抗磨轴承的基本部件外座圈外座圈内座圈内座圈 滚动滚动元件元件轴轴抗磨轴承类型对比抗磨轴承类型对比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轴承润滑(续)工业用油滚珠滚珠滚柱滚柱普通的或普通的或圆圆柱形柱形锥锥形形球面球面或圆筒形或圆筒形滚针滚针轴承的润滑•抗氧防锈油(R&O)或抗磨(AW)油;极压(EP)或非极压齿轮油–极压(EP)润滑剂用于锥形滚柱轴承–非极压(Non-EP)润滑脂用于电机轴承润滑•适当的润滑油粘度/润滑脂稠度–对于轴承来讲,轴的转速是很重要的参数–滚动轴承的DN 值(直径单位为毫米)•DN =(轴承内径+轴承外径)÷2 ×转速(每分钟)•合成润滑剂可用于极端温度条件•润滑脂只能用于低速至中速轴承工业用油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基本构造工业用油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流体任一部分的压强,必然按照其原来的大小由流体向各个方向传递液压原理液压原理工业用油密闭流体液压机械的液压机械的优点优点20 LBS.100 LBS.1 squareinch area10 squareinch area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工业用油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工业液压系统工业用油过滤器过滤器油箱油箱控制阀控制阀泵泵负荷负荷止回止回阀阀粗滤器粗滤器排排气气孔孔马达马达/传动装置传动装置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工业用油油箱油箱液压系统液压系统轴向活塞泵或马达工业用油活塞活塞斜盘斜盘出油口出油口进油口进油口驱动轴驱动轴底盖底盖旋转液压缸旋转液压缸去掉底盖,显示去掉底盖,显示出进油和出油槽出进油和出油槽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叶片泵或马达工业用油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方向控制:柱形阀工业用油液压油的功能•力量传递•润滑并降低循环系统中的泵和各种活动部件的摩擦和磨损•对包装、密封件,O-型圈等起密封的作用•冷却各部件,平衡循环系统的温度•对整个系统提供有效的和持续的防锈保护•在超长的运行周期内耐热/或耐机械老化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工业用油液压油的特性•粘度•粘度指数•倾点 (比启动温度低15-20ºF)•清洁•抗磨•抗泡•抗氧•防锈防腐•破乳工业用油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液压油的清洁度: 元件故障工业用油百百分分比比因机械因机械故障故障因液压油因液压油不适当的不适当的条件条件因早期操因早期操作中,检作中,检测不当测不当因超过推荐因超过推荐的速度,压的速度,压力和力和/或数或数值运行值运行因其它原因其它原因因气动工具气动工具工业用油气动工具气动工具活塞式空压机工业用油一级活塞一级活塞二级二级活塞活塞曲轴曲轴中中间间冷却器冷却器气动工具气动工具工业用油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双功效双功效吸气吸气排气排气冷却水冷却水阀关闭阀关闭阀开启阀开启活塞杆活塞杆密封轴承密封轴承润润滑器滑器来的油来的油气动工具气动工具螺杆压缩机干式螺杆湿式螺杆工业用油气动工具气动工具转子式压缩机工业用油叶片式叶片式凸轮式凸轮式气动工具气动工具轴流式压缩机工业用油气动工具气动工具离心式压缩机工业用油切削油的功能水基油基• 主要起冷却作用•对热量的产生没有作用• 散热•必须添加润滑性油剂•润滑性最佳•减少热量的产生•抗磨•抗金属烧结金属加工油工业用油一般的指导一般的指导纯油基主要用于:纯油基主要用于: 加工速度低(生热少)加工速度低(生热少) 负荷重 金属很硬因为油具有很好的抗烧结性能和润滑性能:因而纯油剂金属加工油可用于严酷的加工条件金属加工油工业用油一般的指导一般的指导水基加工液的用途:加工速度高负荷轻切削量少因为水比油的冷却性能好:水基液用于轻负荷切削金属加工油工业用油金属加工油金属加工油选择考虑的因素选择考虑的因素•加工类型•金属材料的类型和条件(材料)•超作条件•加工精度要求•经济性,环保因素金属加工油工业用油冷冻机油冷冻机油工业用油基本的制冷系统基本的制冷系统压缩机压缩机蒸发蒸发(液态制冷剂变成气态并吸热)(液态制冷剂变成气态并吸热)冷凝冷凝(高压制冷剂气体被冷凝为高压液体)(高压制冷剂气体被冷凝为高压液体)热的,高压气体热的,高压气体高压液态高压液态制冷剂制冷剂膨胀阀膨胀阀冷的低压液态制冷的低压液态制冷剂冷剂低压气体低压气体冷冻机油冷冻机油冷冻机油的特性•粘度•化学稳定性•石蜡含量低•水份低工业用油绝缘油绝缘油工业用油电极绝缘试验绝缘试验2.54毫米的电极间隙毫米的电极间隙油杯油杯在用油的分析短期益处•检测异常磨损的初始和类型•确定和预测恶性故障可能发生的时间•采用定期抽样调查的原则•确定是否正确使用油品•确定油品是否能进一步使用•在大修或定期检修前评定设备的状况•检测污染的存在,比例和类型在用油的分析长期的益处•在故障周期前监测运行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停机检修•检查设备维护质量,纠正不良操作•对延长换油周期进行检测和确定•检测新的,改装的或修复设备的验收规范•作出维修或更换的决策•检测超负荷运行状况•对合理的赔偿提供支持•减少维修费用•延长设备寿命在用油的分析油品变质类型物理的化学的润滑剂变质使用的时间系统温度成分比例环境条件添加剂消耗在用油的分析物理污染型芯砂烟灰烧结溅落物水棉纱燃料金属屑乙二醇灰尘/泥土/砂石锈密封材料磨屑错误的油品补加在用油的分析化学衰变产物酸树脂漆膜油泥胶质沥青质积碳在用油的分析化学衰变的结果粘度增加小油口堵塞堵塞过滤器流动受阻油品成分粘着腐蚀在用油的分析以发动机油为例:发动机油变化的原因:氧化粘度增加并形成酸污染物水和酸,燃油,防冻液焦油,沥青质,烟灰,胶质,铅,金属,泥沙添加剂消耗添加剂是化学品,在使用中会被消耗在用油的分析光谱分析百万分之几(ppm)的金属磨损的金属,油中的添加剂,外来污染物理分析粘度的增长和下降烟灰,氧化,燃油稀释,污染(如:溶剂),用错油水和乙二醇防冻液的水和添加剂的泄漏等在用油的分析典型的油品分析报告典型的油品分析报告Oil time-in-service, make up, and condition报告的日期和状态组成的ID码单位和产品描述金属和污染物的分析油品化学现象摘要在用油的分析样板在用油的分析在用油的分析多数在用油的信息是基于新油的资料初始粘度,添加剂量,总碱值(TBN)和性能水平是由设备制造商确定的按照正确的程序采集样品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在用油的分析有助于故障诊断在用油的分析有代表性的采样系统必须处于超作温度下系统必须稳定系统应该正在运行样品应该在过滤和离心处理前采集采样阀或管线必须经过冲洗采样瓶必须干净在用油的分析在用油的分析采样点采样间隔成份鉴定单位的ID码, 成份,使用时间 , 油品变更,油品类型,油品的补加采样前的任何新的或特别的超作条件的变更在用油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