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情境下图书馆公众形象提升的路径探索.docx
5页“互联网+”情境下图书馆公众形象提升的路径探索 摘要:互联网的本质是联通世界,跨地域、跨时空、多媒介、多方向的链接与互动在互联网+情景下的图书馆公众形象提升过程中,就应借助网络,聚合自己读者、著书人以及政府与其他单位,围绕着图书馆的职能和业务形成全天候,无缝隙的空中服务大厅,宣传大厅,互动大厅而目前最为流行的软件及其衍生出来的订阅号,已嵌入图书馆公众形象提升之旅,成为公众图书馆提升社会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的最主要的途径,文章以长寿区图书馆订阅号为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长寿区图书馆公共号管理还未完善,导致运营不规范,平台功能简单,用户互动性不强,宣传推广不及时等问题,文末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关键词:公共图书馆;长寿区图书馆;服务;订阅号引言互联网的本质是联通世界,跨地域、跨时空、多媒介、多方向的链接与互动在互联网+情景下的图书馆公众形象提升过程中,就应借助网络,聚合自己读者、著书人以及政府与其他单位,围绕着图书馆的职能和业务形成全天候,无缝隙的空中服务大厅,宣传大厅,互动大厅而目前最为流行的软件及其衍生出来的订阅号,已嵌入图书馆公众形象提升之旅,成为公众图书馆提升社会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的最主要的途径。
是移动即时通信应用中的代表,其公众平台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2014年9月18日,正式开启了企业号的公测,公众平台被分为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3个类型订阅号主要偏向于为用户传达资讯,功能类似报刊杂志,为用户提供新闻信息或娛乐趣事,每天可群发1条信息服务号主要偏向于服务交互,功能类似114,121315,银行,提供绑定信息,服务交互,每月可群发4条消息企业号主要是企业管理内部员工使用的,如果要关注先要录入成员的信息,并非任何人都能扫码关注成功在本文中,笔者将以“长寿区图书馆”公众号为例,深度剖析此公众号的运营现状及出现这些现状的原因,分析出图书馆公众平台订阅号编辑应具备的能力一、公共图书馆公众号运营现状(一)主界面分析搜索长寿区图书馆,账号头像是由简单的黄字蓝图白底组成的形似圆章的图案,严肃又不失生动点击关注,进入菜单主界面,收到一条关注自动回复:“感谢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祝您使用愉快”,语言亲和但是缺少特色,不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根据人的首因效应,初次印象非常重要,在认知一个人或事物时占据大部分作用,然而,很多公众号的编辑都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有些用户在关注一个公众号后,还没查看历史消息,就直接退出或是取消关注。
二)历史推送分析长寿区图书馆的菜单主界面的下方,没有自定义菜单栏,只能通过查看历史消息才能获取推送信息,没有任何对用户使用账号的引导用户在菜单界面可以向公众号发送文字等消息,笔者测试性地问了长寿区图书馆号几个问题,大约一个小时后收到了回复,回复时间相对来说不及时,而且简单的问题并没有关键词自动回复,这会导致粉丝量不升反降此公众号和用户的互动少,关系浅,用户的活跃度低,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够完整,所以推送信息的文章的阅读量很低,可想而知,推送出来的消息传播率低,就达不到图书馆公众号营运的目的三)头像分析点击长寿区图书馆公众号的头像,是对该公众号的简介该公众号的功能介绍是(原内容):“重庆市长寿区图书馆公告中、通知,活动,为读者提供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首先,功能介绍从文字表达上来说略有瑕疵,当用户了解这个公众号时,降低了对此号的印象分,但是对用户阅读其实没有多大影响在该界面内还有账号主体、客服,为用户反馈提供了多渠道沟通的途径四)推送频次及形式分析关于推送频次问题,其中,5月份发布4条消息,6月份发布7条消息,马上到7月份中旬,暂时有2条消息推送公众号的动态记录少,没有定期更新,内容涵盖了通知、公告、节日祝福、专题推荐等,内容丰富度很高,但是没有对内容分类,比较混乱,用户体验感好坏可能因人而异。
有的标题普通直白,没有抓住用户的需求,阅读量偏低,内容的排版风格相对固定,一般带有红色的边框,偏向古朴从六一节后开始都带有卡通元素,提醒用户关注、订阅形式上多为图文并茂型,有一篇介绍“菩提书院”的带有音频,阅读的时候,有很强的立体感,阅读气氛很浓郁目前很少有图书馆公众号运用音频,视频功能二、出现以上症状的原因(一)对订阅号的编辑规律掌握不够深入长寿区图书馆在2017年5月3日注册认证,作为一个新生账号,正处于摸索、成长的阶段,需要足够的时间空间完善工作规范,目前的规范还不够完整,管理能力也不够,技术方面也比较欠缺,用户关注度不够高,未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二)对用户或读者的分析研究不够自媒体团队一般流行通过粉丝画像去研究读者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文化结构,认识水平等但比较显然,由于相关的运营者对用户调性的感知、反馈和互动能力还不够强,换位思考做得不尽到位,用户对公众号的体验感不太好,所以功能还不够完善,这就需要继续努力,认真挖掘粉丝信息,解决用户需求三)未能充分利用订阅号的优势订阅号本身比服务号优势少,订阅号和服务号都能自定义菜单,但是不具有九大高级接口,不可申请开通支付功能如果想用公众平台简单发发消息,做宣传推广,建议可选择订阅号,公共图书馆使用订阅号足够了。
但要做到物尽其用可是难事,充分利用订阅号本身的优势,这就是影响阅读量和传播效果的关键,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订阅号的好处就是每天可以群发1条消息但是由于公众号编辑的产出率低,写不出来,没有东西可以群发,就浪费了这一优势四)推送内容未考虑端阅读的习惯endprint阅读量低,因为对欠缺内容的包装、分发标题不够吸睛,主题不明确,阅读量也会下降,用户刷朋友圈,看公众号内容时有很多事未知的,掌握公共图书馆公众号用户的需求是关键,是否能根据用户需求带给他新鲜感,让用户知道自己不容错过这则消息五)缺少互动体验与用户互动少,可能运营技术还不够,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互动未重视宣传和推广,图书馆公众号的开通能够扩展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關注图书馆公众平台的粉丝越多,就意味着图书馆服务的效果越好三、改进长寿区图书馆订阅号运营现状的建议(一)内容选题能力首先,有好的选题,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才能赢得注意力,才能为10万+爆文奠定基础若选题不好,则功亏一篑,事倍功半那公共图书馆公众号如何选题?首先要分析目标用户(读者)的需求,读者需要什么,公众号就应提供什么,增加代入感和共鸣。
其次,图书馆公众号应深刻理解其事业单位的服务订阅号编辑人员应清楚单位的使命,清楚对订阅号的定位,写文章时才会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内容领域,才能保证每次选题都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内容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方便读者获得有用的信息,从而对此号产生信赖感再次,提高热点捕捉能力,热点包括事件、人物,平时善于观察周边的人和事物,多看热点新闻,一旦出现热点,要紧紧抓住热点,快速判断是否能成为图书馆公众号选题的素材再次,平时多琢磨人性,将订阅号的读者视为前文所述的朋友,了解读者,能进一步清楚他的需求、喜好,贴心地为读者服务为此,有必要加强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消费者需求分析等各方面有关的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最后,学习模仿成功公众号,将其作为对标账号,分析其选题,写法,配图,文字等各方面技巧最后,进行复盘分析,通过每天的点击率、阅读量与其他编辑成员分析数据每次推送后对照预期,是否有差距,思考出现的差距是因为选题好还是不好,好或不好在哪里,如何改进二)换位思考能力公共图书馆公众号所做的内容服务还是与读者的阅读、咨询、提升等精神需求有关,因此,要掌握读者的各种需求,通过不同的栏目或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予以精准满足要读懂人性,得学习心理学知识,例如儿童读者和老年读者,其阅读刚需不同,其阅读心理不同,就值得推送不同风格的文章予以引导。
图书馆订阅号的本质是服务读者,成为主线业务的重要辅助工具和虚拟载体和端阵地,因此我们要永葆服务读者的初心,提供解决痛点和刚需的办法,做好内容的精细化推送,体现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使命与担当三)运营能力首先,是内容运营,就是通过一系列运营手段,让内容价值最大化概括而言,是连接和获取更多的读者;具体来说,就是装饰和传播内容装饰内容包括取标题、优化开头结尾、配图、排版、呈现形式(音频、视频)等传播内容包括推送时间,朋友圈、群分享,今日头条、知乎等其他内容平台发送给其他账号转载等以长寿区图书馆为例,它的排版风格稳定在一两种,辨识度很高,规范性强当然,学习别人的公众号的成功经验,也是提高内容运营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是用户运营包括后台消息回复,评论区管理,用户沟通,用户群的管理运营,用户活动策划做好用户运营,首先明白用户运营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于图书馆公众号而言,就是和读者产生更多的链接,而且着力点在增强更多的强链接而非弱链接,增加读者活跃度,提高读者的信赖感和忠诚度以长寿区图书馆为例,在公众号中提供一条链接到官网的网址,对读者而言,方便快捷,值得肯定最后,图书馆和用户的联系,不要局限于关键词自动回复和自定义菜单自助咨询服务,有能力时可以利用平台开展咨询服务,加强和读者的互动,及时高效地解答读者问题,为读者提供精致服务。
长寿区图书馆号虽然比较重视读者服务的,但其网络应答相应速度还有待提高四)宣传推广能力公众号的宣传推广工作十分重要,对于一个公共图书馆公众订阅号,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官方网站进行宣传,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公共账号和二维码,将浏览网站的读者吸引至公共平台其次,可以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发布二维码广告,让这些媒体的广大用户关注图书馆公共账号最后,也可以在图书馆内设置宣传栏和宣传海报,宣传图书馆的公众平台二维码,让来馆读者添加关注,把官方微博上的用户也吸引到公众平台参考文献[1]林金钦.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公众平台服务现状调查分析[M]情报探索.2015(5):112-115[5][2] 宋松.公共图书馆公共平台运营推广分析[A]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9):183-18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