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0597155
  • 上传时间:2022-03-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1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旱作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李宏波摘 要:旱地春小麦栽培必须抓住水资源短缺这一主要矛盾,其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是品种和种子的选择性、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精细整地、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以肥调水、加强田间管理、抗御灾害性天气、适时收获、轮作倒茬和间、混、套作关键词:生产特点及障碍因素;关键栽培技术一、生产特点及障碍因素北方旱地农业区干旱少雨,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春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是拔节期至抽穗期,此阶段的降水量很少由于水量供需之间的矛盾,且降水又多以暴雨或阵雨形式出现,降水强度大,水量集中,形成地面径流,使降雨利用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导致耕地活土层薄,土壤肥力低此外,投入不足、广种薄收也造成农田的养分入不敷出因此,旱地春小麦栽培必须抓住水资源短缺这一主要矛盾,在品种选择、化肥投入、群体控制及其他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上,强调根据不同年型进行合理组装、科学配套,以极大限度地利用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提高作物产量二、关键栽培技术1.品种和种子的选择性旱地小麦要选用抗旱、抗青干、适应性强和有一定丰产潜力的品种这类品种具有共同形态特点:植株较高,根系发达,茎秆韧性和弹性较好,分蘖力强,穗下节间长,叶片较窄,叶片和叶鞘上分布着一层白色茸毛。

      在生理特征上表现为:细胞浓度高,呼吸强度弱,前期发育慢,后期灌浆快,落黄好如果前期缺水,生长受到抑制,在遇到适宜条件时能够迅速生长,以补偿前期的不足,同样获得较高的产量2.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壮苗长势强,根系发育深,不仅可以吸收上层土壤水分、养分,而且在中后期干旱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100厘米以下的深层水从这个意义上讲,旱地小麦培育壮苗更具有特殊意义据西北农业大学资料,每亩产量604千克左右的高产旱地小麦,吸收150—200厘米深层的水分,可占到16%—18%研究表明,小麦最大用水深度可达350厘米适时播种是保证壮苗的关键措施3.精细整地发展旱地小麦种植,水是主要矛盾旱作区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出了一整套旱地耕作技術根据旱作区降雨集中、伏秋雨多、春夏易旱的特点,及早深耕,纳雨保墒,做到伏雨秋用蓄水保墒的措施有以下几个环节:麦收后浅耕灭茬、深耕纳雨保墒、冬耱秋碾收墒4.合理密植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达到高产目标要提高产量,必须有足够的穗数,因而播种量要适当加大,确保足够的基本苗但是,以苗增穗增产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是旱地,如果密度过大,养分和水分不足,会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水平低,穗小粒少,不但影响田间产量,还易造成种子浪费,因而需要合理密植。

      在具体确定播种密度时,还应考虑如下因素:品种特性和播种期、底墒和播种方式、土壤肥力5.合理施肥,以肥调水旱地农业的大部分地区,土壤瘠薄,肥力不足,只有增加肥料投入,培肥地力,才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和降雨利用率但是降水量不同,肥料利用率也不同降水少,肥料利用率低,增产幅度小;降水多,肥料利用率高,增产幅度大因而,旱地施肥应视年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干旱年型的化肥施用量不能太高,避免加重旱情,降低肥效,造成损失;降水较多的年型,适当增加化肥投入,以提高降雨利用率,以肥调水,提高产量6.加强田间管理旱地小麦的田间管理重点应放在苗期的防旱保墒、杂草防除和病虫防治上,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追肥三叶期进行压麦是保墒、提墒、培育壮苗的有效措施,一般可提高2%——3%的土壤表层含水量进入三叶期后进行中耕除草,除人工除草和松土外,可进行耙苗除草;行距较宽时,还可以机械中耕此外,还可采用化学药剂除草分蘖至拔节期结合中耕或降雨,可追施尿素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应在拔节期实施补充灌溉小麦进入拔节中期,对地力较好、雨水较多、生长过旺的麦田,可适当深锄蹲苗小麦生育后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7.抗御灾害性天气春季干旱少雨是旱地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重要原因,因此蓄水保墒是旱地春小麦提高产量的关键,应有效地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下水,做到伏雨春用,春旱秋抗。

      蓄水是保墒的前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蓄水:有计划的加强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大量平整土地,修造水平梯田,减少地面径流,保持水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种植草和豆科绿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保水能力;植树造林,建设草田林网,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研究成功的修建水窖、进行雨水集流补灌的措施,将旱地春小麦的抗旱、增产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8.适时收获春小麦适宜收获期是蜡熟末期,旱地麦区收获时正值雨季,不及时收获打碾,容易造成发芽因此,为减少损失,除选择早熟、抗穗发芽的品种外,更应抓紧时机及时收获、脱粒9.轮作倒茬和间、混、套作合理的轮作制度,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地,用养结合,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有效消灭杂草和病虫害,达到茬口好、土层厚、地力肥、墒情足的目的,为春小麦高产创造良好条件旱作春麦区主要轮作方式 有:扁豆或豌豆—春小麦—糜子、谷子或荞麦豌豆—春小麦、春小麦—马铃薯—谷子、春小麦——豆类——胡麻、苜蓿与小麦轮作这几种轮作方式把高产和稳产结合起来,以稳产为主,在稳产中求高产;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用地养地并重;把粮、豆、油、草结合起来,以豆、草保粮,实现粮、豆、油全面发展。

      豆科作物作为主要倒茬作物,其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另外,苜蓿既是好饲草,又是很好的养地作物,可大大提高土壤肥力多年的苜蓿地翻耕以后,连种三四年的小麦,仍可保持高产在一些高产地区采用小麦与玉米或小麦与马铃薯条带种植的形式,收到了良好效果小麦与玉米条带状种植时,3月上中旬播种,一般种植6—7行,带宽1.2米;玉米5月上、中旬播种,种植2行玉米,占地1.2米;马铃薯起垄种植1—2行,占地40—60厘米实现条带状种植高产的基本原则是增施肥料,培肥地力;选择适宜的品种和种植形式;加强管理,减少两种作物共生期的矛盾参考文献:[1]《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农作物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