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实用主义(教案).doc
14页4f6bd31de9de12b0ae08df3259baf1f1.pdf(第 1 页 共 14 页)第二章 实用主义19 世纪 70 年代产生于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流派,继承近代经验主义传统,广泛吸取其他各派的哲学观点,反对二元分立的近代形而上学,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强调行动、过程和效果,注重非理性的情感、意志以及本能和直觉,强有力地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它被认为是美国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的象征,也曾对英国、意大利和中国等国家的思想界产生过很大影响本章主要介绍实用主义的概况,以及其主要代表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的生平与重要思想第一节 实用主义概况一、实用主义的基本特点实用主义是 19 世纪末以来在美国流行的一个哲学流派,也是现代美国各派哲学中对该国社会Chapter 2 Pragmatism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 section 1 A General Survey4f6bd31de9de12b0ae08df3259baf1f1.pdf(第 2 页 共 14 页)生活和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
其最主要代表是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家大都反对将心物、主客、思有等二元分立作为哲学的出发点,拒绝对关于世界的基础、本质等传统哲学的问题作出回答,要求抛弃各种声称具有普遍和绝对意义的哲学体系他们大都把哲学的主要任务归结为制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把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人的现实生活和经验所及的范围,也就是由自在世界转向人化(经验)世界他们既承认自己是近代经验主义传统的继承者,又要求超越后者的形而上学在这方面他们与实证主义等强调科学的各派哲学大体一致,但更为强调人的认识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用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也有密切联系这表现在他们大都企图超越一般经验主义的感觉主义和原子主义倾向,强调经验的融贯性和连续性,肯定经验中包含了各种非理性的内容一般说来,实用主义哲学兼杜威(John Dewey,1859-1952)不仅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最大传播者,而且是著名的政论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4f6bd31de9de12b0ae08df3259baf1f1.pdf(第 3 页 共 14 页)容了很多其他哲学派别的观点,它区别于它们的地方主要在于它更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主张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做主要手段,把获得效果当做最高目的。
行动概念占主导地位尽管实用主义常被当做市侩哲学,但皮尔士、杜威等主要实用主义哲学家的理论主旨并非如此相反,他们都强调要超越传统意义、特别是利己主义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和人的实践和行动的社会性二、美国实用主义的背景实用主义产生于美国,活动中心也在美国,被认为是美国民族精神和生活方式的理论象征它最能体现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美国社会的生活的特点美国资本主义是在未受到强大封建势力阻挠的情况下较为顺利的发展起来的,自我谋划、自我选择和奋斗为特征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在这里获得广泛的流行,每一个人原则上都可以按照自己的信念去采取行动,以达到自己所追求的效果由各种文化传统融合4f6bd31de9de12b0ae08df3259baf1f1.pdf(第 4 页 共 14 页)成的新文化又是对这些文化传统本身的否定任何一种传统都失去了作为判断标准的意义,对主体的活动的有效和无效、成功和失败超越了任何文化传统或思想原则,而被当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准则实用主义应运而生,其兼容并包原则使它能向一切其他哲学开放具有深远“清教”传统的多数美国人当然也信仰宗教,但他们使宗教符合获得利益、成功的要求。
这样的宗教与实用主义也是一致的标榜以生物进化论为其科学根据的实用主义在美国盛行与 19 世纪下半期以来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也是分不开的三、实用主义的产生和流传实用主义发轫于 1871-1874年在哈佛大学所建立的以皮尔士为首的“形而上学俱乐部” 皮尔士提出的实用主义的基本思想在当时并未引人注意,19 世纪末詹姆斯对其作了系统的论证和发挥以后,实用主义才成为美国哲学中的一种最主要思潮20 世纪上半期,杜威又将他们的思想作了重大发展,并把它运用于社会生4f6bd31de9de12b0ae08df3259baf1f1.pdf(第 5 页 共 14 页)活和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二战结束以来,特别是杜威死后,美国实用主义在外表上被一些发源于欧洲的逻辑经验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等流派挤到了后台,但由于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已成为众多美国人思想和行动的准则,从实际影响说,它们都无法与实用主义相比最近二三十年来,以蒯因、罗蒂为主要代表的新实用主义成了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形态实用主义在西方各国均有流传英国、意大利在 20 世纪初出现了实用主义思潮,德、法、奥等国的一些哲学流派如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等在理论上也与实用主义接近。
亚、非、拉国家也有流传,如旧中国出现了以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思潮第二节 杜威与实用主义的发展一、杜威的生平活动杜威(John Dewey,1859-1952)不仅是美国实用主义的最section 2 J.Dewe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sm1859 年 10 月 20 日,约翰·杜威出生在美国佛尔蒙特伯林顿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杜威家祖籍欧洲法 兰德斯地方,到他的四世祖先时因逃避当地公爵的迫害,在 1630—1633 年间移居美国原来,他们家世代务农,以耕地、当车匠、木匠、 铁匠、锻工为生,到杜威的父 亲时打破了 这个职业传统,改 营食品杂货店,在南北战争中,还当过佛尔 蒙特骑兵团的军需官,虽然他手学校教育较少,但靠了勤 奋自学,能读莎士比亚、米尔顿等人的著作,直到四十四岁时,他才和比他小二十岁的露西娜·里奇结 婚约翰·杜威的母亲露西娜·里奇家,是和杜威家大致同 时的移民,但她家较杜威家富裕,她的祖父当 过国会议员,弟弟受 过大学教育她是公里会教徒,笃信宗教, 对子女教育较严,她为孩子们购置了百科全书和小说等大量阅读材料,约翰·杜威兄弟之所以能成为杜威世家中的第一批大学生,多半是由于她的影响。
小时侯比较害羞,特 别不善于与女孩子交往1886 年,与艾丽丝 ·奇普曼结婚4f6bd31de9de12b0ae08df3259baf1f1.pdf(第 6 页 共 14 页)大传播者,而且是著名的政论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佛蒙特州一个杂货店商人家庭,1875 年进佛蒙特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和一所乡村学校教书1882 年成为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哲学研究生,两年后以论文《康德的心理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1884 年执教于密执安大学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任教,1896 年在此创办有名的实验学校从 1905年起,他转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直到 1929 年以荣誉教授退休从1919 年起开始一系列国外讲学旅在杜威去明尼索达大学之前,他已在 1886 年同他班上的一个学生、后来成为职业教育家的 爱里丝(Harrit Alice Chipman)结了婚,爱里丝性格开朗,她帮助杜威克服了怕见陌生人的羞怯症,后来杜威的兴趣扩 及社会和教育问题也同她有关杜威的所有思想都围绕一个中心:为人类服务1919 年 4 月 30 日~1921 年 7 月在中国杜威对中国充满了友好的感情, 1919 年,他 应邀来华讲学,甫抵中国,就碰上五四运动爆发。
这个古老民族表现出来的生机和活力,使他深受鼓舞他原计划在中国只停留一年,但在中国人的一再邀请和中国形势的鼓舞下,他在华的讲学又延长了一年,总共在中国度 过了两年两个月又十二天,足迹遍布 14个省市,大小演讲 不下二百次由晨报社编的《杜威五大演讲》,一版再版,供不应 求他的思想在现代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更是通过他的学生蒋梦麟、陶行知和陈鹤琴等人的努力,直接影响了中国教育但杜威对中国的访问,对他自己也 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他的女儿简说 :“杜威不仅对同他密切交往过的那些学者,而且对于中国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由衷的敬佩中国仍是杜威所深切关心的国家,仅次于他自己的国家 ”抗战期间,杜威还给中国人民写过一封公开信,译成中文后由美国空军空投到中国的许多城市杜威在信中 说,中美两国都是 热爱和平的国家,却遭到了一个背信弃义的 敌人的无端侵略我 们被迫进入这场战争以保卫我们的独立和自由中美一定会 赢得这场战争中国艰苦卓 绝的斗争已使她 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战争结束后,中国过 去所受的不公正 对待也一定会结束,中国将赢得她在国际上的平等地位胡适:“ 经过 了四十年,我最近重读了大部分他那些讲演的中文译稿,我 还能感 觉到这位大思想家和 导师的生气勃勃的风姿和真诚。
他在 课 堂上或者在听讲 的广大听众面前总是字斟句酌 ”1946 年,87 岁高 龄的杜威与比他足足小 45 岁的罗贝塔女士结婚,次年收养一儿一女,都是比利时的战争孤儿1952 年 5 月,杜威逝世,享年 93 岁威廉·克伯屈《回忆杜威和他的影响 》:“就杜威在哲学史上的相应地位来说,我把他放在 仅次于柏拉 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位置上至于他在教育学史上的地位,依我看来,他是世界上还未曾有4f6bd31de9de12b0ae08df3259baf1f1.pdf(第 7 页 共 14 页)行,五四前夕到了中国主要著作有《伦理学》 (合著,过的最伟大的人物 说到他对当代教育的影响,我把他同威廉·詹姆士、弗兰西斯·W. 帕克和爱德华·L.桑戴克放在一起——他们已最有效地帮助了我们现在的美国教育思想的形成 ”《美国百科全书》中“杜威” 条目:“毋庸置疑,他是美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教育家,无论在国内或国 际上都是如此 对某些敬仰他的人而言,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 大的教育家……但他最伟大的贡献,可能是坚 持哲学真正的功能是解决人 类的问题,且 亲自证明其可能性杜威一直保持他作 为一个严格的反对党之基本立场,他亦从未停止 为世界所有地方的人 类争取更好命运的努力。
”九十岁生日时,总统亲自祝贺,各大媒体盛赞:“哲学家们的哲学家”;“他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的哲学中体 现了美国人的理想”;“美国人的顾问、 导师 和良心,在他没有开始讲话之前, 对于整整一代来 说, 连一个重要的 问题也没有弄清楚” ;“二十世 纪 美国民主的真正声音 ”;“美国天才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 1899 年:《学校和教育》 ;1908 年:《伦理学》 (与好友塔夫茨合著) ;1910 年:《我们怎样思维》 、 《实验逻辑论文集》 ;1915 年:《明日之学校》 (与女儿伊夫琳合著) ;1916 年:《民主主义与教育》 ;1920 年:《哲学的改造》 ;1922 年:《人的本性和行为》 ;1923 年:《公众及其问题》 ;1925 年:《经验与自然》 ;1929 年:《确定性的追求》 ;1931 年:《哲学与文明》 、 《从教育混乱中寻找出路》 ;1934 年:《艺术即经验》 ;1935 年:《自由主义与社会行动》 ;1938 年:《逻辑:探索的理论》 ;1939 年:《自由与文化》 ;1946 年:《人的问题》 ;1949 年:《认知与所知》 (合著) ;1952 年:《一书的引言》 ,最后作品。
4f6bd31de9de12b0ae08df3259baf1f1.pdf(第 8 页 共 14 页)1908) 、 《我们怎样思维》 (1910) 、《实验逻辑论文集》 (1910) 、 《哲学的改造》 、 《经验与自然》(1925) 、 《确定性的追求》(1929) 、 《逻辑:探索的理论》(1938) 、 《人的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