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唱 友谊的回声5.docx
3页《友谊的回声》教案 上饶市第十一小学 洪珊教学内容:《友谊的回声》(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回声》)教学目标1. 通过歌曲《友谊的回声》,感受连贯起伏的音乐旋律所带来的充满遐想的音乐感受,并通过“回声”体验、感悟同学间真挚的友谊之情2. 认识“强”“弱”的力度记号,认识力度记号在表现歌曲情感上的作用并在歌曲演唱中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力度,并用连贯的声音表达音乐情感3. 通过对比体验、实践、反复聆听和演唱歌曲,以模唱、视唱、歌唱、师生接唱,表达歌曲的情感4.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参与到二声部合唱中,并感受二声部合唱带来的效果教学重点认识力度记号:“强”“弱”以及力度对歌曲情感的表达作用教学难点继续唱好八分休止符、感知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聆听、感受1. 师生问好讲故事的方法导入(老师播放《回声》1的动画给学生观看)引出回声现象2. 认识力度记号,体验力度的变化(1) 认识“强”“很强”的力度记号(2) 认识“弱”“很弱”的力度记号 ①师用强的力度演唱,学生用弱的力度模仿。
②师用体态语,引导学生用连贯的声音,高位置地轻声演唱教学目标: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在“回声”这一生活经验回顾中,认识“强”“弱”的力度记号,感受力度的表现作用3.(播放《回声》2动画给学生看),聆听歌曲,揭示课题(1) 教师表演唱(2) 聆听录音范唱(3) 用“wu”模唱全曲环节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的聆听,完整感受歌曲,进一步体验力度的表现作用二、学习演唱歌曲的第一段1. 学唱第一段歌曲2. 解决旋律难点:①切分节奏②八分休止符环节目标:感受歌曲旋律连贯、起伏的音乐特点,进一步用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连贯、起伏的音乐风格在演唱实践中复习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的音乐概念,准确演唱,并通过这一难点的解决唱好歌曲旋律3.学唱第二段歌曲4.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①第一遍歌词演唱②解决音准、节奏难点③演唱第二乐段 (一唱全曲)(二唱全曲)三、拓展延伸感受山谷回声1. 播放二声部录音)听2遍2. 学习二声部合唱,让学生学低声部(三唱全曲))加二声部合唱(四唱全曲)加二声部合唱四、结束课业学生随着音乐轻轻的走出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