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岳阳楼记的语言美.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8855366
  • 上传时间:2023-10-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岳阳楼记》的语言美、图画美、结构美饶君剑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脍炙人口,传颂千古,除了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言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许多志士仁人的座右铭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语言美、图画美、结构美,汇成了美的旋律,读后使人如饮醇酒,美味无穷,久而弥笃,受到美的陶冶1)或句式整齐押韵,或长短句结合文中描写登上岳阳楼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几段话,几乎都是四字句,大多用的是同韵字,既整齐又押韵,如同诗歌,琅琅上口,具有语言的音乐美其他地方则长短句交错运用,短到一个字,长到九个字,参差错落,读来抑扬顿挫全篇亦骈亦散,独具一格2)联合短语和固定短语多,对偶句多,排比句多短语如:“政通人和”、“樯倾楫摧”、“虎啸猿啼”、“心旷神怡”、“朝晖夕阴”、“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等,对偶句有“北通巫峡,南极萧湘”、“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由于结构对称的短语、对偶句、排比句多,且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读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3)遗词精当而隽永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宽阔与浩大,连莽莽君山、滚滚长江在它面前也显得那么渺小,这与“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诗)等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还分别表现出了永恒的山、流逝的水的不同势态,真是言简意赅形容汹涌的浊浪冲向天空时,作者用了“排”这一动词,富有神韵,难以找出先例它写出了浪身之巨,浪头之高,气势之磅礴,远比“横”、“涌”等词富有表现力又如“波澜不惊”的“惊”、“锦鳞游泳”的“鳞”,分别运用了拟人和借代的修辞手法,既生动又形象,给人以丰富的联想文中绘了三幅图画第一幅(第二自然段)是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巴陵胜状,给人们的印象是雄伟壮观第二、第三幅图画(第三、四自然段)是用工笔画出洞庭湖霪雨霏霏之时以及春和景明之时的不同景象在写景时,作者将第二、第三幅画对比描写1)色彩上的对比一幅画上,黑沉的天,浑黄的浪,模糊的山岳,多么阴冷、晦暝的色彩另一幅画上,碧空如洗,天水一色天上的鸟儿是白色的,水中的鱼儿色彩绚丽,小洲上的草是青青的;夜晚月影如璧,波光如金这是多么晴暖、明丽的色彩如果说,前面是一幅色彩凝重的水墨画,那么这里便是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彩画2)音响上的对比一幅画上,雨的唰唰声,风的怒吼声,浪涛的翻腾声,樯楫的断裂声,虎啸猿啼声交织在一起,多么恐怖险恶,令人毛骨悚然;另一幅画上则是风平浪静,沙鸥欢噪,渔歌互答,多么恬然静穆,令人心旷神怡。

      这两幅画在取景上都通过渲染、衬托,努力使色彩上做到极暗或极明,音响上做到极强或极柔,以便将一般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推到极“悲”或极“喜”的境地3)人物形象的对比人是大自然的主宰,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还刻画了景物中的不同人物形象每幅画面都有两种人物,即画中人和画外人的活动、神情;两幅画中的人物形象成鲜明的对比一幅画中,写的是与狂风恶浪英勇搏斗的船夫他们的神色是那么紧张,行动是那么忙碌风雨无情地抽打在他们的身上,巨浪随时都有吞没他们的危险此情此景,令商旅望而生畏,令迁客在为他们的命运担忧的同时,不由得联想到自己所处的逆境,自然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饥”的感慨,因而脸上显露出悲伤的神色另一幅画中,湖面上渔舟点点,渔夫们从容地摇着船儿,撒着网儿,收拾着鱼儿他们不时引吭高歌,歌声此起彼伏,相互应和也许是抒发捕获丰收的喜悦,也许是相互表达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热爱激情感染着岳阳楼上的观赏者,他们个个喜形于色,心中的忧愁一扫而光,情不自禁地端起酒杯,借酒助兴起来应该明白,作者写观赏者的不同观感和表情,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烘托了洞庭湖上的壮丽景色即作品艺术构思所显示出来的美岳阳楼是三国时东吴操练水兵的地方,在上面可以看到浩淼无边的洞庭湖,它自古以来便是游览胜地。

      作者要为重修岳阳楼作文,此事又难又不难说不难,是作者文学造诣深,擅长填词作文;说难,是岳阳楼早已“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前朝大诗人李白曾因崔灏在黄鹤楼题了颇有影响的诗而发出了“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叹息,如今岳阳楼上佳作荟萃,作文要出前人之右确实很难,但作者受朋友之托,不能不写要写岳阳楼,不能不写岳阳楼上所见的景物,而这些景物的描写,“前人之述备矣”,怎么办?这就要匠心独运,写出新意不仅内容新,还要结构形式新,给人以新鲜感作者在第一自然段简单叙述了整修岳阳楼的经过和自己作文的缘由后,在第二自然段里只用了几句话就概括了“岳阳楼之大观”,似乎再写都是多余的,可谓惜墨如金然而,文章一笔宕开,引出另一个问题:岳阳楼上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异”字是文眼,统领全篇第三、四自然段先写“景”异,作者便铺陈描写,酣畅淋漓,可谓用笔如泼,使读者饱览了洞庭湖的各种风光写“景异”为的是写“人异”以物喜”、“以己悲”本是人之常情,然而也有“异二者之为”的古仁人,这样自然过渡到第五自然段写古仁人异乎寻常的忧乐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此为止,读者以为作者是赞颂古仁人的美德,然而,文章最后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嘎然而止,使人茅塞顿开。

      原来作者是借写古仁人来抒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和抱负,同时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与朋友共勉的作用,真是画龙点睛总之,文章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环环紧扣,一波三折,卒章显志,这就是其结构美综上所述,《岳阳楼记》由于具有语言美、图画美、结构美的艺术特色,才在以岳阳楼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成为压卷之作,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曾刊登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