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研究-古人对雷电的认识和防御在《易经》中有较多记载.docx
6页国学研究-古人对雷电的认识和防御在《易经》中有较多记载 摘要:何为雷电?雷电在天空何处产生?雷电如何形成?雷电的危害和好处是什么?如何防御雷电?这些问题在群经之首、万经之王的《易经》中均有答案,作者整理述之 雷电是自然界经常发生的一种天气现象,对于雷电现象的研究,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就已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这在群经之首、万经之王的《易经》中有较多记载 《易经》中关于雷电方面内容的有十余卦通过对这些卦卦名、卦图和卦辞的深入分析解读和全面归纳总结,我们能从中了解到较多的关于古人对雷电的认识情况和防御办法 一、何为雷电 汉辞网的描述是:一块云接近地面物体或者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产生火花放电现象,电光很强,叫做闪电,同时发出的强大响声叫做雷,合称雷电 《易经》中的描述只有两个字“大壮䷡”大壮”为卦名,“䷡”为卦图卦图(䷡)构成是震上乾下,震为雷,乾为天,图意为天上有雷卦名“大壮”的“壮”为有力、强盛之意天上电闪雷鸣,声音大,气势盛,故为“大壮”天在“大壮”之中,正是雷电交加之时大壮”指的就是雷电 二、雷电在天空何处产生 现在我们讲雷电产生于雷雨云与地面之间或者在雨云云的不同部位之间以及不同云块之间。
《易经》中的“无妄”卦说的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无妄”卦说:“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为卦名,“䷘”为卦图,“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卦名“无妄”的“妄”为胡乱之意,“无妄”即不胡乱行动 卦图(䷘)构成是乾上震下,乾为天,震为雷,图意为天下有雷 卦辞“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中,“元”:初始、本来,此指本来的事物形式及其活动规律,即俗话说的“本来就是这式儿,该啥样还啥样”;“亨”:顺利、顺当、通达;“利”:利于、益于、适合;“贞”:持守;“匪”:天也;“眚”(shěnɡ):灾害,意为天空非晴好天;“攸”:所;“攸往”:所往 卦辞意为:原本就不轻举妄动的雷电是恰当的,雷电要保持住这种恰当的做法天空正有晴好天气转为阴云天,在天气变化没有达到阴云密布的情况下不利雷电有所作为这段话的意思讲白了就是说,天上有雷雨云的地方才有可能产生雷电,没有雷雨云的地方是不会产生雷电的雷电产生是有环境条件的,环境条件不具备,雷电是不会轻举妄动的,故为“无妄”由“无妄”卦寻得古人对“雷电在天空何处产生”的认识答案——雷电产生于天空中有雷雨云的地方 三、雷电如何形成 空中云团集聚摩擦而带电,从而形成带电雷云,当带电雷云集聚到一定数量时,就会激发出耀眼的闪光和震耳的雷声,这就是我们现代人对雷电形成的简要诠释。
《易经》中的“恒”卦:“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记述的亦概如此意 “恒”为卦名,“䷟”为卦图,“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卦图(䷟)构成是震上巽下,震为雷,巽为风风持续不断的把阴云刮过来聚集起来,从而使雷声不断,故为“恒”(恒:持久) 卦辞意为:风持续不断的把阴云刮过来聚集起来,从而使雷声不断这是自然通达的,没有错(咎:过错)风要保持住着有利态势,继续往这有利的方面发展 这就是“恒”卦对雷电形成的诠释 四、雷电的危害 雷电伤人毁物的危害,在《易经》的“归妹”卦和“丰”卦中记述的较为具体 关于雷电伤人,“归妹”卦说:“归妹䷵征凶,无攸利 “归妹”为卦名,“䷵”为卦图,“征凶,无攸利卦图(䷵)构成是震上兑下,震为雷,兑为泽,泽在“后天反对八卦实六图”中为少女(小妹妹)雷雨天,少女(小妹妹)不要在户外活动,赶紧回家在屋里呆着,别在户外让雷击着,故为“归妹”(归:返回) 卦辞意为:雷雨天,少女(小妹妹)执意在户外活动,是易遭到雷击伤人的危险,此时在户外活动是没有好处的(“征”:远行也) 关于雷电毁物,“丰”卦说:“丰䷶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丰”为卦名,“䷶”为卦图,“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为卦辞卦图(䷶)构成是震上离下,震为雷(即雷电),离为火图意是雷电助燃大火,雷电助长大火,故为“丰”(丰:旺、盛、大、多也) 卦辞“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中,王:指雷电;假:助燃、助长;忧:忧虑;日中:正中午 卦辞意为:雷电助燃大火,雷电助长大火是自然亨通的雷电助燃大火,雷电助长大火是没有忧虑的,而且助燃和助长大火的最适宜时间为一天当中温度最高的中午(若这样火灾该是多么迅猛和严重) “归妹”卦讲解雷击伤人之害,“丰”卦述说雷击毁物之灾看来雷击伤人毁物,古今谨惕一也 五、雷雨天的好处 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雷击有危害,雷天有吉祥 1、植物期盼,有利生长这在“豫䷏”卦中有准确形象的描写:“豫䷏利建侯行师 “豫”为卦名,“䷏”为卦图,“利建侯行师”为卦辞卦图(䷏)构成是震上坤下,震为雷,坤为大地大地上响雷即为“豫”豫”欢喜也,快乐也豫”卦的上卦雷指天上正在打雷,说明天可能要下雨,或者正在雷雨交加之中下卦大地指大地上的植物天降喜雨,大地上的植物将要或者正在雨露滋润,植物当然高兴,故为“豫” 在卦辞“利建侯行师”中,“利”:有利于、有益于、适合于建侯”:在大地上建国立候,此指地上的植物生发长成;“行”:前进、上进;“师”:众也;“行师”:生长发展壮大。
利建侯行师”意为(植物获得了雨露滋润)有利于其发育成长、发展壮大 “豫”卦的豫字用的多妙啊,它把植物获得雨露滋润的喜悦情态,描写的多么传神啊! 2、停工歇息,休闲娱乐在古代农耕社会,遇到雷雨天,人们不能下地干活,就安心呆在家里,以防雷击在家中没事可进行一些休闲娱乐活动震”卦“震䷲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描写的就是这种场景 “震”为卦名,“䷲”为卦图,“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震为雷,卦图(䷲)为重卦雷构成,图意可理解为雷鸣电闪,接二连三,气势强盛 卦辞“亨震来虩虩(xx),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chng)中,虩虩(xx):恐惧貌;哑哑:象声词,形容禽鸟鸣声、小儿语声、器物响声;丧:丢掉,失去;匕:酒勺;鬯(chng):香酒 卦辞意为:雷雨天人们安心呆在家里是合适的尽管户外雷声隆隆惊人,但屋内笑语声声不断雷声虽然威震百里,却没有使喝酒人手中的酒勺和酒水吓掉和散撒(因为人们有心理防备) 有此可见,雷雨天人们呆在家里休闲娱乐是多么的安心、专注、从容、快乐 六、如何防御雷电 《易经》中记载古人防御雷电的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遇到雷雨天气,最好呆在家室内不要外出,以免遭户外雷击。
这种防御方法虽已在《归妹》卦和《震》卦里有谆谆告诫,可古人还是不放心,又在《颐》卦中再次苦口婆心的提醒:“颐䷚观颐,自求口实 “颐”为卦名,“䷚”为卦图,“贞吉观颐,自求口实卦图(䷚)构成是艮上震下,艮为山,震为雷,山雷为“颐” 颐:脸两边的下半部,即腮、面颊在正看如人之头脸的“伏羲八卦图”中,山和雷均在“脸”颊之左右处在“脸”颊左右的山雷各就其位,视之如颐,故为“颐” 卦辞“贞吉观颐,自求口实中,观:观看:自求:自找;口实:话柄、不利之事 卦辞意为:山(亦指人)要老老实实地守在自己的位置(家里)不动则平安吉祥如果非出去观看自己对面(即户外)的雷,那会自找雷击之灾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要谨记心中,切莫违之 2、雷雨天气在室外陆地上活动的人,如何防御雷击?这在《小过》卦:“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中给予了描述记载 “小过”为卦名,“䷽”为卦图,“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卦图(䷽)构成是震上艮下,震为雷,艮为山,山上有雷因此过往于山上的鸟,为避免雷击,一定要飞的低一些,行为动作要小一些,故为“小过”(小:小动作、低点飞)。
卦辞“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中,小事:行为动作小;大事:行为动作大;遗:遗留即提醒后边鸟的声音 卦辞意为:“小过”则安全通达,适合持守好过往于山上的鸟,为避免雷击,行为动作要小一些,飞的低一些在前边飞行的鸟鸣叫着提醒后边飞着的鸟说:“雷雨天不宜往上高飞,宜于往下低飞这样安全吉利 “可小事,不可大事”说的是行为动作宜小不宜大,即提醒人们雷雨天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要尽量缩小,以防止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因“跨步电压”造成伤害 “不宜上宜下”隐含了两个意思:一是雷雨天人们不可到高起之处和大树下(山上大树多);二是雷雨天人体应尽量降低自己,以免作为凸出尖端而被闪电直接击中 3、雷雨天气不宜在户外的水中作业或嬉戏,因为水体导电好,易遭雷击 对此,《易经》中的《屯》卦这样提醒:“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为卦名,“䷂”为卦图,“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卦图(䷂)构成是坎上震下坎为水,震为雷,雷被围困在水中,故为“屯”(屯:包、卷、围等) 因为雷被围困在水中,也就是说水中有雷,如果此时在水中作业或嬉戏是易遭雷击的所以“屯”卦卦辞说:“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其意思是:不要去水中作业或嬉戏,适合呆在已建的侯业(家室)里 侯业(家室)应该建在什么地方合适,《易经》中的《解》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地点——“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解”为卦名,“䷧”为卦图,“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卦图(䷧)构成是震上坎下震为雷,坎为水,雷从水的围困之中解脱出来,故为“解”(解:解脱) 雷在水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可理解为人在水的险境中走出来那么,走出来之后去哪里呆着合适呢?“解”卦说:“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卦辞中,利:适合;西南:在伏羲八卦方位图中是坤即大地;来复:来回(活动);夙:早 卦辞意为:雷雨天人适合到大地上的家室里呆着,不要去易遭雷击的地方雷雨天)人在家室里活动则平安吉祥这样平安吉祥的地方要(赶紧)前往,早到早得平安吉祥 认识雷电是为了更好地防御雷电,防御雷电是为了避免或降低雷电带来的伤害和损失通过对《易经》中十余卦关于雷电方面内容的深入分析解读和全面归纳总结,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古人对雷电的认识是多么的深刻,防御办法是多么的具体而行之有效在防雷技术与时俱进,不断出新的今天,我们无不感激古人给我们奠定下殷实的防雷“家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