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研究-唐代神童知多少.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3847240
  • 上传时间:2021-10-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研究-唐代神童知多少   为什么天才成群地来?这句有名的发问,出自二十世纪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Kroeber)之口后,便迅速风靡全球如果背景搁在气象雄伟的大唐,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神童成群地来?  之所以有这样的发问,自然是因为有人做过一番统计工作这个人就是明代著名的文人雅士胡侍胡侍于其所著的《真珠船》一书卷六中,列有“幼慧”一条所谓“幼慧”,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神童了在这个条目下,胡侍收录了不少唐代的神童们抄录于下:  唐世幼慧者最多,权德舆四岁能赋诗,萧颖士四岁能属文,七岁诵数经,十岁以文章知名令狐楚五岁能词章杜甫七岁属辞李百药、徐彦伯、张九龄、裴敬彝,皆七岁能文韦温七岁、日诵数千言,十一岁举两经及第孔颖达八岁,记诵日千余言,暗记《三礼义宗》,刘晏八岁,献东封书,拜秘书省正字王勃九岁作《汉书指瑕》,十三作《滕王阁序》张童子九岁明二经,与韩愈同举礼部,拜卫兵曹李泌九岁赋方圆动静李白十岁观百家,十三能文史郗士美十二通五经,《史记》《汉书》皆能成诵柳公权十二工辞赋元稹十五擢明经常敬忠十五七,过诵万言如意中七岁女子,赋《别兄诗》  这群人中间,有我们熟悉的诗中李杜,有孔夫子的三十二代孙、名学者孔颖达,也有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柳公权。

      通过阅读这份记录,我们可以发现,想要在唐代贴上“神童”这个标签,有几个门槛是必须要跨过的:首先,便是要小小年纪就会赋诗写文章,这基本上是条硬性规定我们可以发现上述诸位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天才小作家,处女作的亮相一个比一个早最早的要属权德舆与萧颖士,初露才情时才四岁其次,大都要擅长记诵,脑袋里要装满锦词妙句这个要求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像如今我们碰见邻家小孩会流利地背上十几首唐诗,便赞不绝口,直夸聪明殊不知,唐代这群神童们有的竟然日诵万言,更有甚者如郗士美,竟然连《史》《汉》都能成诵这要放在今天,早都被媒体逮住炒成热门头条了最后,得要早早参加科举,得一个功名,也就是得有个公务员身份,而且是得名越早越出名,如八岁就拜秘书省正字的刘晏,九岁就因明二经而与韩愈同举礼部的张童子要知道,这一年韩愈已经二十五岁了另外,名单中竟然还有位七岁就能赋诗的小才女,大唐才兴可见一斑啊!  然而,成为小神童只能算是迈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台阶,并不能确保以后的人生便会平步青云因为,如今我们所知道的唐代杰出人物,大多数都不在神童之列譬如“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二十五岁才考中进士,而张童子九岁就中科举,与昌黎同年可是,韩愈后来成为唐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一等一的风云人物,而张童子反倒是寂寂无名。

        当然,小小年纪多读点书,于个人成长来说毕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胡侍在罗列完这份名单后,不由得感慨和寄望道:“今之豚犬,但解觅梨栗耳,述之以勉儿辈!”-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