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复习2.ppt
23页第一章第一章物质结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 (单元复习第二课时)(单元复习第二课时)(三)元素周期律(三)元素周期律一、元素性质的内涵一、元素性质的内涵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 微观性质微观性质— 原子半径、化合价、原子半径、化合价、 电子得失能力电子得失能力 宏观性质宏观性质— 金属性、非金属性金属性、非金属性 二二、、金金属属性性、、非非金金属属性性和和氧氧化化性性、、还还原原性性的的 关系关系一一般般说说来来,,元元素素的的金金属属性性强强,,元元素素的的失失电电子子能能力力 ,,单单质质的的还还原原性性 ,,其其阳阳离离子子的的氧氧化化性性 ,如钠和镁如钠和镁 强强 强强弱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能力 ,单质的氧化性,单质的氧化性 ,其阴离子的,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还原性 。
如硫和氯如硫和氯 强强强强弱弱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如钠和镁如钠和镁) (1) 2) 3) 4) 金属单质与水反应快慢金属单质与水反应快慢 金属单质与酸反应快慢金属单质与酸反应快慢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金属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金属 间的置换反应间的置换反应 2、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如硫和氯如硫和氯)(1) 。
2) (3) (4) 非金属非金属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 最高化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最高化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请阅读下列材料:请阅读下列材料: 1、与、与Na、、Mg、、Al有关的是:有关的是: (1)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 ﹥ Mg ﹥ Al (2)碱性:碱性:NaOH ﹥ Mg(OH)2 ﹥ Al(OH)3 (3)还原性:还原性:Na ﹥ Mg ﹥Al (4)氧化性:氧化性: Na+ ﹤ Mg2+ ﹤ Al3+ 2、与、与Cl、、S有关的是:有关的是: (1)氢化物稳定性:氢化物稳定性:HCl ﹥ H2S (2)酸性:酸性:HCO4 ﹥ H2SO4(3)氧化性:氧化性:Cl2 ﹥ S (4)还原性:还原性: Cl- ﹤ S2- (5) H2S + Cl2 == 2 HCl + S从从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练习:练习: 4、请、请你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镁的金属性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比铝强1、与热水反应、与热水反应……2、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3、设法证明碱性、设法证明碱性 Mg(OH)2的碱性比的碱性比Al(OH)3强强……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四.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由左至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碱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由上至下: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减弱、碱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碱碱碱碱金金金金属属属属碱碱碱碱土土土土金金金金属属属属 过过过过 渡渡渡渡 元元元元 素素素素 金金 属属 非非 金金 属属 卤卤卤卤素素素素稀稀稀稀有有有有气气气气体体体体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小结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小结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金属属性性逐逐渐渐增增强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非金金属属性性逐逐渐渐增增强强HLiBeBCNOFNaMgAlSiPSClKCaGaGeAsSeBrRbSrInSnSbTeICsBaTlPbBiPoAt五、“位、构、性”的关系 结构结构位置位置性质性质(1)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2)核外电子核外电子电子层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单质性质单质性质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的性质离子性质离子性质元素性质元素性质A、、B、、C三三种种元元素素的的原原子子具具有有相相同同的的电电子子层层数数,,B的的核核电电荷荷数数比比A大大2个个单单位位,,C的的质质子子数数比比B多多4 个个,,1moLA的的单单质质和和稀稀盐盐酸酸反反应应能能置置换换出出1gH2,,这这时时A转转化化为为具具有有与与氖氖原原子子相相同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写出出这这三三种种元元素素的的元元素素符符号号A 、、B 、、C ((2))写写出出A、、C最最高高价价氧氧化化物物对对应应水水化化物物相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写出出A、、B的的最最高高价价氧氧化化物物对对应应水水化化物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AlClOH—+H+=H2O NaOH+Al(OH)3═ NaAlO2+2H2O 例题例题:四、化学键1、化学键 在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2、离子键和共价键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一、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1、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离子化合物Na2O2、NaOH中含有共价键2、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不正确3、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如CH4、CCl4、CO2、CS2等都是非极性分子4、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原因同3五)典型例题分析5、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6、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H4Cl中有离子键,但全部是非金属原子7、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键8、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如是AlCl3共价化合物9、元素的性质越活泼,单质的性质也一定越活泼N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强,N2但很不活泼二、写出下列各物质的电子式:(1)Cl2、 N2、 HCl、H2O、NH3、CH4、CCl4 (2)写出下列各物质的电子式: NaCl、MgO、 MgCl2、NaOH、Ca(OH)2、Na2O2、NH4Cl 1、X、Y是短周期元素,两者能组成化合物X2Y3 ,如果X的核电荷数为n,则Y核电荷数不可能是( ) A、n+11 B、n-6 C、n+3 D、n+4 X2Y3+3 -2IIIA VA VIA 5 B 7 N 8O 13 Al 15 P 16 S n ?左右边各元素的原子序数有何特点?左右边各元素的原子序数有何特点? X上上Y下:下:n+1+8 X下下Y上:上: n+1 -8n+1n+3X上上Y下:下:n+1+8X下下Y上:上:n+1 -8B D课堂练习: 2、A和B均为短周期元素,B离子比A离子的核、A和B均为短周期元素,B离子比A离子的核外多两个电子层,已知A处于第外多两个电子层,已知A处于第m主族,B处于第主族,B处于第n主族,则A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主族,则A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B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B原子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分析:分析:首先注意到第一、二、三的零族元素H首先注意到第一、二、三的零族元素He、、Ne、、Ar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2、10、18的原子序数分别为2、10、18 B离子B离子可能可能为第三周期非金属阴离子,A离子为第为第三周期非金属阴离子,A离子为第二周期金属阳离子,则二周期金属阳离子,则 A:A:2++m B:10+n A:A:2-- (2--m) 、、B:2+n 或或10-- (8--n)B离子为第二周期非金属阴离子,A为B离子为第二周期非金属阴离子,A为H+ ,,则则 或或10-- (8--m) 、、 或或18 -- (8--n) 3、砹是原子序数、砹是原子序数85,推测砹或砹的,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化合物最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HAt很稳定很稳定 B、、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AgAt不溶于水不溶于水 D、、砹是有色固体砹是有色固体A 性质推测:先定位置,再结合已知物质性质推测:先定位置,再结合已知物质性质,兼顾相似性和递变性进行推测。
性质,兼顾相似性和递变性进行推测 4、、X和和Y属短周期元素,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电子,则X和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表示为( ) A、、XY B、、XY2 C、、XY3 D、、X2Y3A 高考试题:高考试题: 1、已知铍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已知铍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铍的原子半径大于硼的原子半径 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 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2、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数比为2﹕3 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数之差不可能是( )) A、1A、1 B、3B、3 C、5C、5 D、6D、6 题题 型:型: 1、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判断、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判断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 2、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比较、利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比较或预测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或预测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 3、元素、元素“构、位、性构、位、性” 关系的互推和元关系的互推和元素名称的推断素名称的推断 4、设计实验证明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设计实验证明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性的强弱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