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安藤作品分析.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2085028
  • 上传时间:2022-10-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摘 要:光是世间万物之源光的存在是在世间万物表现自身和反映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建筑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本文依据详尽的案例分析,论述了安藤忠雄的独特的建筑用光理念和设计手法 关键词:1安藤忠雄;2建筑空间;3光正文  任何参观过安藤的建筑作品的人,哪怕仅仅是欣赏拜读过他的作品图集,也许都会对安藤在建筑中用光的设计意匠和娴熟技术叹为观止确实,安藤的一系列建筑在与光的结合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特别是在光的教堂、水御堂、小筱邸等作品中,他对光的处理可谓炉火纯青,堪称是一位光的大师   光是世间万物之源光的存在是在世间万物表现自身和反映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   建筑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早在60多年前,现代建筑大师柯布西埃就这样赞叹过光对建筑设计和造型的重要作用其后,随着他的新建筑五点原则的影响的逐渐扩大,特别是新型结构体系和建筑材料,如玻璃幕墙在建筑中的应用,使现代建筑形象在“轻、光、挺、薄”的视觉效果方面达到极致在创作实践方面,柯布西埃的 朗香教堂、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埃罗.沙里宁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克瑞斯基小教堂(图1)、约翰逊的水晶教堂均充分利用了自然阳光的特性,塑造出一种神圣脱俗的空间氛围,在现代建筑用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1克瑞斯基小教堂  然而,安藤在建筑用光方面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其建筑作品亦因此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与现代建筑的先驱者们相比,安藤对建筑用光的发展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安藤通过一系列的建筑作品,而非个别作品诠释和体现用光的设计理念如住吉的长屋、小筱邸、井筒邸、石原邸、伊东邸、光的教堂、直言宗水御堂和古墓博物馆等许多作品中都表现出安藤在建筑用光方面的设计造诣第二,与其他大师不同,安藤不仅在公共建筑设计、而且在众多私人邸宅设计中,都同样重视光在塑造空间环境和理想生活方式中的作用他最早的作品住吉长屋、城户崎邸及其后的六甲山教堂的获奖,应该讲是与他在建筑中成功地运用光的要素是分不开的   同时,安藤对建筑与光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系统观点和主张他认为,光使物体的实存成为可能建筑空间之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施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幻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之改变而正是在不断变幻之中,光重新塑造着我们的世界但是,“光并没有变得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被孤立出来或被物体吸引光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意义……在光明和黑暗的边界线上,个体变得清晰并获得了形式。

        英国著名建筑师罗杰斯在一次“光与建筑”的展览会上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光需要可使其展示的建筑安藤同样认为,建筑设计就是要“截取无所不在的光,”并在一特定的场合去表现光的存在,“建筑将光凝缩成其最简约的存在建筑空间的创造即是对光之力量的纯化和浓缩   安藤游历日本传统建筑时获的空间体验对他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日本传统的茶室建筑中,光线是以撑张在精致框之中的纸来进行分割的当光穿过这样的分割时,在室内静静地漫散开,便与黑暗混合在一起,创造一种单色退晕的空间传统日本建筑就是凭籍这种感性的方式,将精细微妙的变化赋予建筑室内空间安藤指出,“采光的方式及与设计的不同部门之间相互叠合的关系 对传统的日本建筑非常重要光随着时间而发生着变化,建筑中的不同部分由此建立相互之间的关系”〔2〕   确实,光在日本传统建筑中是最有生命力的单纯而简洁的光,以及冷灰色的色调能够营造出一种沉静安宁和寂静的心境,而这种情绪的纯粹和净化则让人们更能感悟到外界的细微变化和内在的生活品味   西方古代建筑,如罗马万神庙(Pantheon)以及中世纪的宗教寺院建筑,也曾是形成安藤光的理念的重要来源。

      罗马万神庙室内是一个直径达43.3m的半圆穹空间,每当穹顶开敞的圆洞(直径为8.9m)将自然光线和雨水泄入这个寂静而幽暗的空间时,建筑才真正显示出永恒的意义法国塞纳克修道院同样如此由于宗 教 上的戒律,该建筑全部采用厚重的毛石块砌筑而成,建筑装饰和材料使用俭朴到了极点但 安藤认为,其内部“蕴含着一种伟大的力量,在场所深深的寂静中,我体会到光是一种具有 穿透力的东西而这与传统日本数寄屋茶室中的气氛有着内在的相通之处4罗马万神庙  总的说,从中世纪到工业革命,无论在日本,还是在西方,尽管当时建筑技术水平有限,但 人们对光的驾驭和思考仍然是极其审慎、细致而考究的,因而人们在这样的建筑中能够强烈 地意识到人和自然接近的感受   然而在今天,许多人并未认识到传统建筑这种文化特质安藤认为,“我认为现在已经到了 通过与西方继续进行文化融合使我们贫瘠的传统重新获得价值的时候了在我的观念中,日 本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缺失是黑暗所具有的深度和丰富性的理解如果我们越来越缺少这种 黑暗的感觉,那将会遗忘空间的回应和光影创造的微妙感现代建筑将窗户从结构限制中 解放出来,但是,现代建筑却彻底消除了黑暗,创造了一个“过分透明的世界”--一个“ 泛光的世界”。

      这种光晕般扩散的光的世界,就象绝对的黑暗一样,意味着空间的死亡… …今天,技术的扩张使建筑照明变得轻易和缺乏感性,导致了人们无法去感受场所的独特 性事实上,在人工照明之中,人已经无法意识到他和自然的关系基于这样的认识和观点,安藤在20年的建筑实践生 涯中,一直致力于在作品中表现最基本的 自然要素--光与建筑空间的完美交融、乃至营造一种戏剧性的效果,而其最突出的设计手 法便是,利用单纯的混凝土材料和几何化的空间组合创造大面积的明暗对比和富有动感的光 影变化,特别是用黑暗来反衬光的魅力和场所意义在到处布满着均质光线的今天,我仍 然追求光明与黑暗之间的相互渗透的关系在黑暗中,光闪现出宝石般的美丽,人们似乎可 以把它握在手中,光挖空黑暗并穿透我们的躯体,将生命带入‘场所’”   以光为主要代表的自然要素是安藤一系列私人邸宅建筑设计中的主角,如住吉的长屋、小筱邸、吉田邸、宫下邸、井筒邸、石原邸、伊东邸等……他的住宅表面上看 去,具有明显的均一单调的特质,细部和装饰可以讲是匮乏的但是,安藤所关注的是给人 以深层次的空间 体验通过这种交换,建筑开始揭示出人们生活与自然(如光)共生中的亲密性,揭示出安藤 那种由连贯的清水混凝土构成的空间连续性。

      世间万物当它们被光照亮撩开神秘的面纱时, 便有了精神上的存在,甚至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亦成为建筑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 他们看似乎无形,然却更具令人难忘的印象   安藤在解释他的成名作--住吉的长屋设计时曾指出,“我设计的庭院占据基地的1/3,并位居中央它揭示了日常的自然界的各个方面,是住宅生活的中心也是一个引唤现代生活中正日趋消逝的光、风、雨等自然物的装置在这里,光线从天空渗入院中,在内庭四周的壁体上投下深深的阴影,通过光线的变化,人们可以感到日、月和地球的运动和气候的变化,并体验到,这里决不是一个普通的、只可观赏一株树木的庭园,而是会有一种触动更深层的情感和遭遇外部自然界的感觉于是,光使美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图2)2住吉的长屋内庭院  石原邸设计也极具特色与其它许多住宅类似,该住宅外壁用材仍然是纯粹的清水混凝土, 安藤用它与周边混杂暄闹的环境形成领域上的划分而石原邸最有魅力的是内院部分,设计运用了大片玻璃砖,精心构思营造了一个完全以“光”为主题的“光井”在白天,柔和的阳光透过“光井”,使自然光线渗透到住宅的每一层,照亮了室内环境;而入夜,室内灯光则反过来照亮了“光井”外的庭院空间,住宅亦变成一个“光的容器”。

        在小筱邸中,安藤则在内部空间中独具匠心地考虑了顶光的效果,这时的顶窗光线,实际上 成为名副其实的反光光源顶侧缝隙渗泄进来的自然光线照亮了“纤柔若丝”的混凝土壁面 ,沟通了建筑与自然的内在关联于是,安藤心目中那种来自万神庙和塞纳克修道院的空间体验又一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印证(图3)3小筱邸鸟瞰  在安藤同样所擅长的宗教建筑设计中,更是让光行使了一种反映特定精神内涵的象征功能   光的教堂是他这类建筑中的重要代表作该建筑具有高度的艺术纯粹性,充分体现了安藤有 着光明与黑暗对比并存的设计理念这个矩形的混凝土方盒子经由一带有雨篷的入口进去, 然后穿过一片微光依稀的楔形空间,最终导向一黝黑的教堂室内就在这处非常抽象的文脉中,光被安藤用来创造了一种出乎人们想象的用途--一个巨大的、火焰般燃烧的“光的十字”缝隙,被深深切刻在圣坛背后的墙壁上,不禁使人感到它仿佛连接了另一个神秘的精神世界(图5、6)5光的教堂平面6 光的教堂室内  1991年落成的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是安藤致力于表现有色光的巅峰之作 水御堂地处兵库县淡路岛,是日本真言宗的分支寺院--本福寺的增筑和扩建当人们经过 一段长长的上山路,通过原先的庙宇,就进入了一片与一组高3m的混凝土壁体融合一体的“白 沙之海”。

      对参拜者而言,白色具有纯化视网膜、澄清心中意念的作用在这里,完全可以感受到一种如同伊势神社前白色的卵石小道和数寄屋荷茶庭小径那样的设计意图当人们走过线形壁体的端部时,就看到了远处波光粼粼的大海,转过墙端,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巨大的、覆满绿荷的椭圆形水池池中散布的星星点点的荷花,似乎暗示着佛的存在(图7)然而,这时人们突然发现前进的通路消失了,因此,只能沿着荷池中间狭窄缝隙中的梯道向下走去,从白昼到黑暗,当人们的眼睛经过一段调适,就发现这个黑暗的缝隙中依移有着天空微弱蓝光梯道底端分为两条路,右边是一个感觉暧昧朦胧的接待室,而真正吸引人注意的是左边的以红色为色彩基调的水御堂正厅每当夕阳余辉从大厅西侧的御堂内阵映入室内,列柱格栅便落下长长的投影,大厅充溢着一片强烈的绛红色光线,人们瞬间受到到一种静寂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深刻体验(图8)7水御堂外景8水御堂正厅室内   普拉莫在“日本建筑中的光”一文曾对水御堂的用光设计给予高度评价水御堂中体验到的这种空间序7 水御堂外景列,并不仅仅意味着要达到一种内在的精神,而且也通过 一种光色的逐渐引导变化,最终给参拜者以理想境界的感受这种礼仪化的行程实际上是神 秘而迷茫的,它构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探险,而这对于灵魂的洗礼是必要的。

      这一行程始于一 纯化的白色通道,它使人们摆脱尘世,进入一个空灵的世界;接着,伴随着微弱的蓝色光线 和逐渐加重的黑色,人们进入到地面以下在这里,最终出现了一种象征性的死亡和再生, 我们和我们的世界沉没消亡在黑暗之中而当我们突然看到一片强烈的、超自然的明媚红光 时,瞬时死而复苏”   今天的安藤对光的追求并没有止步从1994年的大阪府立飞鸟历史博物馆、兵库县木材博物 馆、鹿儿岛稻盛会馆直到后来巴黎UNESCO的瞑想之庭(图9),他仍在不断地探索光的意义及其在建 筑中新的表现形式光与建筑,作为安藤“与自然对话”设计理念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他确实投入了极大的探索热情,倾竭全力尽管对安藤的设计手法存在种种看法,但是在与自然要素的结合方面,他作出的独特贡献仍然赢得了世界性的广泛好评,安藤在一系列宗教建筑中揭示出来的精神价值,被认为具有一种“20世纪后期人文主义的启蒙意义”参考文献1.杨泗光 浅析安藤忠雄建筑中自然光的运用[期刊论文]-山西建筑 2008(10)2.陆林海 建筑空间的动感与光影[期刊论文]-浙江建筑 2006(6)3.曾琦芳.林煌斌 基于不同空间设计手法的建筑情感表达方式--路易斯·巴拉干与安藤忠雄空间设计手法比较[期刊论文]-南方建筑2006(3)4.王奉慧 论禅宗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