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曲式分析总结26200字.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52610735
  • 上传时间:2022-02-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3.05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曲式分析总结26200字    第四章 乐 段第一节乐 段(一)摘要:定义、次级单位、标记一、定义:能够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乐思,并且使用完全终止来结束的基础性的结构单位二、乐段以下的单位:标记与标准1、结构单位乐段——乐句——乐节——乐汇2、标记单词或词汇——分句——句子——自然段3、标准复合节拍,中等速度,8小节一个乐段;1,2,a4,A8即为标准①、可以依据标准为参照来划分;②、不可机械地照搬标准三、乐汇1、定义:乐汇是含有一个节拍重音的片断,是音乐作品中最小的结构单位小节的本质就是强拍,一个小节等于一个强拍加一个或几个弱拍2、乐汇的种类:⑴、完全乐汇:弱起强收的抑扬格强起弱收的扬抑格《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弱起弱收的抑扬抑格⑵、不完全乐汇:如《春之歌》、《十一月》3、乐汇的结构:单结构、复结构《梦幻曲》《在中亚西亚草原上》4、乐汇与动机、乐段与主题的关系:如《六月》第二节 乐段(二)摘要:乐句及其种类、结构划分的依据、句间关系、引起乐段复杂化的手法一、乐句:乐段的次级结构单位,以某种和声终止式收束、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且能表达某种乐思的句法结构单位1、方正乐句:慢速度、复合节拍是2小节,中等速度单拍子是4小节,快速度单拍子8小节的均为方正乐句。

      2、非方正乐句:和方正乐句相对,可以分两种情况;a、独立构思的非方正乐句;如《双飞蝴蝶主题变奏》、《都达尔和玛利亚》,9,II;b、在方正乐句基础上扩大或缩小而形成的例如:《六月·船歌》呈示段的第二句、《春之歌》呈示段的第二句3、分句:相当于语言中的从句4、大乐句:含有分句的从句例如《苗岭的早晨》二、结构划分的依据乐段分析的首要问题是在乐段基础上作结构划分,所以必须了解如何确定句逗1、句逗的标志是:⑴、长音(尤其是调式中稳定音级的长音,如主音、属音)⑵、休止符⑶、重复关系——同分异合(即使2个结构相连很紧,也需要分开);⑷、对比关系(音区、音色、力度、节奏、情绪)⑸、和声终止式或非和声性的终止进行⑹、隐藏于音乐表面之后的特殊规律(仁者见仁)如《梦幻曲》、《六月船歌》2、乐段划分的要点——要求一分到底⑴、根据音乐的自然呼吸⑵、参照各级单位的基准长度⑶、借助各种句读标志⑷、注意发现有特点的规律性现象三、乐句之间的主题材料关系1、并行关系:相邻乐句开始部分是同一材料的重复;分为完全重复(并行乐句)和变化重复(假并行乐句)2、对比关系相邻乐句前句的开始和结束与后句没有重复关系《胡桃夹子》3、延伸关系:相邻乐句后句的开始与前句的结束保持有统一关系。

      四、乐段的种类1、根据乐句数量可分为:⑴ 二句式乐段a、并行的二句式乐段(同头换尾)《东蒙民歌》、《春之歌》、(2,II)b、延伸的二句式乐段(P书32)c、对比的二句式乐段⑵ 三句式乐段aab 并行对比的三句式乐段abb 对比并行的三句式乐段(《郊外去》P11)aba 对比再现的三句式乐段(《红色娘子军连歌》、《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aa?a 展开再现的三句式乐段aa?a″连续并行的三句式乐段(24,II,P书50)abc 连续对比的三句式乐段(《打南沟岔》、27,I,P3)⑶ 四句式乐段aaba 起承转合的四句式乐段(《梁祝》、《柴六MovI副主题》)非起承转合式,如舒伯特《小夜曲》⑷ 多句式:四句以上的乐段通称多句式乐段多见于音乐发展性段落,以及声乐作品中(由于声乐作品的结构受歌词影响)例如《第五交响曲》MovⅣ《打靶归来》的结构是一个六句式乐段;后两句为补充发展;⑸一句式乐段(也叫单一乐段)这是一种较特殊的乐段 A=a一句式乐段构成的条件:a、出现与音乐作品或是相对完整段落的开始;它的终止和停顿具有明显的强调;如同音拖长、自由延长等;b、它的后面一般不再紧跟重复性段落;c、通常由段落双纵线隔开或原始反复一次;d、它的内部不在分割出相当于乐句的部分;e、一句式乐段通常是乐曲的主题。

      《双飞蝴蝶主题变奏》主题、贝多芬《第一交响曲》MovⅢ呈示部主题;《第四钢琴奏鸣曲》MovⅡ呈示部主题;2、根据乐句数量和小节数可分为方整乐段与非方整乐段;方正乐段构成的三个条件:a、构成乐段的每个乐句都是方正的;b、每个乐句的长度都是相同的;c、乐段所含乐句数量是2个、4个或8个3、根据乐段的调式、和声,可以分为:收拢性乐段:在原调主和弦上结束的乐段叫做收拢性乐段;开放性乐段:结束在原调不稳定的和弦上叫做开放性乐段;转调乐段:在新调上结束的乐段;五、引起乐段复杂化的几种常见的手法1、扩充与补充⑴ 它们都是通过局部扩大而使乐段规模增加的一种手法;⑵ “扩充”发生在完全终止之前,“补充”发生在完全终止之后⑶ 补充的小节数可以计算到乐段内,也可不算例如:A10=a4+a6(4+2);或者A10=a4+a4+补充22、复合与复奏⑴ 它们都是通过整体重复来使乐段规模扩大的一种手法;⑵ 它们所含的两个乐段都保持着重复关系;⑶ “复奏”的两个乐段终止相同,“复合”的两个乐段终止相异3、重叠⑴ 对于相邻的两部分(通常是乐句或乐段)来说,前部分的结束音和后部分的开始音同时发生在同一个强拍上即为“重叠”,也叫做“闯入”。

      ⑵ 重叠小节数的计算,由于强拍即意味着小节,所以前后段落应分别计算,整体段落小节数减去重叠次数⑶ 如何计算:从认为可能重叠的地方分开,若可以分开,可能不是重叠第五章 音乐的句法摘要:句法的意义及构成要素,类型,乐段分析的要点一、句法的意义⑴ 句法的定义:在语言文字中,“句法”是研究“词组和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等内容”,“结构”是研究“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句法是指音乐中乐段、乐句以及乐节的构成方法它有助于音乐的内容表达,有助于作品的结构形成,也有助于作曲家的个性实现的组织方式⑵ 句法构成的三要素a 可分与否b 句间关系(相邻段落之间及首尾段落之间关系)c 长度比例(平衡与否)二、句法的类型⑴ 单一句法:结构整体中,不包含有明显的“一级句逗”的句法类型一级句逗”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它取决于整体结构,即整体下第一次分割的句逗级别例如:25,I,MT,P书62,18,I,MT,P3⑵ 并行句法:结构的整体,由一个一级句逗一分为二,相邻的后部分重复前部分的开始而开始(的句法类型)并行句法的四种类型;a、真并行:并行的部分完全相同b、假并行:并行的部分带有变化c、双重并行:前后段落被一个二级句逗再一分为二,高一级别的单位之间形成真并行,低一级别的单位之间形成假并行。

      例如《无词歌》第37首P40d、连续并行:既可以是连续的真并行,也可以是由真到假的并行它和双重并行的区别在于它是发生在同一级结构之间,而双重并行发生在不同级别之间例如《索尔维格之歌》P59 ⑶ 贯串句法:是并行句法的一种变换形式,也是由一个一级句逗将整体一分为二,相邻的后部分重复前部分的结束而开始需要说明的是,贯串句法常常引起音乐句逗的隐退,音乐效果的连冠,从而带来结构的不可分性例如:18,I,MT之所以不能在第四小节断开,是因为a、第五小节重复了第四小节,引起了音乐句法的隐退;b、第四小节用的和弦是调外和弦,是重导和弦,极不稳定;c、在高音旋律声部和低音声部用的都是半音经过音⑷ 顶真句法(顶真、顶针、联珠、接龙)是贯串句法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一个句逗把结构整体一分为二,相邻的后结构重复前结构的结束音而开始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一个音顶一个音,也可以两个音顶两个音,三个音顶三个音,它与贯串句法的区别就是:看重复的部分是否形成一个单位,能形成一个单位的就是贯串句法 ⑸ 分裂句法在并行句法的基础上,后结构由一个二级句逗再一分为二,结果是结构的整体形成一个由前到后,逐步细碎的过程例如《四季·船歌》⑹ 综合句法:分裂句法的逆形式,在并行句法的基础上,相邻前部分被一个二级句逗在一分为二,从而使结构的整体形成一个由前到后,逐步扩展的过程。

      例如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⑺ 起承转合句法:由三个一级句逗将结构的整体一分为四,每个段落分别符合一下关系: “起”:核心材料的初次呈示;“承”:核心材料的重复巩固;“转”:核心材料的辨正否定;“合”:核心材料的再现升华例如:格里格《朝景》、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MovI副部主题⑻ 对称句法:结构的整体被一个一级句逗一分为二,后结构参照前结构做对应进行如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Op.48MovIII呈示部主题⑼ 三部性句法:结构的整体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级句逗分开,首尾结构为再现关系 ⑽ 二部性句法:结构的整体被一个一级句逗一分为二,前后结构在材料上形成鲜明对比的一种开放的句法类型三、乐段分析的要点:1、外部是否方正(方正的三个条件);内部是否可分;不可分者为单一句法;若可分,说明符合那一种句法2、句间关系如何根据以上两点,乐段命名的方式是:句间关系+乐句数量例如:并行二句式乐段;连续对比的三句式乐段;3、乐段的和声、调性布局⑴ 对乐段和声分析的要求:a、能看出每一个和弦;b、判断出每一个和弦外音,在音的上方用“+”标出⑵ 对乐段调性分析的要求:a、能够分析出乐段中经历的所有调性;b、对其中的转调要能够作出相应的技术说明。

      ⑶ 对乐段和声布局的要求:强调典型的和声布局T——D,S——T⑷ 对乐段调性布局的要求:就乐段而言,有三种基本布局方式a、单一调性:指乐段从头到尾始终在同一调性上,没有转调和离调;b、统一调性:乐段首尾在同一调性上,中间部分有转调和/或离调;c、开放调性:乐段首尾不再同一调性上4、主题材料分析四、乐段分析中的符号说明A30=A22 [4(3+1)+4(3+1)+b″8(2+2+4)+a″6(2+2+2(2+2+3) C小调 ——— ———— ————————————————————————1、符号标记中的英文字母(四个含义)⑴ 调式调性:c小调⑵ 材料关系 a+a(相同材料);a+b(相异的材料);a+a?(相似的材料)⑶ 段落级别:A表示乐部;A表示乐段;a表示乐句⑷ 段落序进:按字母的先后顺序,A+B+A+C+A2、符号标记中的“括号”( )[ ] { }⑴ 使用括号的意义:a、表明段落级别的高低;b、表明段落之间的亲疏关系;⑵ 使用括号的两个原则:a、一组公式中只使用一个括号时,永远只适用小括号;b、一组公式中需要使用多个公式时,最低级别使用小括号,然后逐级上升;⑶ 符号标记中的“数字”a、阿拉伯数字——基数A8,a4(表明相应段落的小节数)序数:表明相应段落在作品中出现或再现的次数A+B+A1b、罗马数字——和声标记:I、I6、Ⅲ+、段落标记:标明材料关系不够清楚的乐段,主要用在连接、展开等情况,I+Ⅱ+Ⅲ+……⑷ 符号标记中的符号:a、“+”(加号):a+a+b+ab、“×”(乘号):完全相同的段落,三次或三次以上,a4×3c、“?”(撇号):表明相同材料段落的发展关系;a+a?+a″d、“︵”(上弧线):表明这是一个乐段,其中包含两种对比材料,这两种材料不能按照粤剧准确的区分开来。

      表明这是一个乐句,其中有三种材料e、直线曲线:直线:和声或调性的持续;曲线:和声或调性运动过程的省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