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春北师大版语文三下《妈妈的葡萄》教学反思.doc
2页《《妈妈的葡萄妈妈的葡萄》》反思反思实验学校实验学校 应江雪应江雪 我所执教的是永康市实验学校校本课程《感恩教育补充教材》中感恩亲情的第 6 篇 《妈妈的葡萄》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狐狸妈妈翻山越岭为饥饿的小狐狸摘来 葡萄,路上却遇上猎人,为救小狐狸,她冒死引开猎人狐狸妈妈死了,而她放在树下的 葡萄却在若干年后长了起来,结了串串葡萄,让小狐狸吃到了甜甜的葡萄,体现了母爱的 伟大!(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知恩 2.体会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感受母爱 的伟大——感恩 3.引导学生在感受爱的同时,试着表达爱——报恩 (二)教学设计 1.激趣导课 知恩 2.初读感知 3.细品母爱 ——感恩 4.升华情感 ——报恩对于本课教学个人比较喜欢其中三个环节的处理:1、本课紧抓狐狸妈妈“翻山越岭寻食”和危险时刻那震撼人心、触动灵魂的一喊,挖掘“母爱” ,并通过回忆的形式回读这感人的一幕幕,使情感逐渐升华2、对于“葡萄”的含义,学生不难理解这一颗颗葡萄就是一份份母爱,本课的处理并没有让学生的理解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妈妈的葡萄就代表妈妈的爱,还让学生感受到时光流逝,妈妈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妈妈的爱还在延续,生命虽然短暂,唯爱用存!3、学生不难感受到狐狸妈妈那伟大而无私的爱,但往往对生活中平凡的母爱却视而不见,在拓展环节设计品尝生活中的母爱,让学生在平凡中感受母爱,学会感恩!将文本中的情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这课上了几次,自己觉得有待改进的还有这几方面:第一,文章处理时片断感过强,整体感不够!比如对课文 2、4 自然段几乎没处理,在教学 3、5 自然段翻山越岭时,对2、4 自然段的联系不够,对于有些关键性词语比如:“急急忙忙 ” 、 “歇一会”等体会母亲急切心情的词语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去品味第二,文章教学中感觉老师牵引得过多,还没彻底学生自读自悟,感觉还不够活!第三个缺点,朗读形式还不够多样!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待磨合改进! 感恩,是一种认同;感恩,是一种回报;感恩是一种美好情感,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播下感恩的种子,开出爱心之花,结出智慧之果,相信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