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第一课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53页思想政治必修1 经济生活,思想政治必修2 政治生活,社 会 生 活,经济,政治,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What?,想一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干部,又不搞政治,所以政治与我无关,你同意这种观点吗?,1、政治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衣、食、住、行、婚、育、学、工、商等一切活动都与政府的组织和管理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与政府和政治有着密切联系任何人都不能“超脱”政治,政治研究的是国家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政治是统治人民的艺术 柏拉图),名人名言,2、政治的科学含义,(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实例探究:日本是二次大战中的战败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日本经济于60年代末期崛起,成熟于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就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三,相当于联邦德国、英国、法国的总和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正在世界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这说明了什么?,日本强烈要求成为世界军事、政治大国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正是为了保护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在全球的经济利益。
3.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1)经济决定政治实例探究2:材料一: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收回了对澳门的主权随着“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实施,港、澳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更加发展材料二:由于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岛内政治运动和经济发展诸方面的倒行逆施,使岛内民众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致使岛内经济一片萧条,失业率屡创新高,民生痛苦指数飙升,百姓怨声载道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现象,又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一是适应经济基础的政治,对其起巩固、维护、加强的作用二是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政治,则是对其破坏、阻碍的作用4、政治生活课程的内容与思路,(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参与政治生活)(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国家如何组织、管理,通过政府执行)(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宗教政策)(4)当代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责任),(1)课前一定要预习,并在预习中归纳知识点和找出疑难问题,做好标志、记号5、政治生活具体要求,(2)课堂上要主动参与,认真思考,与老师的讲析同步理解,做好重要知识点的笔记,决不能只是一架录音机,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问题能力。
3)课后及时用一定的时间复习,通过练习实践巩固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4)还要多关心时事(通过阅读新闻报纸、书刊和收听新闻等途径获得),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时事问题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房屋:被洪水冲垮,江汉路上:搭跳板,灾民:逃命,1931年江淮洪水,98抗洪万众一心,探究活动,同样遭受洪涝灾害,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命运?,-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异?,从社会制度来看:,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从国家政权来看:,国家政权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为其阶级利益服务,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为广大人民服务,社会制度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国家政权上:,代表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国民党,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二)、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基本理论,国家是怎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从产生看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社会分化: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需要强制性权力机关,暴力机关国家,从目的和作用看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政治权力机构)。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的产生,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内容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本质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 家,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实现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性质也称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地讲,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1)国家的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2)国家的本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3)国体即国家的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地位 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4)类型,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二)、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的基本理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按国家性质对国家分类 ,剥削阶级 国 家,无剥削阶级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者的统治,广大劳动人民对少数敌人的统治,2、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阶级,阶级基础,国家性质,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1)最大的特点:,(2)人民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3)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统一,1、新型的民主: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11 的人民实行民主1)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材料一:宪法第二章的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生命健康权受教育权财产权,民主权利,体现了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材料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共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占代表总数的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国华侨代表35名;妇女代表637名,占代表总数2133%,比十届妇女代表所占比例提高了109个百分点;来自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高于上一届 ,其中有3名农民工代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人 民,平等地享有民主权利,体现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3)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统一,1、新型的民主: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11 的人民实行民主,(1)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主体的广泛性,(2)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三个保障-制度保障、法律保障、物质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城镇的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体现了民主权利有制度 保障,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体现了民主权利有法律 保障,公民选举所需要的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服务体现了民主权利有物质 保障,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体现了人民真实地拥有自由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民主是可以实现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表现,社会聚焦,人权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享有的各种自由和平等权利如生存、健康、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文化教育、政治参与等权利其中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 生存权、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保护和促进人权,必须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这个环节人手。
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主权是全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一国人权的发展程度与国家的哪些因素有关?,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文化等因素,人权是相对的、具体的,在饥饿阴影之下,人权是奢侈的!,在战争炮火之下,人权是空谈的在强权中,人权是虚伪的,(3)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统一,1、新型的民主: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11 的人民实行民主,2、新型的民主:绝大多数人民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如何理解“专政”?,专政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4、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具体内容:,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民主的含义 -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2)民主具有阶级性 -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对立,民主与专政,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民主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然性,直接原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现实意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服务职能、创造良好环境、重视法制建设、加强民主制度建设,一、 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一)、国家 1、国家的产生 2、国家的本质 3、国家的性质及决定因素 4、类型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体) (三)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1、特点 2、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 4、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 (五)民主与专政 1、民主与专政的含义 2、我国的民主与专政辨证统一 三、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知识结构,、我国的国体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国家性质的是()、国家的法律规定、生产力水平、统治阶级的性质、大多数人的阶级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人民当家作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的专政、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十一届全国人大的2987名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归国华侨、港澳台代表近百名;一线工人和基层农民代表大幅增加,还出现了三位农民工代表。
这充分体现了 ( )社会主义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A B C D,C,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答:(1)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2)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国家是否由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不是人民当家作主 (3)题中观点没有从阶级的观点出发,具体分析民主的本质,因而是片面的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