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见和函应用文写作.ppt
27页第十一章 意见和函,,YIJIANHEHAN,内容要点: 1、意见的含义、特点、分类、写法及写作注意事项 2、意见与报告的异同、意见与请示的区别 3、函的含义、特点、分类、写法及写作注意事项 4、函与请示、报告、批复的区别第一节 意见 一、意见的含义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意见,原属党务公文,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将意见定为行政公文二、意见的特点 1、行文方向的多向性意见的行文关系不十分严格,它可以用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提出一些指导性、规定性的意见,作为下行文来使用;也可以用于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提出一些建议性见解,作为上行文来使用;还可以用于同级机关之间互相提出建议或意见,作为平行文来使用2、内容的针对性意见总是根据现实的需要,针对某项工作或某一重要的问题,经仔细研究后提出的见解或处理意见,它有的放矢,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3、作用的多样性意见行文方向的多向性就决定了意见可以具备多种作用,既可以用来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具备指导作用,也可以对上级机关起到建议参考作用,还可以用于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提出参考性意见;同时,意见也往往是对一些需要解决而还没有掌握规律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办法,因此还具备一定的探索作用。
三、意见的分类 1、建议性意见 下级机关就其业务范围之内的某一问题,向上级机关提出建议性意见,供上级机关参考,作为上级机关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2、指导性意见上级机关针对下级工作所出现的问题,阐明基本原则,提出解决办法和执行要求,对下级机关的工作给予指导3、实施性意见 一般是为贯彻落实某一重要决定或中心工作所制定的实施方案,它重在阐发上级的有关精神,使下级单位对上级的文件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提出较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工作安排实施性意见属下行文 4、参考性意见是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就某些工作提出的供对方参考的建设性的见解或可行性方案四、意见的写法 1、意见的标题 意见的标题有两种常见写法: 一种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另一种由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的意见》 2、发文字号完全式,3、主送机关 分为两种情况:需要转发的意见,没有主送机关这一项,但转发该意见的通知,要把主送机关写清楚直接发布的意见,要有主送机关,主送机关的排列方法和一般公文相同 4、意见的正文 发文缘由 主要写出发布意见的背景、根据、目的、意义等,回答“为什么提意见”。
最后以“现提出以下意见”、“特制定本实施意见”等过渡性语句转入下文见解办法 主要是对有关问题或工作提出相关的的见解,建议或处理办法执行要求 一般写清意见提出者的要求、希望即可,如“以上意见,望各各单位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认真贯彻执行”等即可 5、落款在正文后右下方标注发文机关如在标题中已出现发文机关,则落款省略6、成文时间一般为发文日期,该日期也可注于标题之下 五、意见写作的注意事项 1、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 2、应从实际出发 3、意见的内容应明确具体,即工作目标明确,政策界限清楚,措施办法具体 4、意见最重要的是讲究建设性与可行性七、报告与意见(上行的)的异同“报告”与上行的“意见”,不仅在行文方向上完全一致,且内容也很近似,均含有陈述性的内容,有时在陈述情况的基础上均有相应的今后工作意见但这两个文种之间也有一定的不同:,“报告”侧重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多数情况下不涉及今后具体工作意见,也不要求上级做出批示,只有所反映的情况涉及到工作中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时,往往顺势针对问题提出今后的解决办法,要求上级加以批转,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呈转性报告”。
意见”(上行的)虽然也要陈述情况,但这里的情况具有特定的内容,它通常是对工作中遇到的某一重要问题做出了分析与见解,而不象“报告”那样是对工作情况的综合与归纳,“意见”陈述情况的目的在于给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意见做铺垫,所提的意见,不是要求上级给以批示,就是请求上级加以批转,不象“报告”在多数情况下对上级没有批示或批转的请求八、意见(上行的) 与请示的区别“请示”与上行的“意见”非常近似,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它们都是要求上级对自己所提的事项或问题,或给以批准,或给予指示,或加以认可,即这两个文种的行文方向与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同一性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区别,主要表现在所提的事项与内容不尽相同:,“请示”的内容较多涉及的是“人、财、物、机构、编制、出境出国”以及工作中遇到的急需上级做出指示、决定或由上级加以审批的具体事项和问题,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硬件”,不批复工作就无法进展;而上行“意见”的内容则多是对工作中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以及对所遇到的困难要求上级给以指示或支持请示要求指示和批准的一般是本机关本单位的具体问题,而意见往往是主管机关或业务部门对较大范围的重要问题提出的事关全局的见解和处理办法。
第二节 函 一、函的含义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二、函的特点 1、行文广泛平行机关之间,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上下级机关之间,均可以使用函2、内容多样函既可以用于商洽工作,互通情况;也可以询问或答复问题;还可以向有关部门请求批准事项等,涉及到的内容具有多样性 3、灵活简便一般来说,函的篇幅都比较短小,内容单一特别是便函,格式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写法灵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三、函的分类根据主动与被动:函有发(去、问)函和复函之别根据形式和规格:函又可分公函与便函两类根据内容上:函还可分为商洽函、询问函、请批函、答复函四、函的写法 1、标题由制发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和增补全国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安全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成员的复函》如果是便函,也可以不写标题 2、发文字号完全式如果是便函,可以不写文号4、正文开头 发函的开头应简述发函的缘由或目的;复函的开头应引述来函的日期、标题和文号等 主体 发函要写清商洽、询问、告知、请准的主要事项;复函则要针对来函内容,做出具体的、明确的答复不论去函还是复函主体的内容都要求明确、集中、单一,做到一函一事。
尾语 发函一般用“专此函告”,“敬请函复”等作结;复函多用“此复”、“特此函复”等为结尾尾语应根据内容、要求来拟写 5、落款在正文之后的右下方写标注发文机关名称 6、成文时间写在落款之下五、函的写作的注意事项 1、要一函一事,切忌一函数事 2、要体现平等坦诚精神,文字恳切得体、简洁朴实,用语谦和有礼切不可盛气凌人 六、函与相近文种的区别 1、函与请示的区别相同点:请求批准的函和请示都有请求批准的功用不同点:请求批准的函是向不相隶属机关或有关主管部门发出请求批准的公文;请示只限于向具备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 2、复函与批复的区别相同点:两者都有答复有关事项的功用,都是被动的来行文的,具有被动性不同点:复函用于回复平极或不相隶属机关的来函,也可以用于上下级机关之间就一些简单问题进行答复;批复,只能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不如复函使用灵活 3、函与报告的区别相同点:两者都可以用来交流反映情况不同点:作为上行文,下级机关用来回答或交流反映比较重要的问题时,一般采用报告;涉及到一些细小的事务性问题时可以使用函现实中,上下级之间一般不用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