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时代的抒情歌音.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学****
  • 文档编号:263974032
  • 上传时间:2022-03-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2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时代的抒情歌音  一、“诗风日下”  柏拉图在他的晚期对话《普罗塔戈拉》里,声名显赫的智术师普罗塔戈拉通过引用时代新进西蒙尼德的一首叙事诗来探讨“美德”概念的生成和变异问题,背后隐含地勾画出一条古希腊城邦政治生活中善恶伦理和道德谱系更替演进的变化曲线时代精神已经变得颇为不同了,原本基于贵族政制下“好”与“善”的良知良能和典雅德性的严格自我持守,演替为一种“不好不坏”的“中人”状态年轻的西蒙尼德的兴起凭借于其传唱古希腊各邦的抒情歌谣,却并不仅仅在文体流变的意义上使其声名卓著,而是在时代的感觉布局微妙变化的历史空气里,诗的概念由对人的整体性学识的充分演绎“退化”为零散个人的塞壬歌音这是众声喧哗、价值中立、“不好不坏”也成为美德一种的民主时代到来的预兆,也是诗的文体和制式逐步由彰显共同体伦理的史诗朝向个我的抒情演化的过渡阶段西蒙尼德,和正在到来的未来时代的西蒙尼德们的昌盛,预示着贵族政制渐趋衰微的黄金时代里,个人的观法如何通过语言修辞术的训练,而成为一种新的价值的尺度和道德的准那么  这样一种新型道德标准的形成,在当今民主时代下的诗人们看来再熟谙不过它正好是这个以价值多元、多种声音对等交织为“政治正确”的时代下主流的一种话语范式,并且暗合了这个时代的诗歌心灵在多重聲音、价值、印象和片断的压力裹挟之下,那种失去远景、在碎片化的去中心主体状态中或茫然失顾,或将共时性的日常历史转向语言内部经营的微小而持续的诗学努力。

      刘小枫在他那篇忧心忡忡的议论修辞与美德关系的长文里表达了以西蒙尼德为代表的“不好不坏”、价值中立、多种声音在同一个平面上均质共处无区别对待的民主精神的到来,如何使得贵族政制中人的内在善、德性、卓越和崇高的优良政治伦理被彻底相对化的命运诗风日下”,刘小枫评论道,诗人们以一种失去了道德中心的“中不溜的方式”行动,而不再关切诗歌语言的生成与诗人主体的崇高追求之间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柏拉图终究将诗人赶出了梦想的政治城邦,以免它们败坏城邦中梦想公民的道德面貌  在同时代的诗歌生境中,诗歌被塑造为一门仿佛完全独立自洽的手艺,被身处贵族政制衰微时代的柏拉图赶出“梦想国”的难堪命运,很少被置身话语场中的诗人们专心地提起和对待接续了1990年头的诗歌传统,新世纪在语言内部的向度上持续努力的诗人们引领了新的时代风潮,他们在原有的以叙事推动诗意的层迭起伏的复调策略中杂入“个人化历史想象力”(陈超)的“元诗”(张枣)精神,从诗人天性化的精神容貌、时代感觉介入对繁杂、含混、边界游移、始终在滚动和生成的历史过程的体验和省思,从而在个人化的话语修辞层面形成一种具有揶揄、反讽、戏谑和自我建构和解构色调的“能指的嬉戏”。

      但这面目繁复的能指的狂欢、嬗变、自我延异和生成的修辞过程所关联的所指群,却是在戏谑、嬉戏的天性化语言策略里对个人的历史实感不无肃穆、恳切态度的话语赋形,是一种充分开放、不设成见地开放自我的书写领域以迎纳目生化的历史过程突然加持于既有自我格局之外的那些偶然的风景,从而使主体实现在变动、生成的历史过程里不断自我更新的语言动态,而这种自我反讽式的“扭开”和扩大,是通过在既有汉语修辞的语言和感觉模式中杂入混乱的杂音、陌异性的崭新阅历、喧嚣和骚动来完成的于是,我们望见同时代中持续在语言的质感上做着试验的诗人们如何接续鲁迅在“硬译”的立场上对现代汉语的更新和改造,以及在语言内部的迂曲转圜变动游离的边界上做着持续的冒险,使诗歌的题材接纳微小的民主时代的多重杂音和个人阅历的含混不定,从而在修辞的质地上呈现出“硬诗”的话语机锋,在诗行上下文微小的自我抗辩和反复运动里潜藏“是”与“不是”之间细密繁杂的纹理和褶皱  二、自我辩难:两个吉诃德?  与在语言本身的天性化质地上做着持续微小的努力的诗人们不同,徐钺的诗可以放在“诗歌正典”的理路中来加以专心的体认和考察徐钺无意于去赶时髦,无意于去做一个民主时代“不好不坏”的“中人”,平匀、戏谑、浮光掠影地对付个人和历史的辩证关系。

      假设说语言论的诗人们代表了一种民主时代的声音和立场——他们把诗歌从超越性的“神坛”上拉下来,持续做着杂合碎片化的当代历史的解构嬉戏,用一种语言内部生成的、戏仿和拟像的方式来推进诗歌中的微型叙事,使诗歌成为容纳主体的不同声音的微型剧场——那么,徐钺的诗那么供给了读者对其诗中“吾将上下而求索”之精神品质的漫游和想象胡桑在评论徐钺的文章中切中肯絮地评价道:“徐钺的诗歌代表了汉语诗歌所稀缺的一个向度——超越或超验的向度而这种“超越或超验的向度”是在“商业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共同侵蚀”作用下造成的“触目惊心”的“当代语言的溃败”中显示出其独特的语言质地和坚守容貌的而在近些年诗坛的语言风俗和时代潮流中,徐钺诗歌的共时参照系可能还需要加上那些能在去中心化的时代生存中安然自适、“去焦虑”地做着语言内部试验和探险,并把外在的历史阅历内化入语言嬉戏中的诗人们  诚然,徐钺诗歌中“形而上”或“超越”的主体态度和修辞特质,并没有使他的诗歌在个人孤独的精神求索和语言瞬时的即兴中维持一种平面的、单声道的自我依恋,而成为瓦莱里—梁宗岱意义上内部自洽和封闭的“纯诗”系统这样基于个人感兴的抒情特质在徐钺学生时代有时显得漫不经心的心智探险和修辞运动里成为一种整体性的风景,却在其经受真实生活磨砺的青年教师生涯之初采纳了来自生活即刻的感兴之外那持续闯入的杂质和斑驳面影的考验。

      生活不再是一种即刻的起兴,它们由一个个杂芜、粗砺、难以用原先整齐、已成语言惯性的学院修辞去处理的“概括的此时”组成一条并不清澈的河流,在这条河流上,交缠凌乱的水草、塑料袋、工人的驳船和生活垃圾的瓶瓶罐罐交相叠印,在河流随风摇摆的波澜光影里,这条河流在水流运动的多重复义形态中发出多种质料混合的臭气和怪诞尖利的噪声这样的察觉是对一百多年前波德莱尔对现代性新视景之察觉眼光的一次遥远的再认,作为青年教师的徐钺投入于离散、驳杂、碎片化、多角质的当代生活的诸种面相当中,而他学生时代的诸多篇什里努力经营的内在自我在这样细碎、去中心化和崇高感的历史实感中得以输入不断跳宕、更新的生命阅历,他的写作亦逐步呈现出孤独的内在自我在繁芜多响的世俗生活中缓慢开启、质疑和和解的运动轨迹在2022年以后的诗歌写作中,来自外部语境和实生活的多重杂音逐渐内化为徐钺的诗歌语言中那个不紧不慢、不断更新、演替和革新的修辞动机在这个意义上,徐钺的诗歌面貌由对“纯诗”纯粹的心智和语言训练演化为史蒂文斯—张枣意义上杂入同时代历史阅历的多声部的“元诗”系统,并反过来更新和延展了其求学时代的“纯诗”追求中那些已经形成个人面貌的内在体验和思维的向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