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尺牍的格式.docx
5页文言尺牍的格式文言尺牍的格式 文言尺牍长期以来形成了惯用的格式和写法这种格式大致分为六个部分:称谓;开头语;正文;结束语;落款;信封 称谓 古人很讲究礼节,门第、家族观念又深,反映在尺牍所用的称谓上便有许多讲究最主要的是,称呼和相关的敬语都必须依照收信人和写信人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家族之中,对于关系最近的尊亲,称呼上都不加名与字,例如父母、岳父母、祖父母等等对于近支尊长有兄弟数人的,可以在称呼上用一排行字,如“大伯父”、“二伯父”等等对于小辈,只有祖对孙、父母对子女是直呼其名的,如“某孙”、“某儿”等等,其余的就都在称呼上加字,或在字下,再加一排行字,如“某吾侄”、“某几侄” 等等,至于平辈,则都在称呼上加字,如果属于近支,也可以再加一排行字,如“某吾兄”、“某几弟” 等等 写给亲友的信,都在称呼上加字,如“某姻兄”、“某仁兄”等等其余长辈、晚辈,以及种种社会关系,都有相应的特定称呼,将在下文称谓语中详细介绍此外,还有“公”、“先生”等尊称,可以通用 尺牍中第一行先写收信人称呼,项格称呼之下接写敬语,敬语与称呼之间有相应的联系,例如:用于祖父母,父母的为“膝下”、“膝前”;用于老师的敬语为“函丈”、“帐下”;用于尊长的敬语为尊鉴、台鉴、钧鉴、大鉴……等等。
这些敬语也将在称谓用语中进一步介绍 收信人如果不止一个,可以将他们的字写作一排如果可以概称,则在称呼之后加上适当的敬语;如果无法概称,则应分别称谓,依次排列 开头语 开头语写在收信人称谓之后,一般包括叙旧语、恭维语、启示语等 叙旧语、恭维语不宜铺张,须有分寸,应求得体叙旧语常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不同例如:“自违慈训、倏忽经旬”不同闻问,经夏涉冬”相聚邑中、时亲教益自经握别,离索殊增”忆自某校研摩,……别在山川间隔,时序频迁”恭维语也依收信人的身份、职业、处境等等而有别例如:“恭维 福躬安吉,德履绥和”辰维 骏业日新,鸿禧云集”遥维 旅祉延庥,时琪纳吉叙旧语、恭维语种种,本书将选录备查,但饮用这类套话,务必留意斟酌,以免张冠李戴 叙旧语、恭维语之后,即可接写启示语,领起正文 正文 正文的格式需要注意的是“抬头”尺牍中提及收信人或其亲属,为了表示敬意,一行没写完,就要另起一行写,这叫抬头旧式抬头,对于收信人,第一行因有字(号)在称呼之上用双抬其余各行,凡属表敬颂扬,都用单抬如涉及收信人的祖父母、父母,也用双抬后来改用简便的方法,除祝贺吊唁,以及致尊长信,仍用旧有格式以外,其余各信函第一行用单抬,遇表敬颂扬用平抬。
称及收信人有祖父母、父母,也用单抬称及收信人的其他尊长,或兄弟辈都用平抬称及收信人的子侄辈,可以不抬 正文中遇到自称,格式上也要注意如弟侄等字样,字体应小些,偏右书写或者不用称呼,写名也可,凡涉及自己住处、身体以及子侄辈,如舍间、贱体、小儿、舍侄等等,其字体、写法与自称相同,但涉及写信人的父母、尊长,不宜改小字体,应当空一格写 结束语 正文之后,常用结束上文、祝颂问安语例如“耑此”、“虔请大安”、“肃此”、“颂候台绥”等等选用结束语,同样要以收信人与写信人之间的关系为依据,不可随意 落款 落款包括具名和日期 具名,一般形式如“弟某某谨启”,其中第一部分是自称,表示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姓名;第三部分是具名语,对父母长辈可用叩、叩上、叩禀,给上级可用谨伤、谨禀,给平辈可用谨启、手启、鞠躬、顿首,给小辈可用白、字、手泐具名的位置在结尾下一行,自称的字体可小一些,表示谦逊几个人同写一封信,署名可用某某、某某同谨启 时间最好写上年、月、日以备查考 落款部分以后,如果要补叙什么,可以另起一行写在后面,不过须用“再启者”、“又及”等字样表明补叙部分不用再次具名。
信封 竖式信封上关于收信人的写法,通常是“A先生B启”或“AB先生启”,A代表姓,B代表字例如“李先生梦白启”或“李梦白先生启”其中的“先生”一词,也可以换成“君”字或职称如果细分,对于祖父母、父母,常写安启;对于其他尊长,常写钧启;平辈可写大启;晚辈、小辈可写手启、收启至于台启,则是一般常用的如果用于唁表,则可写礼启或素启 信封上的发信人地址姓名之后,有时还加一“缄”字,或写“缄寄”也可但对父母尊长,一些“谨缄” 倘若信件是托人面交的,信封上就不用写地址,而改用“敬祈面呈”、“烦面交”等等 为了直观显示尺牍的古旧格式,下面照录实例书则病在框内予以指点,以供参考 贺人娶妻 某某仁兄足下:此称谓语江干握别,倏忽经年,此叙旧语翘首云天,曷禁神往此思慕中的通用语比维谭祺集吉,履祉迎祥,为颂此恭维语兹启者,此启事语昨晚某君来信,欣谂月之某日,为足下合卺良辰观嘉礼之初成,羡良缘之好合此日桃夭协吉,喜听鸾凤和鸣;他年瓜瓞绵延,定卜螽麟衍庆,双辉光烛,喜气充闽矣此庆祝语弟远客他乡,依人作嫁,年年压钱,善状毫无此谦逊语本拟趋谒华堂,亲伸燕贺,祗以公私蝟集,未克抽身歉仄之忱,匪可言喻。
此歉仄语附呈喜联成对,贺敬全函不腆之仪,惟祈哂纳此馈受中之送礼语肃贺大喜,顺颂台安此请安语 愚弟某某鞠躬此收尾语 答 谢 某某仁兄台右:此称谓语分袂以来,瞬将一载,此叙旧语眷怀正切,忽接瑶笺展读之余,此思慕中之覆函语就审,时祺迪吉,旅祉绥和,为慰此恭维语兹覆者,此启事语弟以赡家无力,中馈尚虚,又一念宗祧,时深惶恐此谦逊语此番婚娶,子舆氏所谓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斯真不得不然,何足以云贺此庆贺中之答复语乃昔遥颁吉语,并锡隆仪却之情恐不恭,祗得赧颜拜领,蔚为蓬荜增辉厚礼隆情,何以为报,惟有同心鼍勉,仰副知己之厚望耳此馈受中之惠赐语肃复鸣谢,敬请客安,诸维珍卫不宜此请安语 某某谨启 此收尾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