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验室规划和设计的一般要求.doc
5页化验室规划和设计的一般要求化验室规划和设计的一般要求一、化验室设计要求根据化验任务需要,化验室有贵重的精密仪器和各种化学药品,其中包括易 燃及腐蚀性药品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常产生有害的气体或蒸气因此,对化验室的 房屋结构、环境、室内设施等有其特殊的要求,在筹建新化验室或改建原有化验室时 都应考虑化验室用房大致分为三类:精密仪器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辅助室(办公 室、储藏室、钢瓶室等) 化验室要求远离灰尘、烟雾、噪音和震动源的环境中,因 此化验室不应建在交通要道、锅炉房、机房及生产车间近旁(车间化验室除外)为保 持良好的气象条件,一般应为南北方向 1.精密仪器室,精密仪器室要求具有防火、防震、防电磁干扰、防噪音、防潮、防腐 蚀、防尘、防有害气体侵入的功能,室温尽可能保持恒定为保持一般仪器良好的使 用性能,温度应在 15~30℃,有条件的最好控制在 18~25℃湿度在 60%-70%,需 要恒温的仪器室可装双层门窗及空调装置 2 仪器室可用水磨石地或防静电地板,不推荐使用地毯,因地毯易积聚灰尘,还会产 生静电、大型精密仪器室的供电电压应稳定,一般允许电压波动范围为±10%必要 时要配备附属设备(如稳压电源等)。
为保证供电不间断,可采用双电源供电应设计 有专用地线,接地极电阻小于 4Ω 3 气相色谱室及原子吸收分析室因要用到高压钢瓶,最好设在就近室为能建钢瓶室 (方向朝北)的位置放仪器用的实验台与墙距离 500mm,以便于操作与维修,室内有 有良好的通风,原子吸收仪器上方设局部排气罩 4 微型计算机和微机控制的精密仪器对供电电压和频率有一定要求为防止电压瞬变、 瞬时停电、电压不足等影响仪器动作,可根据需要选用不间断电源(UPS) 在设计专 用的仪器分析室的同时,就近配套设计相应的化学处理室,这在保护仪器和加强管理 上是非常必要的 5 设置 局部排气罩以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通风柜 这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局部排风设备内有加热源、水源、照明等装 置可采用防火防爆的金属材料制作通风柜,内涂防腐涂料,通风管道要能耐酸碱气 体腐蚀风机可安装在顶层机房内,并应有减少震动和噪音的装置,排气管应高于屋 顶 2m 以上一台排风机连接一个通风柜较好,不同房间共用一个风机和通风管道易 发生交叉污染通风柜在室内的正确位置是放在空气流动较小的地方,或采用较好的 狭缝式通风柜通风柜台面高度 800mm,宽 750mm,柜内净高 1200-1500mm,操作口 高度 800mm,柜长 1200-1800mm。
条缝处风速 0.3-0.5m/s 视窗开启高度为 300- 500mm挡板后风道宽度等于缝宽 2 倍以上 6 煤气与供电 有条件的化验室可安装管道煤气化验室的电源分照明用电和设备用 电照明最好采用荧光灯设备用电中,24h 运行的电器如冰箱单独供电,其余电器 设备均由总开关控制,烘箱、高温炉等电热设备应有专用插座、开关及熔断器在室 内及走廊上安装应急灯,备夜间突然停电时使用实验台 实验台主要由台面、台下 的支架和器皿柜组成,为方便操作,台上可设置药品架,台的两端可安装水槽实验 台面一般宽 750mm,长根据房间尺寸,可为 1500-3000mm,高可为 800-850mm台面 常用贴面理化板、实芯理化板、耐腐人造石或水磨石预制板等制成理想的台面应平 整、不易碎裂、耐酸碱及溶剂腐蚀,耐热,不易碰碎玻璃器皿等!乳制品工业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实施方案乳制品工业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实施方案国国家家发发展展改改委委办办公公厅厅、、工工业业和和信信息息化化部部办办公公厅厅关关于于食食品品安安全全检检验验检检测测能能力力建建设设实实施施意意见见的的通通知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委、工业主管部门: 根据《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0 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的要求,为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化解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特编制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实施意见,并确定2010 年中央投资食品工业的支持重点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一、食品安全检测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和进出口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2008 年,全国食品工业企业共计 44.8 万家,涉及粮食、食用油、肉及肉制品、乳制品等 24 大类 525 种产品,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2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4.0%,进出口总额达到 574.0 亿美元,与 2005 年相比,分别增长110.0%、72.3%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市场需求,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与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大部分食品工业企业自捡能力不足,全国食品生产企业中仅有1.2%的企业具备食品添加剂、生物毒素、农兽药残留、微生物等全项目检测能力,5.1%的企业具备有毒有害物质分析检测能力, 23.3%的企业具有有限的常规质量检测能力二是检测设备配置不全,检测设备精度不高,检测设备更新缓慢,超期服役,造成部分企业关键指标检出限达不到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标准限量要求三是检测设备自主化能力低,高精尖的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仅制约着检测能力的建设,而且将增加未来的建设成本。
上述情况严重危及公众健康安全,加快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实施内害和目标 (一)实施内容 选择乳制品、水产品、发酵、肉及肉制品、粮食、食用油、罐头、焙烤、食品添加剂等 12 个食品重点行业,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和依托检测能力建设项目,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进检测装备自主化,对企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设备仪器、原(辅)料检验设各仪器、产品出厂检验设施与设备仪器、生产过程质量动态检测预警设备更新改造,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数据库、企业质量诚信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企业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等,全面提升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水平 (二)实施目标 在质量、性能相当的情况下,项目实施须优先选用国产设备 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的检验技术、检验手段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具备按照国家标准飞行业标准进行原料查验、过程控制和出厂检测的能力,并符合检验精确度的要求,同时,提高检测装备自主化水平 三、专项项目承担企业的选择标准 (一)企业是其所属行业的骨干企业,市场占有率高,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 (二)企业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较好,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银行信用等级在 AA(含)以上。
(三)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管理水平,已通过涉及食品质量及安全的相关认证 (四)2010 年优先支持市场占有率高、影响面大的食品工业骨干企业,为此相关行业协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荐名单各地也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增加当地市场占有率高、经营状况好的企业 食品工业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能力是食品工业企业自身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了引导和鼓励食品工业企业加快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国家将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鉴于此类项目规模远小于常规建设项目,为做好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工作,原则上补助比例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的10%,如果项目投资规模超过 2000 万元以上(含2000 万元),按照 《国家发展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 〈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投资管理办法(暂行) 〉的通知》(发攻产业 [2009]795 号)的补助比例执行请各地根据 12 个行业的实施方案,抓紧开展项目组织、资金申请报告编制等工作,做好项目申报基础工作 联系方式: 国家发展改委产业司:周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郭翔 二○一○年六月三日 乳乳制制品品工工业业食食品品安安全全检检测测能能力力建建设设实实施施方方案案 根据《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的要求,特制定乳制品工业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通过方案实施,提升乳制品的食品安全水平,化解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权益,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一、乳制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乳制品工业是食品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2008 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企业815 家,职工总人数 22 万,工业总产值 1490.7 亿元,利税总额 103.9 亿元,乳制品产量 1810.6 万吨,其中液体乳产量 1525.2 万吨,乳粉产量 120 万吨 改开放以来,我国乳制品工业在行业规模、乳制品产量、技术装备、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有了根本的转变但由于乳制品工业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过快,基础薄弱,特别是由于奶源管理、质量控制、检测手段落后等方面的原因,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消费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损害 2008 年 9 月发生的三聚氰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检验系统的漏洞和检测技术、检验手段落后、不完善的弱点全国乳制品行业基本上没有配备能够检验三聚氰胺、重金属、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高精端检验手段和能力,缺乏产品质量快速检验设备、生产检验设备,不能适应确保原料进厂、生产过程、产品出厂批批检的要求三聚氰胺事件后,许多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迅速购置检验仪器设备,强化检验手段和能力,乳制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但整体检测设备不齐全、不配套、稳定性差、精度不够、自动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实际生产需要,仍然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影响着我国乳制品行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为了贯彻执行 《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食品安全法 》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乳制品行业急需对产品质量检验系统进行加强和改造,按照产品质量安全检验项目的要求,配套高技术水平的快速检验仪器和设备,全面提升乳制品加工企业质量检验水平,以适应对原料乳、辅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理化、微生物、微量元素、矿物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污染物质等项目的快速检验,保证进厂原料乳、出厂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二、实施内容和目标 (一)实施内容 该项目的实施,要达到原料进厂、成品出厂批批检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快速检验具体检测内容: 1、原料检验项目: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总干物质等营养素;兽药残留、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三聚氰胺、皮水解物、解抗剂、防腐剂、植物蛋白等掺假物质;体细胞、细菌、病原性微生物等检验内容 2、产品检验项目: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主要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营养强化剂等微量成分;兽药残留、农药残留、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三聚氰胺、皮水解蛋白、解抗剂、防腐剂等掺假物质;细菌、病原性微生物等检验内容。
3、半成品快速检验项目: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粘稠度、酸度等主要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营养强化剂等微量成分;细菌、病原性微生物等检验内容 (二)主要配备设备 按照对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检测和控制内容,对加工厂原材料检验中心、中心化验室、生产车间配备检验仪器与设备,详细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1、原料检验须配备的设备:体细胞仪、冰点仪、亚硝酸盐快速检测仪、抗生素快速检验仪、全组分分析仪、耗材及耗品费用、三聚氰胺检验仪、解抗剂检验仪、智能电子化感官分析系统、微生物快速检测仪、蛋白快速测定仪、脂肪快速测定仪、包装材料检测装置等 2、车间生产过程及成品质量控制须配备的仪器设备:感官评鉴室、QC—αGEMINI 系统、FT—2 全组分分析仪、水分检测仪、 ATP 检测仪、异物检测仪等 3、工厂中心化验室成品质量控制须配备的仪器设备:量热仪、近红外分析仪、微波灰化系统、离心浓缩系统、梯度PCR 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全自动致病菌鉴定系统等 4、样品储存室:根据 《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