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十二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3397534
  • 上传时间:2022-11-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 根据生态工程的概念可知,防止环境污染,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答案】 C2.某林区曾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结果遭到松干蚧的毁灭性打击这一事例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  )A.系统学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工程学原理【解析】 题干指出,单一品种的马尾松林不稳定,易受破坏物种多而繁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因此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答案】 B3.下列哪种措施不符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A.秸秆还田B.大量施用有机肥C.作物秸秆等残留物作燃料D.采集河泥作肥料【解析】 在稳定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中,是不会有废弃物和污染物产生的因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上一个环节产生的废料,是下一个环节的原料,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使用河泥或其他有机肥,就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废弃物,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秸秆燃烧挥发掉大量的能被作物利用的成分,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物质浪费和环境污染答案】 C4.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整体性原理【解析】 协调与平衡原理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之一,该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虑环境承载力答案】 B5.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析】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能量利用率不高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开垦湿地,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答案】 C6.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在维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  )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B.作物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解析】 生态农业是采用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实现的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思路,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废弃物的利用都能够避免环境污染,作物轮作、套种实现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均符合生态原理化肥的生产和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不利于土地的利用答案】 C7.生态工程技术设计的常用方法之一是食物链(网)“相接”:连接平行的原本不相连接的种类,形成互利共生网络,这样的好处是(  )①提高效益 ②提高了物种多样性 ③促进了物质的良性循环 ④促进了能量循环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解析】 食物链(网)“相接”既可提高效益,又可促进物质的良性循环答案】 B8.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由科技含量较低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系统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越少B.生态农业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C.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指导原则是实现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D.生态农业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解析】 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不是食物链越长越好,还要考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生物呼吸所消耗的能量;但是生态农业实现了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生态农业系统是遵循生态经济原理,在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下,通过优化组合,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资源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防止了环境污染;在生态农业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一旦失去人的作用,该系统将受到破坏,因而生态农业系统又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答案】 A9.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答案】 B10.如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生态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2)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原理。

      3)该生态工程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________(写全才能给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________解析】 (1)无废弃物农业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2)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程,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养畜、禽、鱼,人、畜、禽的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最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分级多层次利用,同时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生态工程中,适当增加农作物、饲养畜禽等生物种类,使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增加,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3)读图可知,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猪、人鱼塘中养鱼时要考虑环境容纳量,投放的鱼苗量不能太多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 (2)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或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物种多样性 (3)猪、人 环境容纳量(K值)[能力提升练]1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若违反整体性原理,就会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B.在发展畜牧养殖业时要合理放牧,考虑环境承载力,遵循协调和平衡的原理C.“三北防护林”建设若违背物种多样性原理,连年种植单一品种,会造成病虫害增加D.“桑基鱼塘”将鱼的粪便作为有机物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解析】 能量不能循环利用,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答案】 D12.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解析】 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沼气池中微生物如甲烷杆菌等是分解者,可以利用其中的能量,故A项正确,D项错误;图中农作物能被多种生物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利用率,故B项正确;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故C项正确答案】 D13.材料1:实施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材料2: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材料3: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上述材料分别依据下列哪些生态工程原理(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物种多样性原理 ③协调与平衡原理 ④整体性原理 ⑤系统整体性原理 ⑥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A.①⑤④ B.②④⑥C.③④⑤ D.①③④【解析】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单独存在时,两种生物都不能很好地生活,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巨大复合系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统一整体答案】 A14.下图是一个人工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大棚温度、CO2浓度等可适当控制)请据图回答:(1)图中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_______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3)植物秸秆除作为禽畜的饲料外,还可以经过微生物产生的__________酶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进而转化成乙醇作为燃料葡萄糖转化成乙醇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解析】 (1)图中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太阳能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可以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从而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粪便等废物中的能量,因此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 “无废弃物农业”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3)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因此可被纤维素酶水解葡萄糖转化成乙醇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答案】 (1)太阳能 分解者 可以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2)粪便等废物 物质循环再生(3)纤维素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整体性15.在农村,农作物秸秆大多被直接燃烧,还有部分随意堆放,浪费严重,利用率低如图是某科技小组的同学,针对农作物秸秆浪费和闲置情况,设计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养鱼、养鸡等产业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系统请据图分析回答:(1)即使是在冬天,沼气池中温度也能达到25 ℃,维持这个温度的热量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属于__________信息传递3)“秸秆的多级利用”充分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