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课 园林•探幽.docx
6页第5课 园林•探幽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从苏州园林的造园元素中体验江南园林的艺术品质,了解园林的基本建造技巧和建造法则技能目标:能够从审美的角度对苏州园林有新的认识情感目标:体验江南园林中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精神风貌二、教学重难点对苏州园林多重艺术风貌的理解三、教学准备相关的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西方园林的各类图片资料其中以苏州园林的图片资料为主,包括漏窗、题咏、砖雕、植物、花窗的局部图片四、教学内容要点1. 江南私家园林主要的建筑特色:江南独特的人文背景和地理条件造就了私家园林,从公元前6世纪发展到鼎盛成熟的明清时间与人文环境孕育了大批园林艺术家,也使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独具匠心,丰富多样,形成以山水为中心,粉墙黛瓦、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的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整体建筑特色江南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2. 江南园林中的重要建筑元素与园林意境的创造:在江南园林中最主要的建筑有厅、堂、楼台、榭、轩、斋、廊、舫等,同时有墙、洞门、空窗、漏窗、铺地等建筑小品这些建筑构成不仅具有居住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艺术化的游赏空间于是建筑元素就有了营造园林意境的重要功能依据“意在笔先”的原则,江南园林在造园上就有了以入门避曲空间、以山水变换空间、用建筑分合空间、以植物呈现空间等表现形式,形成了开合有致,虚空交替,入门宛如世外桃源,咫尺间山高水远的视觉语言。
3. 江南园林中的传统画意:江南园林中布局构筑建立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原则上,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山水诗文盛行,社会风气和人文风气对造园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宋以后文人画深入社会,也深深影响到江南园林的造园活动从园林的布局、造景到匾额、楹联都具有了写意的中国传统绘画意境,使园林由“诗情画意”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同时画家文人对造园的介入更强化了园林中山水写意的人文气息4. 江南园林中的主题和精神意味:江南园林的造园理念中,充满着老庄的思想这些“自然、无为”的隐逸之风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江南园林从发展脉络上看,其园林的主题正是体现了这种“隐于市”的隐逸主题园林中建筑景观的设计和题名也具有隐逸的主题,更以楹联的形式来作进一步的诠释造园者、参与者、园主等人所具有的隐逸精神形态,因其极强的人文特质而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江南园林的造园有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追求,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最高境界苏台纪胜图册 明代 沈周5. 江南园林的艺术特质:江南古典园林实现了住宅与园林在形式上的完美结合,在满足居住、休憩、游赏需要的同时,将对自然的精神追求最大化地移植到园林中,使园林具有了堆山、叠峰、凿池等模拟缩写。
巧用借景,突破空间局限,丰富景色;衬托相映、虚实对比、虚远具体、空灵实在,形成园中景物的虚幻与层次曲径通幽、随形而变、依势而曲的景致变化,使园林空间更为丰富教学过程与方法一、探索与查阅查阅和了解江南私家园林中著名园林的艺术特色,比较皇家园林,了解江南园林中的布局、建筑、山水、植物等重要造园元素的特点了解不同时期江南园林造园时的社会风尚和人文环境,体验这些因素对江南园林的影响二、交流与探讨寻找例证将江南园林所蕴含的人文情境的场景和中国山水画作对比,体会江南园林中缩景模拟的山水写意,从小景、小品、窗格、题咏、花草植物中寻找应对江南园林建筑中的人文思想,体会江南园林中的深层意味三、创意与制作江南园林是从画中走出来的,所以江南园林的景致随处都是可以入画的,以线描、速写的形式记录园林的一角,配以自己对园林认识的文字,完成对园林的初步认知寻找园林中最具有特点的景致、物件,由点展开,呈现园林的人文风貌,制作和绘画相结合,形成大型活动式场景,完成江南园林的再创造教学评价建议1. 本课在教学中,赏析的核心是引领学生进入江南园林中“诗、情、画、意”的文化情趣之中,并通过对这一境界的体验,赏析园林中的建筑之美、文化之美,以便浅析江南园林背后的人文情怀和艺术之美。
2. 作业设计中的重点是以点带面地展现对江南园林的理解和视觉感受,建议着重由园林向其他艺术形式的转变中展现“园林”的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