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乎世界之潮流范文课件.ppt
32页专题线索: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主题:主题: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富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富强)方向:方向:学习西方到学习苏联,向现代化过渡学习西方到学习苏联,向现代化过渡学欧美:学欧美:学造器物(技术)学造器物(技术)仿行制度仿行制度提倡思想解放(文化心理)提倡思想解放(文化心理)学苏联:学苏联:传播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传播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学欧美学欧美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技术(器物)维新派(君主立宪)革命派(民主共和)激进派(民主与科学)制度思想学苏联学苏联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陈旭麓:陈旭麓:“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逐步深入、由(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表及里、由浅到深)考点梳理: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一、地主阶级抵抗派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睁眼看世界,“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的萌发” (一)、背景:(一)、背景:1 1、国际:、国际: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2 2、国内:、国内: 、(二)、代表人物:(二)、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林则徐、魏源等1 1、林则徐(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收集西方国家信息,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编译西方书报;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仿制西方战舰,提出建立近代海军的主张仿制西方战舰,提出建立近代海军的主张2 2、魏源:、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系统阐述编写海国图志系统阐述“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三)、核心:(三)、核心:(四)、目的:(四)、目的:3 3、思想基础:、思想基础: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五)、评价(五)、评价“ “新思想新思想” ”:A A、进步性:、进步性:B B、局限性:、局限性:模拟能力提升1.(2011年北京卷文综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拔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2(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22题)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A思考:新思想“新”在何处?C考点梳理:二、地主阶级洋务派二、地主阶级洋务派-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 1、代表人物:、代表人物:2 2、时间:、时间:3 3、主张:、主张: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等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919世纪世纪60-9060-90年代)年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自强” ”4 4、实践:、实践:洋务运动(军用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洋务运动(军用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5 5、结局:、结局:甲午战败,标志失败。
甲午战败,标志失败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6 6、评价:、评价:考点梳理:三、资产阶级维新派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维新思想(二)、代表人物:(二)、代表人物:(三)、时间:(三)、时间:(四)、主张:(四)、主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甲午战后(甲午战后(1919世纪末)世纪末)(一)、维新思想发展的背景:(一)、维新思想发展的背景:1 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 19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 2、阶级基础:、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 3、政治基础:、政治基础: 甲午战争失败,列强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争失败,列强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4 4、思想基础:、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主张维新变法、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五)、实践:(五)、实践: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六)、对维新变法的评价(影响):(六)、对维新变法的评价(影响):1 1、是、是爱国的爱国的;2 2、是、是进步的进步的,3 3、具有、具有启蒙作用启蒙作用;4 4、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维维新派与林则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l l相同:相同:l l不同:不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学西方的根本目的不同学西方的根本目的不同: :学西方的内容不同:学西方的内容不同:两者性质不同:两者性质不同:林:维护封建统治;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林:维护封建统治;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林: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新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林: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新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林:地主阶级的自救思想;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林:地主阶级的自救思想;维新派: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这种思想特点产生的原因原因:A、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B、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和其本身固有的软弱和妥协性;这样做可以减少变革的阻力。
C、根源在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特点: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孔子改制考: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尽可能思想、平等观念的人变者天道也,传曰:逝者如斯,故孔子系易,以变易为义模拟能力提升1.(2012届潍坊市高二期末考试)20世纪初,梁启超曾特意对“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作过比较:(中国旧思想)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欧洲新思想)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梁启超作此比较的目的是()A批判欧洲模式为清朝统治辩护B借鉴欧洲先进制度维护君主专制C学习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政治民主D借鉴欧洲制度实现中国民主共和2(2010福建文综16)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A顾炎武B林则徐C洪秀全D严复3(2010江苏单科7)近代史上,顽固派“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的指责主要针对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 D孙中山CDC材料三表3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据黄爱平等西学与清代文化(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出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2分)上卷:“西学”诸书诸书算学、重学、电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动植物学、医学、图图学中卷:“西政”诸书诸书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农政、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下卷:杂杂类类之书书游记记、报报章、格致积极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新发展: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考点梳理:四、资产阶级革命派四、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思想民主共和思想(一)、背景:(一)、背景:(二)、时间:(二)、时间:(三)、代表人物:(三)、代表人物:(四)、基本主张:(四)、基本主张:19C19C末末20C20C初初主张资阶革命推翻君主专制,主张资阶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建立民主共和国共和国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孙中山、章太炎、邹容等(五)、实践:(五)、实践:康、梁维新派与孙中山革命派的救国方案有何异同?康、梁维新派与孙中山革命派的救国方案有何异同?l l相同:相同:l l不同:不同:主要目的相同:挽救民族危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走资本主义道主要目的相同:挽救民族危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路两者的方式和政体目标不同:两者的方式和政体目标不同:维护派保留清王朝前提下,通过自上而改革,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维护派保留清王朝前提下,通过自上而改革,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革命派通过武装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派通过武装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模拟能力提升材料一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达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材料二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美)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晚清这些官员为什么要探索西方政治制度?(4分)材料一、二的说法哪一种更准确的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1分)说明理由4分)材料三(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2)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2分)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2分) 原因:中国受到西方列强冲击,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御侮之道4分)材料二张荫桓的说法正确1分)理由:郑观应认为君主掌握最高决策权;张荫桓认识到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由民选产生的议会手中4分)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生产技术,没有涉及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2分)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考点梳理: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一、历史背景:一、历史背景:1、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根本原因)2、政治方面:北洋军阀实行黑暗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3、思想文化: (1)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一)外因:1、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2、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二)内因:4、阶级基础: 接受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日益壮大考点梳理: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二、兴起:二、兴起:1 1、标志:、标志:2 2、代表人物:、代表人物:3 3、指导思想:、指导思想:4 4、主要阵地:、主要阵地:5 5、主要活动基地:、主要活动基地:191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前期前期) 新青年新青年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为什么北京大学会成为新文化的中心?为什么北京大学会成为新文化的中心?、蔡元培的学术方针;、蔡元培的学术方针; 、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 、新青年迁到北大。
新青年迁到北大 1(2010广东文综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2.(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5)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其不能善变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