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PPT课件.ppt
19页1.1 监测依据及要求1.2 监测目的1.3 监测设计原则1.4 监测工作流程1.5 监测内容和频率1.6 全国监测网络建设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法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经费1.1 监测依据及要求 水土保持法 第四十一条 对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大中型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自行或者委托具备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机构,对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并将将测情况定期上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1.1 监测依据及要求 水利部令第12号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第十条 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监测成果 第十八条 开发建设项目的监测数据和成果,向当地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报告1.1 监测依据及要求 2003年5月16日,水利部以水保2003202号文发布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 第四条: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取得资格证书的单位必须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监测工作第五条:甲级持证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承担各类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乙级持证单位可以在本省范围内承担省级以下项目的监测工作1.1 监测依据及要求 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 第六条 承担委托的监测机构必须实行驻点监测,同一项目的驻点监测人员中至少有1名取得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上岗证书建设单位自行监测的项目要制定专职人员开展定期监测1.1 监测依据及要求 水利部令第24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 第七条 水土保持设施符合下列条件的,方可确定为验收合格;(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完备,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财务支出、水土流失监测报告等资料齐全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报告编制单位应当参加现场验收 1.1 监测依据及要求1.2 监测目的 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行业的科学事业 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 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及时、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急隐患,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
(1)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 (2)状态量观测和动态分析相结合 (3)实际观测与模型分析相结合 (4)观测内容与水土保持责任分区相结合 1.3 监测设计原则(1)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 全面监测是对全部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而言,即全面了解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这是分析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过程和投入使用初期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效果的对比状态 重点观测是对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内重点地段、重点工程部位进行定期监测,客观反映重点地段水土流失量2)状态量观测和动态分析相结合 对变化较小的因素,进行阶段性观测或调查,作为防治责任范围的水土保持环境的状态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种类与覆盖度和责任范围内不同功能分区情况等 对变异较大的水土流失因子及泥沙,按照一定间隔进行观测记录,作为分析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动态变化的分析指标,分析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趋势这些指标主要包括泥沙、土壤侵蚀形式与流失量、水土保持工程进展与防治效果等 (3)实际观测与模型分析相结合 由于主要的观测和调查任务集中在工程前期和实施期间,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使用初期的监测次数较少因此,需要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利用有关模型对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度与工程防治效果等进行预测分析。
(4)观测内容与水土保持责任分区相结合 不同防治责任分区具有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防治措施也各有特点因此,监测内容必须各所侧重,以便反映各区的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工程及其效果的特征1.4工作流程前期调研拟订监测设计和实施计划开展调查、观测阶段性分析调整监测技术,后续监测提交总监测成果熟悉水土保持方案中的监测部分1.5 监测内容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一般分为施工准备期之前、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水土保持措施运行初期(或林草植被恢复期)等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监测内容如下:u 施工准备期之前,主要是对监测范围的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水文气象、土地利用现状、水土保持措施与质量、水土流失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掌握项目建设前项目区的水土流失背景状况u 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主要是对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监测,包括工程扰动土地面积、降水、大风、水土流失(类型、形式、流失量)、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以及水土流失灾害等,监测评估项目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动态u 水土保持措施运行期(或林草植被恢复期)主要是对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其效益等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拦渣工程、护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排导工程、降水蓄渗工程、临时防护工程、植被建设、防风固沙工程等措施的数量、质量。
同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确定工程项目是否达到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防治目标1.5 监测频率 正在使用的取土(石)场、弃土(渣)场的取土(石)、弃土(渣)量,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等至少每10天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731省水土保持监测总站175重点水土保持监测分站1.6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基本形成 长江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覆盖了云、贵、川、陕、甘、鄂、渝36个县,拥有300多名专业人员,监控面积11万平方公里,保护着30万人和数十亿元固定资产的安全,取得显著成效 安装GPS信息采集水土流失公告发送接收、发送计算机预处理接收数据处理中心RSGIS数据库更新数据库1.6 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周玉喜: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