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docx
3页六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一、 学情分析学习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很,热情很大特别是六年级学生学习计算机四年了, 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 还是比较狭窄,对于 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 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 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引导对计算机理论和logo语言绘图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 悉和使用logo,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 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二、 教材分析本学期采用的是宵岛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 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共 2课,通过利用网络搜索学习认识计算机系统,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 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logo语言乐园,共10课,通过学习logo的操作,让学生掌握 logo语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命令绘制简单的图形,学会重复命令、重复命令的嵌 套,可以通过重复命令绘制一些比较复杂的图形,了解了过程的定义、调用、修改等知识。
第三单元是算法思想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算法现象、算法的优化思想、算法的描述方法 等共3课时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了解计算机工作的过程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了 解LOGO言,了解各种语言命令理解算法的概念,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掌握常用 算法认识计算机各部分组成,理解工作原理掌握 LOGO言基本命令使用方法绘制简单 图形,使用重复命令,嵌套方法绘制复杂图形掌握四则运算和表达式输入方法了解打印 提高能力描述算法,选择恰当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 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 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 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 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 基础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 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2、质量目标: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 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四、 教学措施1、 把握教材,精心备课,形成活晰的教学思路2、 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3、 深入领会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五、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微机室六、周次及课程安排课程安排周次新授课15复习3机动3七、教学进度表时间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教具备注9.1-9.2第1周1课时课件开学9.3-9.9第2周揭开计算机工作的神秘面纱1课时课件9.10-9.16第3周与计算机交朋友1课时课件9.17-9.23第4周logo初步认识1课时课件9.24-9.30第5周logo基本命令11课时课件10.1-10.7第6周国庆假10.8-10.14第7周logo基本命令21课时课件10.15-10.21第8周颜色的设置与填充命 令1课时课件10.22-10.28第9周期中复习1课时课件期中10.29-11.4第10周重复命令1课时课件11.5-11.11第11周重复命令的嵌套1课时课件11. 12-11.18第12周过程的使用(一)1课时课件11. 19-11.25第13周过程的使用(二)1课时课件11.26-12.2第14周带参数的过程1课时课件12. 3-12.9第15周简单的计算1课时课件12.10-12.16第16周生活中的算法1课时课件12.17-12.23第17周算法优化1课时课件12.24-12.30第18周算法的描述1课时课件12.31-1.6第19周期末复习1课时1.7-1.13第20周期末复习1课时1.14-1.20第21周机动1课时1.21-1.27第22周机动考试1.28放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