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三病母婴传播,质量控制.pdf
41页预防三病母婴传播工作 质量管理 1 目录 一、认识质量管理 二、现场质量控制(要点) 三、数据质量控制 四、体会 2 认识质量管理 3 ? • 进展情况是否良好? 是否符合预计目标要求? 实际情况? • 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应进行哪些调整? 反馈 重复持续监测 质量管理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 重要环节 调研 规划 实施 监测 评估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目的 通过精细化管理,促进工作落实和完成 • 总结经验、找到创新点 • 发现问题,分析偏离的原因 • 确定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和策略 质量管理内涵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质量监测 (督导) 现场监测 监测 质量评估 前期 中期 后期 质量保障 组织管理 投入 7 质量保障 • 质量保障( QA, quality assurance)是指 为满足某一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而提供的有计划、有系统、有效的管理措施 • 涉及组织、投入、服务等多个方面 • 目的确保工作顺利、持续的实施 8 质量保障基本要素 组织构建与服务网络 • 组织管理 • 工作网络 • 联合机制 资金支持与后勤保障 • 资金支持 • 物资、设备供应 • 后勤支持 社会动员 • 广泛健康教育 • 结合工作健康教育 服务队伍 • 队伍组成 • 队伍建设 方案、制度、标准 • 法律法规 • 工作流程 • 技术标准 质量监督机制 • 监督方案 • 监督组织 • 监督现场 数据信息系统 • 收集上报工具 • 人员培训 • 要求 • 考核 9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 QC, quality control) 指运用一系列的测量方式,对质量进行检查的过程 ,包括: • 质量监督 – 连续 收集和分析有关活动信息 • 管理人员(内部) • 工作状况、影响因素 • 方法 --现场与 • 质量评估 – 预期目标的 定期 总结、 评 定 • 评估者(外部 &内部) • 效益、效果 • 调整工作方向、 政策 10 督导 ----质量监测的一种方法,可与质量评估相结合 质量控制条件 方案 • 实施计划,有进度、要求、指标 工具 •标准、指标、手册 方法 • 现场、数据 队伍 • 专家队伍、利益相关者 11 现场质控 12 质控前准备 确定目标和内容 • 依据工作方案、技术指南、指标 • 针对主要问题 ----梅毒、干预措施、流动人口 • 包括质量保障和工作质量环节 13 五确定 ---- 目标和内容、计划和方案、工具和手册、队伍和培训、方法和流程 制定计划和方案 • 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制定 。
• 参考以往质控和评估结果、数据信息 • 突出重点、聚焦难点 • 通告所有执行机构 14 确定工具和手册 依据技术标准、规范 、实践 由专家共同制定 • 标准、指标 质控标准( Standard) 包括管理、 服务、信息等 质控指标( Indicator) 包括管理、过程、 效果 • 手册 确定质控框架,可操作、实用 包括 项目、内容、标准、方法、评分等 15 组建质控队伍 • 多学科、多层级 • 临床与公共卫生人员 • 掌握大政策、树立大卫生观念 • 来自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16 质控质量、培训、指导 多学科 +管理 参与教学 质控思路 熟悉方案 专业知识 设计方法和流程 • 确定现场 医疗机构、治疗机构、检验机构 • 方法流程 – 定量:调查问卷、定期进行 – 定性:座谈、深访、考核、观察 • 数据信息 – 实时录入、系统监控 17 质控流程 18 • 组织机构 • 投入 • 监督管理 • 服务 提供 • 服务环境 • 服务能力 •拓展经验 •改进对策 汇报 现场考察 反馈 查阅资料 • 政策文件 • 质量监督 • 资金、物品 • 信息 • 培训、 IEC 质量保障 质量监测 工作汇报 体现对工作认识,重要信息来源。
• 阶段性进展,突出重点,有进度 • 数据分析,比较成绩、问题 • 针对问题改进措施(可操作、有效) • 汇报后的讨论 19 查阅资料 20 信息科 信息系统 管理科室 档案资料 组织结构和服务网络 • 政策文件 明确管理机构, 得到政策承诺 • 合作机制 明确职责,密切配合 程度 • 工作网络 医疗服务 和公共卫生网络 21 针对性、可操作、整合资源 制定制度、标准、流程 • 制度:服务、信息和质量管理 • 标准:技术标准(诊断、治疗、检测)、服务标准(规范随访、助产) • 流程:服务、管理流程(阳性个案管理流程) 22 针对性、可操作、国家以及地方 有展示、知晓、应用 • 随访流程: 随访对象、内容、随访人员(临床、妇保、儿保)、随访信息收集、随访方式 • 转诊流程: 对象、依据、接诊机构、反馈 • 治疗流程: 对象、用药、时间、提供者、追访 23 服务队伍能力建设 • 对象: 辖区医疗机构、多学科人员(包括临床及管理人员) • 师资:外请、上级、医疗机构 • 培训:次数、时间、 培训通知、日程、教材、教案、教师、课件、通讯录、总结等 24 教学内容全、师资、对象数量成分、考核 资金与后勤保障 • 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在 规定时间 内拨付 (省至县 3个月 ) 专账、资金补助支持方案 • 物资、设备和消耗品供应 与服务量相匹配设备物品、耗材 持续供应 • 后勤支持 服务场所、交通等 25 采购计划、合理分配、下拨记录齐全 健康教育 • 广泛社会动员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折页、广告牌等多种形式 面向社会 • 结合工作开展 与常规 工作结合,主动提供咨询服务 • 建教资料: 记录、照片、宣传材料等 26 方式适宜、对象可接受、可获得 督导评估 • 方案 制定计划,方案内容至少包括组织管理和技术服务 • 督导队伍 由多学专家及行政管理人员组成 • 现场督导评估 确定督导的频次 , 制定现场督导手册 27 计划、方案、通知、反馈记录,参加人员 数据信息 • 统一收集与上报的工具 登记册、个案登记表以及工作量统计表 • 培训信息人员 • 明确数据上报流程和时限 • 审核制度、落实 • 信息系统设备 28 时时监控结果、原始登记、抽查、核对表格,系统操作 产科门诊 29 • 检测流程、病例管理流程 询问 • 服务环境、健康教育 观察 • 手册、报告单、登记、转诊记录 查阅 •月报、个案表 核对 重点关注 —获得信息? • 检测时间: 孕早期:三病检测,告知信息,检测方法,如梅毒首先TP 孕晚期: HIV病载,梅毒 RPR滴度 • 感染干预: 服务流程:首诊负责、转诊流程 HIV:治疗时间,药物供应,依从性监测、持续用药 梅毒:治疗时间,青霉素、疗程、儿童预防治疗、监测 HBV: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 孕期保健: 健康教育、高危、专人、随访 30 • 信息核对: 首诊负责,填写报表、个案表 – 基本登记:门诊、高危、特殊、手册 • 服务环境: – 人性化、保密 – 布局、管理,预防医源性感染 31 产科病房、产房 32 • 感染及临产妇处理、安全助产、婴儿处理 询问 •防护物品,隔离产房,药物储备 观察 • 保健手册、病历,入院登记、分娩登记,治疗记录 查阅 •个案表,阳性记录 核对 重点关注 —获得信息? • 产妇 – HIV---分娩方式(择期、急诊)母儿用药,出院指导 临产妇快速检测、可疑阳性处理 – 梅毒 ---产前 RPR检测、临产妇用药 • 儿童 – HIV---用药 – 梅毒 ---出生 RPR检测、预防用药 – 乙肝 ---乙肝免疫蛋白注射、乙肝疫苗接种 • 安全助产 – 产房设置和使用、不安全操作、普遍防护 • 信息 – 核对表 3-Ⅱ -表 4-Ⅱ 33 实验室 34 • 方法、报告、质控、防护 询问 •设备、试剂、保存、环境 观察 • SOP、报告、登记、质控报告 查阅 • 月报 核对 实验室结果是正确诊断的核心依据 重点关注 —获得信息? 三病检测方法符合要求,试剂供应 临产妇检测 ---采用方法,报告时间、流程、 HIV两种初筛试剂 试验方法规范 ---梅毒 RPR滴度检测、报告规范 设备功能状况(梅毒水平旋转仪、震荡仪) 资料 ---分类登记、阳性登记、利于月报采集 质控 ---质评报告、 SOP(标准操作规程) 35 数据信息质控 36 数据采集 -确保数据准确、真实 采集工具 – 统一:纸质登记(检测孕周、初次检测)、网络传输等,转换成传递和共享形式 – 健全:孕产期保健手册、儿童保健手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检查表、临床病历、试验报告 上报信息 个案表---系列表格,明确采集者,采集途径 (谁负责采集、采集时间长、经历环节多) 月报表---来源、标准、 专人负责 专项调查 结合质控或专题 37 数据整理 —按需梳理、初步审核 月报表 • 管理机构、专人实施 • 按照统一标准,初步排序、分类、统计、审核(初次产检孕妇?) 个案表 • 检查有无差错,剔除或补充 • 时时录入,审核(各级职责) 38 阳性个案建档 基本信息: • 诊断依据:检验报告 • 系列信息个案表 • 病历摘要 • 随访记录 要求: 资料齐全 核对: 询问、手册、病历 39 数据分析 分析原则 • 为工作或研究所用 • 基于数据的准确、真实 分析过程 • 运用统计学进行深入分析 • 发现数字背后的问题,提出思考 分析结果 • 报告,反馈,为决策提供依据 40 细节决定成败!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