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城市各类用地的布置方法与原则.docx
5页新版城市各类用地的布置方法与原则 新版城市各类用地的布置方法与原那么 一、居住用地规划城市居住用地的组成:住宅用地和效劳设施用地城市居住用地分为三类:一类、二类和三类居住用地 城市居住用地的选址: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地段2、注意用地自身及用地周边的环境污染影响3、处理好居住—工作、居住—消费的关系4、相宜的规模和形态 5、假设在城外布置,留意协调与旧城性区的关系 6、结合房地产市场需求、建立可行和效益7、留有余地 居住用地分布方式:1、集中布置2、分散布置比拟适合矿业城市和组团城市3、轴向布置例如:沿交通轴布局居住用地的组织构造:1、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2、居住区—居住小3、居住区—组团 居住用地指标:1、影响因素:城市地理位置、城市性质、地形条件、经济开展条件、建筑形式以及生活习惯等2、在城市用地中所占的比例:25%-40%3、人均居住用地的规模:建筑气候区划在Ⅰ、Ⅱ、Ⅵ、Ⅶ气候区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8.0-38.0平方米,建筑气候区划在Ⅲ、Ⅳ、Ⅴ气候区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3.0-36.0平方米 居住用地规划布局原那么: 1、协调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2、敬重地方文化脉络与居住方式3、重视与绿地等开敞空间的关系4、符合相关用地和环境标准5、具有安康、安定的社区品质 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 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效劳设施用地: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消遣、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设计、社会福利共七类用地的统称。
行政办公设施用地:布局宜采纳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以利提高效率 文化消遣用地:规划中宜保存原有的文化消遣设施,规划新的大型游乐设施用地应选址在城市中心区外围交通便利的地段 医疗卫生用地:布局应考虑效劳半径,选址在环境静谧交通便利的地段传染性疾病的医疗卫生设施宜选址在城市边缘地区的下风向大城市应规划预留“应急”医疗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新建高等院校和对场地有特别要求重建的科研院所,宜在城市边缘地区选址,并宜适当集中布局 三、商业效劳设施用地 “商业效劳业设施用地” 指各类商业、商务、消遣康体等设施用地,其核心内涵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商业效劳设施,但是不必须完全由市场经营,政府如有必要亦可独立投资或合资建立〔如剧院、音乐厅等机构〕,分为5 个中类: “商业设施用地”指从事各类商业销售活动及容纳餐饮、旅馆业等各类活动的用地,包括“零售商业用地”、“农贸市场用地”、“餐饮业用地”、“旅馆用地”、“加油加气站用地”五小类与原“商业金融业用地”相比拟,将“金融保险业用地”、“贸易询问用地”纳入“商务设施用地”,将“市场用地”中以批发为主的工业品市场等纳入“物流仓储用地”,增加了原“休疗养用地”的内涵。
“商务设施用地”指金融、保险、证券、新闻出版、文艺团体等行业的写字楼或以写字楼为主的综合性办公用地,包含了原国标中的“行政办公用地”中除政府机关团体以外的局部、“金融保险业用地”、“贸易询问用地”、“科研设计用地”中除了科研事业单位以外的局部等 “消遣康体用地”指各类消遣康体等设施用地,包含了原国标中“体育用地”中除了根本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以外的局部、“游乐用地”中除了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以外的局部、“影视院用地”等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是新增加的中类,指零售加油、加气、电信、邮政等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包括“加油加气站用地”、“其他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两小类考虑到加油加气站等公用设施营业网点此时此刻已经市场化运作,国土部门将其作为经营性土地出让,因此也纳入“商业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指业余学校、民营培训机构、私人诊所、宠物医院等其他效劳设施用地包括了原“成人与业余学校用地”中的夜大学、业余学校、培训中心等用地,并新增了私立学校、私人诊所、宠物医院等地类 商业金融设施用地宜按市级、区级和地区分级设置,形成相应等级和规模的商业金融中心, 商业金融中心的规划布局应符合以下根本要求:1、商业金融中心应以人口规模为依据合理布置,市级商业金融中心效劳人口宜为50-101万人,效劳半径不宜超过8km;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效劳人口宜为50万人以下,效劳半径不宜超过4km;地区级商业金融中心效劳人口宜为10万人以下,效劳半径不宜超过1.5km。
2、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应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但不宜沿城市交通主干路两侧布局3、在历史文化爱护区不宜布局新的大型商业金融设施用地4、商品批发市场宜依据所经营的商品门类选址布局,所经营商品对环境有污染时还应遵照有关标准规定,规划平安防护距离 四、工业用地 工业生产是城市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局部,是城市开展的根本动力,其布局影响城市的开展方向 城市工业的功能 1、城市开展主要因素2、为城市供应就业岗位3、产生大量的人流与物流,影响城市空间布局4、产生环境问题 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 1、用地形态和规模:与生产类别、产业状况等相关2、地形要求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水文要求4、某些特别要求 对自然条件的要求 1、工程地质条件:a、避开不良地质—地震断裂、滑坡、洪水、地下水B、避开地下文物、矿藏C、地基承载力—一般:1.5-2.0kg/cm2,大型机械:2.0-2.5kg/cm22、坡度条件:a、一般要求地势平坦——5% 、某些工业生产流程的须要,例如:重力自流 3、场地条件:a、生产规模的要求 C、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 对能源的要求 1、靠近电源,有些要有自备电源2、靠近煤矿 3、综合利用 对水源的要求 1、食品工业要求水质优良 2、造纸、印染工业要求用水量大,有污染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