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症哮喘、慢阻肺患者这篇报道建议你们看一看-都市快报.doc
6页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呼吸科今年推出两项新技术 如果你的家人或亲朋中,有人患有重症哮喘和慢阻肺,那么这篇报道,你应该好好看一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呼吸科,在全国名气很大今年,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呼吸科接连开展了两项新技术,一项叫支气管热成形术,去年2月才引入中国,主要针对中重度持续性或难治性哮喘病人;另一项叫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主要针对中重度慢阻肺病人 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呼吸科-浙医二院肺癌诊治中心副主任丁礼仁医师说,因为环境污染严重,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重症哮喘和慢阻肺治疗起来比拟麻烦,靠传统的单纯用药治疗效果都不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有生命危险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呼吸科经过充分准备,在今年推出这两项介入治疗技术 记者 谢谨忆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哮喘患者中约5%为重度难治性哮喘 光吃药不能阻止病情迁延和反复发作 据估测,我国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中国哮喘联盟2021年发布的一项覆盖16.4万人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4岁以上人群哮喘的总患病率为1.24%在北京和上海,患病率较10年前的调查结果分别增长了147.9%和190.2%。
哮喘死亡率达36.7/10万,远高于兴旺国家 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呼吸科-浙医二院肺癌诊治中心副主任徐浩说,浙江省也是一样的十年前,他一天门诊里可能只碰到几个哮喘病人,现在一天能看十来个大气污染、工业化进程加快等,都会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增高比方雾霾里的细小颗粒,就是诱发哮喘病的一个过敏原而对于已有哮喘病史的患者,这些环境因素会诱发他们的病情经常急性发作,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而哮喘病如果控制不住持续开展,就会变成持续性哮喘再严重下去,就是重度或难治性哮喘了 哮喘患者中约5%为重症/难治性哮喘,其急诊就医频率和住院频率分别为轻中度哮喘的15倍和20倍,是造成哮喘治疗费用增加和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支气管热成形术就像电熨斗把气道平滑肌熨平 恢复重度哮喘患者气道对药物的敏感性 浙医二院今年推出的支气管热成形术,就是想解决重度哮喘病人的治疗难题 “重度哮喘或难治性哮喘病人有个特点,气道平滑肌增殖肥大,气管壁变厚甚至堵塞,造成气体流通困难而支气管热成形术,就是在支气管镜的介导下,采用支气管热成形系统,将热能传到气道壁上,利用60-65摄氏度的高温来分解气管平滑肌纤维,从而到达减轻哮喘病症,防止病情加重的目的。
〞徐浩副主任说 丁礼仁副主任那么给这个技术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它就像一个电熨斗的功能,把皱起来的气管壁给熨熨平这样,空气就能在里面畅通无阻了病人对药物也会更敏感了〞 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呼吸科支气管热成形术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奉化妇女,43岁,六七年前患上重度持续性哮喘,有时候一天要发作两次,经常觉得喘不上气,走路都觉得费力,更别说干活了她试过多种偏方,去过多家医院,经过正规最大剂量的吸入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等联合治疗,病情一直控制不佳,需要经常口服激素才能缓解病情,甚至一度将口服激素的量加到了六片/天到浙医二院看病时,她已有明显的激素型外表:身材肿胖、脸圆腿细,皮肤比拟薄,可以看到下面的血管检查发现,还有了骨质疏松的问题 徐浩、丁礼仁两位副主任轮流为这位妇女做了3次支气管热成形术最近一次去医院复查时,她很开心地告诉两位医生,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就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现在干一般的农活完全没问题,每天只要坚持吸入二次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复合制剂就可以控制得很好了〔吸入激素比口服激素副作用低〕 丁礼仁副主任说,支气管热成形术主要适用于18周岁以上,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冲动剂控制不佳的重度哮喘患者。
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高达8.2% 目前没有发现药物可以逆转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据预测,至2021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我国对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高达8.2% 慢阻肺的特点是进行性肺功能丧失,且肺功能损害不可逆,出现明显 病症时大多数患者肺功能已受损,几年的时间就可以造成劳动力丧失甚至致残致死 “如果说哮喘在中轻度的时候还有药可医,那慢阻肺就更麻烦了,目前没有发现有药物可以逆转慢阻肺病人的肺功能,只能预防和控制病症,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徐浩副主任说 慢阻肺病人可以用外科肺减容术治疗,但这类患者往往年龄偏大,且常合并根底疾病,因此外科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而且住院时间长、死亡率高,远期疗效有待评估绝大多数中重度慢阻肺患者是无法耐受外科肺减容手术的 慢阻肺患者的肺就像一个鼓足气的气球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可以排空“气球〞 杭州有位大伯,60多岁,因为长期抽烟,患上了中重度的慢阻肺他爬楼梯,爬上两层就要歇一下,喘得像个风箱,体力活根本干不了。
大伯吃了一段时间的药,但是病症改善不明显一天,他在媒体上看到北京有医院推出了一项治疗慢阻肺的新技术——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就开始到处打听杭州有没有这样的技术,然后终于在浙医二院滨江院区问到了 经过一系列检查,大伯符合做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条件7月初,徐浩、丁礼仁两位副主任合作,给大伯实施了支气管内单项活瓣置入肺减容术不到一小时,手术就完成了术后检查,大伯最大位置的肺大疱明显缩小了,气促的情况也得到了缓解,平时只要再吸入一点支气管扩张剂即可控制病情 “我们正常人的肺分成一小格一小格,每格都有收缩扩张功能,可以正常吸入或压出气体慢阻肺病人肺里的小格子被破坏了,连成了一个肺大疱,气体进入这个肺大疱后,只进不出,慢慢的越来越鼓,就像一个鼓足气的气球一样它不仅使自己失去收缩功能,还压迫旁边正常的肺组织,所以我们呼吸就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徐浩副主任说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就是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在靶肺叶段支气管开口处置入单向活瓣,吸气时活瓣关闭,呼气时活瓣翻开,让气体只出不进,把“气球〞里的气体逐渐排出来这样,肺大疱会逐渐萎陷,原来被压迫的相对正常的肺组织那么得以膨胀,膈肌上移,呼吸运动的幅度就得以增加。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只需从鼻腔插入一个6mm直径的支气管镜,活瓣可以通过其操作孔,放入肺大疱所在的支气管开口,因此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活瓣可以取出,不影响未来的肺气肿肺减容手术和肺移植治疗 2002年至今,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的应用已有十余年历史经过不断改良与完善,目前在全球已治疗了近5000例患者2021年,这个技术被正式引进中国,目前在我国局部地区的三甲医院逐步开展浙医二院是浙江省最先开展这项技术的医院之一 徐浩副主任提醒,中重度慢阻肺、非均质性的肺气肿、没有急性重症肺部感染、能够耐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才可以使用这一手术 无痛气管镜技术 让介入治疗做起来不难受 无论是支气管热成形术,还是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都需要医生首先熟练掌握无痛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而目前,无痛支气管镜技术还不是每家医院都能开展的,它需要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麻醉团队来配合呼吸科医生操作另外,无痛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还需要配备麻醉机及复苏室等必要硬件 丁礼仁副主任说,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上重要的检查、治疗手段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工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常感到痛苦和恐惧,使大局部患者抗拒检查或不能很好配合这也束缚了呼吸科专科医师的培养和开展新技术。
国外曾报道,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70%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17%的患者发生心肌缺血 “就像很多人做胃镜、做肠镜觉得痛苦不堪一样,支气管镜要从鼻道通入支气管里,也是有点难受的〞徐浩副主任说 无痛支气管镜是利用麻醉技术,使患者情绪镇静,消除焦虑和减少应激,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合作度,促进检查的顺利进行,使患者遗忘痛苦的经历,更愿意接受重复检查 丁礼仁副主任说,2021年9月,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呼吸科在省内率先开展无痛气管镜诊疗手段,至今不到一年,已完成了400余例无痛支气管镜诊疗操作,其中介入诊疗占65%以上,像气管热成形术、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都是在使用无痛气管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