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内实验的注意事项.doc
7页皮内实验的注意事项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1-8-12 护理论坛 1.试验前详细询问病人的用药史、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 2.凡首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者医学全在,线,以及更换药物批号,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3.皮肤试验注入必须新鲜配制,皮试液浓度与注射剂量要准确;溶媒、注射器及针头应固定使用 4.青霉素过敏试验或注射前均应做好急救的准备工作(备好盐酸肾上腺素和注射器等) 5.严密观察病人,首次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以防迟缓反应的发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病人主诉 6.试验结果阳性者禁止使用青霉素,同时报告医生,在医嘱单、病历、床头卡上醒目地注明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反应,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与急救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1-8-12 护理论坛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惊厥发作时不可将患儿抱起,应立即将患儿平卧,即刻松开衣领,取头侧平卧位,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及咽喉部内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呼吸道 2.注意安全,加强防护 抽搐发作要注意防止碰伤及坠床,必要时约束肢体,上、下牙齿之间应放置牙垫,防止舌及口唇咬伤对抽搐频繁者应设专人护理,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并保持安静。
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敏捷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是在抢救中保证给药,供给液体及营养的途径,是获得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最好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行留置针穿刺,以保证点滴通畅不渗漏对持续、频繁抽搐的患者,使用20%甘露醇,注意输入速度,应在30min内滴完,同时防止药液外渗 4.高热护理 高热引起的惊厥,应立即使用退热剂中枢性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为预防脑水肿,以头部物理降温为主,采用冰帽,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减少耗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利于脑细胞恢复其次为枕下、腋下、腹股沟放置冰袋,忌擦胸前区及腹部,在冰袋外包裹薄巾,防止局部冻伤;亦可用35℃~40℃温水擦浴降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面色、四肢冷热及出汗情况,以防虚脱发生降温后30min测体温一次并及时记录 5.病情观察 详细记录惊厥发作次数;发作前有无多汗、易惊、尖叫、发作时状态;惊厥持续的时间、间隔时间;发作部位及发作后的精神状态,有无嗜睡、昏睡或昏迷,注意有无发热、呕吐、腹泻、黄疸及皮疹并观察血压、前囟是否膨隆、呼吸、瞳孔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脑水肿早期症状反复惊厥不止时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给予脱水剂预防脑疝的发生,同时要注意有无休克与呼吸衰竭,以便及时协助抢救。
6.使用抗惊厥药的观察 静脉注射安定应缓慢,每次0.1~0.3mg/kg,速度1mg/min,必要时20min可重复,此药有抑制呼吸、心跳和降低血压之弊,曾用过巴比妥药物者,尤须注意,注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呼吸有无频率、节律的改变在使用镇静药物时,勿在短期内频繁使用多种药物,或连续多次用同一止痉药物,以免发生中毒医,,学全在.线提.供PES术后饮牛奶发生过敏性休克一例来源:医学全 护理论坛关键字: 过敏性休克 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简称PSE)是临床治疗脾功能亢进及门脉高压所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它保留了25%~40%的脾脏有正常血供,不但取得了和脾切除同样的效果,而且保留了脾脏免疫功能PSE术后常伴有发热、腹部胀痛,个别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但 关键字: 过敏性休克 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简称PSE)是临床治疗脾功能亢进及门脉高压所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它保留了25%~40%的脾脏有正常血供,不但取得了和脾切除同样的效果,而且保留了脾脏免疫功能PSE术后常伴有发热、腹部胀痛,个别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
但PSE术后饮牛奶引起过敏性休克未见报道笔者曾遇到一例PSE术后饮牛奶引起过敏性休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乏力、纳差18年,腹胀、双下肢水肿12年,加重扔天,于2001年5月21日9:20收入院,一般情况尚,B超示:肝硬化、脾大,提示脾功能亢进,给予保肝治疗b于2001年5月25日上午在局麻下行PSE术,术程顺利,术后给予保肝及消炎药物,除术后发热6天外(一般认为发热是脾破裂出血或脾脏部分栓塞后缺血、吸收坏死物质所致),未发生其他并发症于2001年6月2日上午11:00做完B超后饮鲜牛奶25(knl,50分钟后患者自觉恶心,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均为白色牛奶,同时出现腹泻,为黄色水样便,便后自觉头晕、意识模糊,随即意识丧失而倒在卫生间,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测体温35.5E,脉搏细速,130次/分,呼吸30次/33,血压测不到,立即报告医生给予10%葡萄糖500mi加盐酸多巴胺持续静滴,并建立第二条液路补充血容量,同时给予吸氧,保暖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当时考虑呕吐,腹泻导致血容量不足所致休克,继续给予补充血容量及维持血压,3小时后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正常6月19日上午10:20患者进食奶粉15(~1,2小时后再次出现恶心,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均为白色牛奶,同时出现腹泻,为黄色水样便,意识丧失,双侧瞳孔散大,查体:测体温35.gE,脉搏132次/kY,血压7/5kPa,呼吸急促32次/分,四肢厥冷,立即建立液路给予升压药持续静滴,并给予抗过敏药地塞米松5mg滴入,急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0X109/L,中性75%,淋巴13%,单核8%,红细胞3.62X10./L,12小时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此时确诊,患者为饮牛奶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后经保肝及支持治疗于7月12日痊愈出院医学全网站 讨 论 本例患者有20年的饮牛奶史,未发生过上述症状,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行PSE术后饮牛奶引起过敏性休克,病情实属罕见但由于我们发现及时,措施得当,使患者转危为安该例患者的情况提醒我们对PSE术后的患者要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巡视病房此例患者有20年的饮牛奶史,在PSE术后发基础护理知识:巧用手指快速排气法来源:医学全 护理论坛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定量的无菌溶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持续输液时应及时更换液体,以防空气进入,但是临床上大家常碰到各种原因导致空气进入下段输液管传统的排空气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关闭调节器,轻弹输液管,将空气弹至茂菲氏管内;另一种方法是打开调节器,护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定量的无菌溶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持续输液时应及时更换液体,以防空气进入,但是临床上大家常碰到各种原因导致空气进入下段输液管传统的排空气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关闭调节器,轻弹输液管,将空气弹至茂菲氏管内;另一种方法是打开调节器,护士双手分别反折针头与导管连接处两端,旋开分离,放松导管一端,排出液体及空气后反折夹闭导管,然后与针头端衔接旋紧。
笔者认为方法1污染小,但费时、费力;方法2浪费药物、污染大且造成空气拴塞这里介绍一种简单、安全、快捷的排空气法,以供参考 1.用物 与静脉输液法相同 2.方法 医学全在.线 关闭输液调节器,更换下一瓶体,常规消毒后,从第一瓶内拔出通气管及输液管插入第二瓶内,按压茂菲氏管,使液面达2/3或以上,护士以左手食指为轴,以调节器上端输液管为起点,紧压食指环形绕圈,使导管内液面上升,随之空气也上升,至全部空气都进入茂菲氏管内下段输液器内液面与茂菲氏管内液面融合后,即可放开下段缠绕的输液管,此时茂菲氏管的液面会下降,输液管内空气被挤到茂菲氏管内,适当调节茂菲氏管内液面高度即可 3.优点 只有密闭式管上操作,密闭性好,可保持无菌,随时可以使用,节约药物 4.注意事项 下段输液管内有2/3或更多空气时,不适用此方法调节器的位置应尽量靠近针头,可适当放低输液瓶的位置,以便有更多的输液管供缠绕,做到心中有数 基础护理知识:输液管排气新方法来源:医学全 护理论坛输液时,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消毒瓶口,检查输液器有效期,无漏气后,打开输液器,将针头插入瓶口,勿需将莫菲氏滴管倒置或平放,只需用手指将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向上折住,待莫菲氏滴管内的液体不下行后,挤压莫菲氏滴管,待滴管内液面达到1/2~2/3时,将折住的管放开,排气一次成功。
输液时,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消毒瓶口,检查输液器有效期,无漏气后,打开输液器,将针头插入瓶口,勿需将莫菲氏滴管倒置或平放,只需用手指将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向上折住,待莫菲氏滴管内的液体不下行后,挤压莫菲氏滴管,待滴管内液面达到1/2~2/3时,将折住的管放开,排气一次成功基础护理知识:特殊患者肌肉注射方法来源:医学全 护理论坛在治疗疾病中,肌肉注射是临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掌握肌肉注射方法是护士们最基本技能如何正确掌握特殊患者肌肉注射的方法是临床护士长期探讨的内容之一,为了保证药物的有效吸收,延长注射部位的使用,促进患者康复,我经过七个月临床实践探索,现将几种特殊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总结如下 1.服务热情周到 在治疗疾病中,肌肉注射是临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掌握肌肉注射方法是护士们最基本技能如何正确掌握特殊患者肌肉注射的方法是临床护士长期探讨的内容之一,为了保证药物的有效吸收,延长注射部位的使用,促进患者康复,我经过七个月临床实践探索,现将几种特殊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总结如下 1.服务热情周到 对待来诊病人态度和蔼,热情接待,给病人以安全感和信任感,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取得合作。
2.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技术医学全在.线提供 注射前可给病人轻松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使其肌肉松弛,易于进针注射时要做到两快一慢,即进针和拔针要快,推药要慢对刺激性强的药物,针头宜粗长些,且进针要深,否则易造成硬结和疼痛如果同时注射几种药物,应先注射无刺激性的,再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同时推药速度宜更慢,以减轻疼痛 3.特殊患者的肌肉注射方法 1 严重水肿患者 该类患者肌肉注射应选用较长的针头,要行深部注射,进针长度为针梗长的3/4,注射前先用左手将注射部位皮肤按压,将水肿液推向一侧后再进针,目的是让穿刺点不在各层组织的同一位置, 注射后错开的皮肤回到原来位置,以防止药液和水肿液在拔针后反溢或外渗,注射后按压数分钟 2 出血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该类患者的肌肉注射,应选用较细的针头,目的是减少组织损伤,治疗时(在无配伍禁忌情况下)尽量集中用药,减少创伤次数,注射后拔针按压至拿走棉签后针眼无出血时为止应特别注意的是按压时不要揉擦针眼处,以免造成局部皮下渗血 3 肥胖患者 该类患者应选用较长的针头,行深部注射,进针深度为针梗的2/3~3/4,因肥胖患者脂肪层较厚,应防止药液注入脂肪组织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避免局部出现红肿现象。
医学全 4 儿童和消瘦患者 注射应选用小型号的针头,进针深度较常人稍浅;或者角度改在<90度而>45度,防止针头刺到骨骼,避免出现弯针、折针现象,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也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治疗效果尚不能行走的幼儿 因其臀部肌肉尚未发育好,不宜在臀大肌处进行注射,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处注射3岁以下不配合的幼儿注射时速度宜快,以防因哭闹、肌肉紧张引起弯针、断针现象 5 其它 如大面积烧伤皮炎患者,注射时不能在发炎、化脓感染、瘢痕、硬结、创面等处进行对需做长期肌肉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并用细长针头,以避。
